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上周我们推出了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王凯军教授的《从好氧颗粒污泥发展看科研的基因与终极目标是什么?(上)》一文后,其中观点引起了很多业内读者的反响和反思。在下篇中,王凯军教授进一步揭示了为什么我国采用同样的技术,效果却比国外差一个等级?为什么在荷兰已经成功将好氧颗粒污泥推向生产性

首页 > 水处理 > 污泥 > 人物 > 正文

王凯军:国内外提标改造技术研究与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发展(下)

2019-08-14 08:57 来源: JIEI创新实验室 作者: 王凯军

编者按:上周我们推出了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王凯军教授的《从好氧颗粒污泥发展看科研的基因与终极目标是什么?(上) 》一文后,其中观点引起了很多业内读者的反响和反思。

在下篇中,王凯军教授进一步揭示了为什么我国采用同样的技术,效果却比国外差一个等级?为什么在荷兰已经成功将好氧颗粒污泥推向生产性应用多年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尤其是我国却仍然没有从理论研究的圈子里走出来?王凯军教授分享了其课题组对荷兰好氧颗粒污泥理论的验证性研究,系统验证了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发展与技术关键。其对于水解阶段的应用显示如何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也让我们忍不住思考:科研的基因和终极目标究竟是什么?

(本文根据其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污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前文提到污水处理技术发展一直是以问题为导向,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技术不断叠加,污水处理技术流程也在不断增加,使得系统日益复杂,处理成本日益增加,系统的安全性便随之降低。在我国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污水处理要求达到一级A标准和Ⅳ类水标准,其中Ⅳ类水标准要通过过滤或曝气生物滤池才可达到。这也使得我国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路线深受诟病。

1.jpg

与污水处理工艺糖葫芦串式线性发展模式不同,国外好氧颗粒污泥的技术则提供了一个工艺更加集成,更加综合的发展方向。新型反应器由于是颗粒污泥,其污泥量大于10g/L,污泥浓度甚至能达到15g/L,生物量大,可以同时解决有机物、氮、磷去除问题,出水水质良好。此外,系统高效,不用二沉池,占地面积小。

从污水处理系统的发展来看,今后仍会不断推出新的要求。但是,污水处理技术能否不以简单叠加的方式发展?为什么在荷兰好氧颗粒污泥可以得到迅速推广?下面是一个典型的欧洲污水处理工艺案例。

1.jpg

欧洲目前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工艺可以达到总氮10mg/L以下,总磷1mg /L以下。如果没有新的技术,我国用活性污泥工艺要达到京标A、京标B或天津标准、合肥标准,需要加膜工艺(MBE或UF)或曝气生物滤池和过滤。其中差距我认为主要与我国的整体管理水平有关。以后在欧洲一些人口密集地区将会执行更加严格的标准,其中总氮要达到2.2mg/L,总磷要达到0.1mg/L。大家可以思考,欧洲会采用什么工艺,我国采用什么工艺可以达到这个标准?

2015年,在荷兰鹿特丹建成了一个大型污水处理厂,然而该厂被荷兰人认为自2015年建成之后就落后了。原因何在?因为采用好氧颗粒污泥技术以后,二沉池可以全部取消,整体可节省土地70%,节省能耗30%。所以,除了简单的技术叠加方式,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技术本身的发展问题。

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理论

这里重申一下好氧颗粒污泥的“丰盛-饥饿”理论:首先,采用升流式厌氧进水(特点一、二),发展厌氧的聚磷菌使缓慢成长的细菌形成一个核心(特点三)。其中,厌氧是丰盛阶段,有很多食物,好氧是饥饿阶段;其次是快速沉淀的淘汰方式(特点四),有利于好氧颗粒污泥的成长。以上这四点就是Mark好氧颗粒污泥理论的核心。

这里要说明的是,我们的实验是在5、6年前进行的,实验完成后没有发布,我们认为荷兰既然已经成功开发出生产性的好氧颗粒污泥工艺,大家通过文献和技术交流已经可以充分了解了这一重大进展。

2.jpg

然而,从最近几年国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看,大家似乎并没有真正掌握好氧颗粒污泥的精髓。仍然采用快速进水策略、好氧剪切力为主导的好氧颗粒污泥理论指导实验,这也是至今国内没有解决应用问题的原因之一。

