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1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来,上海已进入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半月有余。市民前端分类的士气鼓足了,后端处理的能力有没有及时跟上?这一场2400万人共同参与的社会实践,怎样才能产生正效应?干湿垃圾发电能力大比拼大家都知道,干垃圾可以焚烧发电,但你知道吗?湿垃圾也可以发电。位

首页 > 环卫 > 评论 > 正文

见证湿垃圾的变身“奇迹”!“供电”2500万度 还成了土壤“补品”

2019-07-19 09:44 来源: 看看新闻Knews 作者: 周瑜 李书馨 洪焕铨

从7月1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来,上海已进入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半月有余。市民前端分类的士气鼓足了,后端处理的能力有没有及时跟上?这一场2400万人共同参与的社会实践,怎样才能产生"正效应"?

干湿垃圾发电能力大比拼

大家都知道,干垃圾可以焚烧发电,但你知道吗?湿垃圾也可以发电。位于浦东的黎明有机质固废处理厂,每天可收处300吨湿垃圾,通过厌氧制沼发电技术,目前日发电量已达4.5万度。

在黎明有机质固废处理厂的卸料区,一辆辆湿垃圾收运车排队进场,把市民分好的湿垃圾倒入暂存区,再由工作人员控制抓斗,将湿垃圾投入处置井内。

在井口的位置,可以看到一台齿轮状转动装置,这是湿垃圾末端处理时,用来破除装盛垃圾的塑料袋、剔除杂物的。在垃圾分类之前,不但需要用这个装置来过滤非湿垃圾和杂物,还需要专门设岗进行筛选。因为如果不筛选,就会影响湿垃圾后续发酵的效率。

上海黎明资源再利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卫华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混杂的杂质会磨损装置的刀头,也会造成它的物料通过率降低,整个流水线的生产效率也会降低。

过去,机器工作一个小时,就需要人工去清理一下。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之后,整个进料的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所以现在这个道口上一天下来只需要清一次,就可以了。再提升的话,未来人工清理岗位都可以不用设置了。

接着,湿垃圾就会进入自动化流水线,经过除油、除水、混浆等多道工序,来到厌氧罐内。

这个大罐子每天能进料80到100吨湿垃圾,通过厌氧发酵以后,产生的沼气进入后面的沼气包,再输送到沼气发电机进行发电。

那么沼气发电效率如何呢?我们来做个比较吧!

按照目前的工艺流程,每吨湿垃圾能发酵产生80立方米的沼气,可以发大约150度的电。而每吨干垃圾焚烧后产生的热蒸汽,能推动发电机发大约700度的电量。而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标准,每吨标煤大约能发电2777度。

尽管发电能力不及电煤,但是干垃圾在焚烧发电之后,炉渣能用来做道板砖,湿垃圾发酵过程中能提炼生物柴油,都有各自的产出和效用。

据了解,在这座湿垃圾发电工坊一旁,正在建设二期项目,预计2020年可建成投产。届时,黎明有机质固废处理厂的日处理湿垃圾能力可达1000吨,发电量也会同比提升,由目前的日发电4.5万度增加到15万度。

而目前,上海的干垃圾焚烧能力已达到每日1.93万吨。随着源头分类越来越好,以及生活垃圾处置利用能力的稳步提升,到2020年底,全市干垃圾焚烧能力将增至每日2.08万吨,能多发近1500万度电哦!

我们分的湿垃圾连小区门都没出?

湿垃圾就地处理,是垃圾分类后源头减量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中所鼓励的。在黄浦区外滩街道的瑞福小区,最近就来了一台湿垃圾生化处理机,每天可以吞下小区内所产生的200公斤湿垃圾,并转化为10公斤浓缩有机质。

把湿垃圾处理机建在小区里,相信很多人都会因为邻避效应有想法,但是这台机器没有明显的异味,而且运行起来也没有太大的噪音。

在瑞福小区的垃圾箱房旁,这台灰绿相间的机器就是湿垃圾生化处理机,工作人员正把居民投放过来的湿垃圾一桶桶倒入机器内。

从投放口可以看见,机器内部已经开始搅拌了,刚刚倒进去的那几大桶湿垃圾,已经完全混入到了一整箱。

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就是前几天的湿垃圾,通过专门配置的菌种配方,所转化成的有机质。目前小区内600多户居民产生的湿垃圾都能就地处置。

湿垃圾生化处理机维保经理冯建强透露,处理机每天的处理量是200公斤,它每加一次菌,可以用一个月,它的减量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取出来的东西有机质。

据了解,该设备进驻小区已有近一个月,每小时用电不到一度,非常节能,且全程不产生废水,避免二次污染,得到小区居民的广泛认可。

居住在瑞福小区的居民表示,最开始心里还是有点顾虑的,但湿垃圾生化处理机使用下来以后,居民们都挺放心的,因为这个处理机几乎没有声音,也没有味道也没有废水,而且还能将湿垃圾变废为宝,变成有机化肥,可以给居民们种花。

目前,该设备还在静安、嘉定等区的部分单位社区,以及中国的南极科考站投入使用。


原标题:见证湿垃圾的变身“奇迹”!“供电”2500万度 还成了土壤“补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