近日,在“中国环联2018年生态环境高峰论坛”上,原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巡视员李新民指出,环境保护相关产业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与技术保障。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呈现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环境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我们应依据环境质量的要求,在

首页 > 大气治理 > 综合 > 人物 > 正文

李新民:共谋产业绿色发展 实现“三生”共赢

2019-01-04 11:51 来源: 中国环联 作者: 应玲

近日,在“中国环联2018年生态环境高峰论坛”上,原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巡视员李新民指出,环境保护相关产业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与技术保障。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呈现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环境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我们应依据环境质量的要求,在经济技术可行的条件下,逐步提高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减少排放的总量,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实现生活、生产、生态“三生”共赢。

李新民 原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巡视员

以下内容根据嘉宾现场发言整理。

1、环保产业发展政策简述

环保产业是典型的政策引导型产业。“十九大”提出推进绿色发展,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与能源产业;加快将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环境保护相关产业作为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与技术保障等重要内容。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对规范市场秩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国际竞争力均有重要意义。

近年,国家密集出台环境保护相关政策法规、扩大产业有效需求(水污染防治法重新修订、环境保护税法、条例等),强化各级政府责任,推动企业从被动治理向主动防范转变,倒逼企业绿色转型。落实财税、价格、金融、贸易政策,激发环保产业市场活力;实施环境技术市场准入、试点示范促进环保产业规范发展;强化节能环保科技、模式创新,提高环保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和竞争力等激励方式尤为重要。

环境保护产业目前细分成了六大板块,分别是水污染防治领域,大气污染领域、综合类领域、环境监测与监测、环境修复领域及固废处理与资源化。

环保产业是典型的政策引领导向型的产业,2013、2014年启动了打赢蓝天保卫战,大部分投资集中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2017、2018年来在固废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领域颁布和推进一系列的政策,投资往固废方面转移。

2、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稳中向好但成效并不稳固

2018年5月18-19日,中共中央在北京隆重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本次大会上,

(1)首次提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美丽中国的时间表、路线图。

(2)基本判断: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

(3)根本之策: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

(4)市场化手段:提高环境治理水平,要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加大重大项目科技攻关,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对策性研究。

(5)基本原则:保护优先、问题导向、改革创新、依法监管、全民共治。

(6)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位战。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稳中向好:大气污染防治初见成效,大江大河干流水质明显改善,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2%,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4.1%,环境风险防控稳步推进、涉重金属突发环境事件数量大幅减少。

但环境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仍存在污染物排放量大、面广、污染重问题、78.4%的城市空气质量未达标、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水平亟需提升、工矿废弃地土壤污染问题突出、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生态环境风险高等情况。更严重的是突发环境事件呈现原因复杂、污染物质多样、影响地域敏感、影响范围扩大的趋势。

3、共谋产业绿色发展 助力污染防治攻坚

在发言的最后,李司长指出环境保护管理思路的变化与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

(1)从追求工程结果到关注环境效果的转变;

(2)从点源控制到面源控制转变;

(3)主控污染物类型的变化;

(4)污染控制由城市污水控制为主导转向农村面源污染控制;

(5)从被动防治向主动修复的转变。

总体目标: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标志性的重大战役:蓝天保卫战、柴油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

我们应依据环境质量的要求,在经济技术可行的条件下,逐步提高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减少排放的总量,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实现生活、生产、生态“三生”共赢。


原标题:独家 | 李新民:共谋产业绿色发展 实现“三生”共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