对荷兰好氧颗粒污泥理论的验证性研究

为了验证Mark的好氧颗粒污泥理论,我们课题组在五、六年前做了几组实验。

1.第一组实验:对比国内外三种培养方式

通过完全曝气快速进水、存在完全混合状态的缺氧阶段后+曝气以及Mark的方式——升流式厌氧进水+曝气,三种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模式进行对比,分别观察结果。

1.jpg

通过完全曝气的方式形成了颗粒污泥,颗粒污泥蓬松且越长越大,进一步运行很容易解体;缺氧区+曝气的方式也形成了相对好的颗粒污泥;而采用Mark的方式则形成了非常完美、漂亮的颗粒污泥。R1中颗粒污泥粒径分布呈两极分化,颗粒表面覆盖大量的丝状菌,核心呈深褐色,后期形成了超大颗粒污泥后解体。R2中颗粒污泥粒径集中在1.5-2.0mm,表面光滑致密,呈淡黄色球状。R3中好氧颗粒污泥呈淡黄色球状,表面光滑致密,平均粒径达到3.0-4.0mm。

4.jpg

2.第二组实验:乙酸和葡萄糖两种基质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影响

基于荷兰的培养方式,我们分别以乙酸和葡萄糖为基质,验证不同基质种类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影响。根据Mark的丰盛-饥饿理论,在厌氧阶段需要在系统中选择缓慢生长的微生物,其利用聚磷菌和聚糖菌,并快速将水中的挥发性有机酸(VFA)形成PHB或GAO。在好氧阶段利用复杂有机物——PHB的异氧微生物生长速率较慢,从而形成了颗粒污泥的核心,这是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最为关键的一步。以乙酸和葡萄糖两种作为基质时,仍然采用了传统培养模式与Mark提出的方式进行了进一步对比。可以得出结论:

5.jpg

基质种类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影响

(1)采用同样的乙酸基质,传统颗粒污泥培养方式与Mark提出的培养方式的比较实验可以清楚地看出,Mark提出的培养方式(R2,图b和e)形成的好氧颗粒污泥性质是最为理想的,颗粒污泥形状规则,主要为球菌和短杆菌;

(2)采用乙酸基质的反应器(R1,图a和d),传统培养方式培养出的颗粒污泥呈不规则形状,颗粒污泥结构较为松散,主要是丝状菌占优势;

(3)在以葡萄糖为基质的反应器中(R3,图c和f):虽然颗粒污泥生长比较规则,但是表面和内部仍然有大量的丝状菌生长。

6.jpg

3、第三组实验:带有预酸化处理的好氧颗粒污泥新工艺

在好氧颗粒污泥培养阶段证明挥发酸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均采用葡萄糖作为基质。其中对照实验不进行预处理直接培养颗粒污泥,另外一个实验用一个反应器(R1)把葡萄糖先进行酸化,产生挥发性脂肪酸,促进好氧颗粒污泥生长。酸化采用升流式的水解池,然后接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反应器(R2)。可以说,该实验是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的一个创新性研究,形成了一个新的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和反应工艺。

(1)水解酸化反应器可以使50%以上的葡萄糖基质变成有机酸;

(2)对比发现水解后的颗粒污泥形成非常快,颗粒污泥尺寸较大。不水解的颗粒污泥则与小米粒一样大小。

(3)以葡萄糖为基质的微生物生长速率比较快,产率甚至可以达到10%。而挥发酸为主体的微生物生长速率则要慢很多(只有3%多一点)。因此,形成了缓慢生长的核心,也就形成了颗粒污泥生长好的方式。

7.jpg

这一系列实验充分验证了Mark的“丰盛-饥饿”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理论,同样也表明在对好氧颗粒污泥进行的大量研究中,我们很多研究者面对真理视而不见,我国乃至全世界范围的大多数研究仍然以发表文章为导向,而不是以工程应用为导向,这是一个科研误区,误人误己误国。


原标题:JIEI | 王凯军:从好氧颗粒污泥发展看科研的基因和终极目标是什么?(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