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安全利用的风险管控理念,结合美国、英国及国内“风险管控技术”现状,介绍了污染场地风险管控与治理修复模式在上海的探索与实践。一、何谓“风险管控”1、美国“风险管控技术”现状美国加州环保局:用于控制污染物迁移,预防、最小化或减轻污染物释放可能导致的危害的措施,包括覆盖、密封、堤

首页 > 环境修复 > 场地修复 > 评论 > 正文

杨洁:基于安全利用的污染场地风险管控与治理修复模式 -----在上海的探索与实践

2020-06-18 09:44 来源: 生态修复网 作者: 杨洁

摘要

基于安全利用的风险管控理念,结合美国、英国及国内“风险管控技术”现状,介绍了污染场地风险管控与治理修复模式在上海的探索与实践。

一、何谓“风险管控”

1、美国“风险管控技术”现状

美国加州环保局:用于控制污染物迁移,预防、最小化或减轻污染物释放可能导致的危害的措施,包括覆盖、密封、堤坝、壕沟,渗滤液收集和处理系统、地下水封存阻隔系统等;

美国俄亥俄州环保局:包括阻隔、覆盖系统、景观美化等。工程控制必须满足以下标准: 有效消除或减轻所有受体的暴露风险; 满足风险控制目标和相关应用标准; 适应场地的气候条件,不影响场地现有活动; 在合理的时间内工程措施必须能达到一定的标准; 能够被监控,并按照计划运行和维护。

佛罗里达污染土壤论坛工程控制讨论组:人为建设的封存阻隔墙和系统,用于控制污染物向下迁移,表层渗滤和降雨入渗作用下的污染物迁移以及污染物在地下的自然渗滤和迁移;

Superfund:On-site containment,Off-site disposal,MNA,MNR,Institutional Controls



2、英国“风险管控技术”现状

▷英国环保署(UK EA)将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治理修复措施统称为治理,且分为四类


▷英国在风险管控技术的应用比例上较美国更高,而且发展的趋势更快


英国污染场地治理措施统计图(2000-2007)

▪ 2000-2007年开展的211个场地土壤污染治理项目中,治理与修复的场地占68%(155个),风险管控场地占31%(65个);

▪ 2016年4月公布的2000-2013年英国污染场地治理回顾报告统计了511个治理的污染场地,其中68%的污染场地采用了风险管控技术。

3、中国“风险管控技术”现状

▷国家管理文件


▷国家技术文件


▷目前存在差距

从现有的风险管控相关管理文件和技术文件的表述中理解,目前我国对“风险管控”的要求侧重于对污染地块中污染物的工程阻隔措施,离发达国家多角度、多手段、长时间的风险管控体系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上海的探索与实践

案例一:上海某老旧工业区转型升级再开发

▷项目背景:上海某老旧工业区拟升级改造,其中心区域规划为70万平方米的大型绿地公园;

▷污染概况:绿地公园区域涉及6个地块均为污染地块,都有较长的化工生产历史,污染类型复杂,以有机复合污染为主;

北部2个地块为PAHs和重金属污染、南部4个地块为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


▷绿地公园规划:北部2个地块规划为山体景观,南部4个地块为平地景观




▷面临困局:•北部上体景观建设需要大量土方;•整体绿地公园区域待修复的污染土方量巨大,超过20万方;

▷ 风险管控策略:

在健康风险评估结果为前提下:

1、中央绿地北部两区域污染土采用原地阻隔措施;2、南部四区域内重金属及PAHs污染土壤运至北部两区域造坡堆土;3、南部四区域内VOCs污染土壤修复至风险控制值运至北部两区域造坡堆土;

绿地公园区域污染地块治理修复与风险管控工作流程



▷北部2个地块原地阻隔要求:

•在污染土壤堆放至北部两地块压实,沿风险阻隔区布设不少于10m的垂直隔离屏障,隔离屏障深度不小于10m,阻隔体系渗透系数为10-7~10-8cm/s。

•垂直阻隔工程实施完毕,在场地表层铺设一层土工布,并覆盖一层砂层,砂层厚度为5-10cm,再覆盖一层土工布。

•上述工程实施完毕后覆盖厚度为2m的清洁绿化土。

▷污染土方平衡:


• 北部A、B地块景观造山所需土方缺口为17万方;

• 南部C、D、E、F地块可贡献的土方量约为14.35万方,基本实现区域土方平衡,区域内再利用;

中央绿地公园污染土处置平衡表


▷项目进展:将于6月底完成北部景观山体的建设

▷项目成效: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引入“风险管控”和“可持续修复”的理念,在保证棕地范围内污染物得到控制的前提下,将城市更新和景观构建融入棕地的再开发中。

▷ 下一步工作:

在绿地公园完工后制定科学的长期监测计划,将“风险管控”与“长期监控”相结合的理念带入上海的污染场地长期监管工作中………

案例二:上海某化工厂旧址上的公共绿地建设

▷项目背景:

本项目地块位于上海某商务区附近,用地面积约97.7 亩。历史上是两家化工厂集中区域,有长达三十年以上的化工染料生产历史,场内于2013 年已经拆平,现为荒地,后续规划为公共绿化用地。


▷污染概况:



▷风险管控策略:

在健康风险评估结果为前提下:

•局部污染土壤(构筑物区域)采用异位修复;

•场地区域整体采用封闭阻隔进行风险防控;

•设置气体收集、导排及处理系统;

•设置相应的排水系统,收集和导排地表降水;

•设置监测系统,在工程措施实施期内及后续对场地及周边进行监测。

公共绿地风险管控与治理修复总体技术路线




▷风险阻隔技术要求:

垂直隔离屏障:水泥-膨润土搅拌墙•渗透系数要求:10-8~10-9cm/s; •安装深度要求:18m;


水平隔离屏障:水平覆盖系统• 碎石导气层(100 mm)• 压实粘土层(300 mm)• HDPE 膜• 土工复合排水网(6.0 mm)• 表面覆盖层(绿化清洁土300 mm)


▷长期监控技术要求:

1、场内地下水定期采样监测2、场内土壤气定期采样监测3、场外地下水定期采样监测4、场外近地空气定期采样监测5、制定应急预案



三、展望

▷风险管控+治理修复=好朋友

▷采用基于安全利用的污染场地风险管控与治理修复模式需要探索的勇气;

▷要充份考虑场地再开发规划和建设方案,因地治宜的开展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工作;

▷风险管控不是一次性工程,需要配套一定时间尺度的监控和管理;

▷风险管控的技术规范及针对风险管控的效果评估要求亟待研究。

原标题:【专家视角】杨洁:基于安全利用的污染场地风险管控与治理修复模式 -----在上海的探索与实践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