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在光谷资本大厦,我国首单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项目正式落地。按照协议,以碳排放配额作为质押担保,宜化集团将可从兴业银行拿到一笔总额为4000万元的贷款,“无其他任何抵押担保条件”。“这是走向全国性碳市场的重要一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董事长陈志祥表示,湖北碳市将会在更多维度、更深层次进行一系列的创新,加速把湖北打造成全国性碳金融中心,多项核心指标全国第一。
湖北宜化首尝鲜获4000万贷款
先行先试,湖北碳市再次领跑。“资金将全部用于企业的节能减排。”昨日,作为国内首个“尝鲜者”,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邬轶材喜悦地说,“我们将积极用好碳市场这个新兴融资平台。”
按照协议,凭借公司自有的碳排放配额,兴业银行将授予宜化集团一笔总额高达4000万元的贷款,“单纯以碳排放权配额作为质押担保,无其他抵押担保条件”。“将企业碳配额作为一种全新的担保资源,最大程度帮助企业盘活碳资产。”兴业银行环境金融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根据湖北碳市场发展情况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到目前为止,我们在湖北低碳领域的贷款额度超过1500亿元”。
据悉,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平台,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将为融贷双方提供质押物登记存管和资产委托处置服务,“假如出现违约,中心将按照协议处置碳资产”。
个人投资者逾700位
将推系列碳金融产品
显然,创新背后是强劲的需求。“目前,很多企业和金融机构都在跟我们沟通。”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副总经理王海告诉记者,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我省许多企业都存在一定资金需求,“如何盘活碳资产成许多企业的新命题”。
据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副总经理张杲介绍,到目前为止,我省参与碳交易的个人投资者已超过700人,最高投资额超100万元,“毫无疑问,这在全国都是第一”。
实际上,针对强劲的市场需求,湖北碳市早就未雨绸缪。“产品早就设计好了,就等上市。”张杲告诉记者称,目前,中心已经能够提供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减排项目融资、租赁融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融资等多元化碳金融服务业务。
此外,中心正在着手研究设计碳基金、碳信用、碳债券、碳期货等多品种碳金融产品。
多地“暗战”
争做国家碳金融中心
“碳资产也就是碳配额,它是企业一种稀有资产”,对此,王海就直言,作为一种完全可以变现的资产,主体间的交易将会越来越活跃,“初步测算,我们省的市场规模就在240亿元”。
记者梳理发现,自深圳碳交易所于去年6月18日开市后,到目前为止,我国7个碳交易试点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的配额总量约12亿吨,全国碳排放120亿吨,整个市场规模预估在3000亿元到4000亿元,已成为继欧盟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碳市。“毫无疑问,7家试点都想争做全国性交易市场。”业内人士坦言,多数碳交易所还是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各地之间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
到目前为止,包括湖北在内,国内已经运行的5家碳交所都在不同程度地释放出“做全国碳交易所”的信号。
业内人士介绍,正在制定中的《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将明确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排放企业、核查机构、交易机构等参与方的职责,“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内有望出台”。“各个方面都很重视,关键还是激活市场主体。”对此,上述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负责人均表示,作为全新的产品和市场,“确实需要时间来培育,目前各地都在非常努力”。
■ 链接
我省正争取全国首个碳期货试点
昨日,在全国首单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成功签约后,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兴业银行武汉分行签订《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战略合作协议》。据悉,我省正积极申报碳期货业务,争取成为全国第一个碳期货试点。
碳期货市场建立是大势所趋。今年5月初,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大期货品种创新步伐,研究发展商品期权、商品指数、碳排放权等新交易工具。
有专家认为,碳作为大宗商品,在价格发现和帮助企业管理风险方面,与大豆、煤炭、棉花、铜等商品一样,都需要传统的期货市场发挥作用。“期货除了套期保值,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发现价格。由成千上万的市场参与者发现出来的价格才是真正的价格,有流动性的价格才是真正的价格。”兴业银行环境金融部总经理梁平瑞说,有了真正的价格,才能真正用市场机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此外,发展碳期货市场,有助于企业节省融资成本。湖北碳交易中心副总经理张杲介绍,申报一个CCER(中国自愿减排)项目一般要两年时间,且前期开发需要成本。国际通行做法是,通过期货市场把两年后产生的权益先卖出去获得收益,到了履约期直接交割,前期不需要花任何成本。
目前,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已经列入了改革任务,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呼之欲出。碳交易走在前列的湖北,能否在碳期货试点中抢得头筹,值得期待。
原标题:国内首单碳资产质押贷款花落光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