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首座垃圾焚烧发电厂———万州区垃圾焚烧发电厂,预计本月将实现首次并网试发电。由此,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再成焦点。经济导报记者发现,一些上市公司也长袖善舞,在山东展开了一场“圈地大战”。
6日,盛运股份称,公司已与河北省石家庄市、山东省海阳市签署了生活综合利用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书,以推动当地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
无独有偶。燃控科技日前披露诸城垃圾发电项目投资进展情况的公告称,该项目锅炉水压试验已完成,预计明年4月底可发电并网。除此之外,烟台、菏泽等地兴建的垃圾处理发电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展开。
在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许崇庆看来,垃圾发电被普遍看好能够妥善处置激增的生活垃圾,政策扶持也给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吃了定心丸,国家对于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优惠政策也越来越多。在看到“垃圾围城”有望得到纾缓的局面下,各地经过审慎核准后,纷纷批复地方垃圾发电项目。广阔的投资前景,吸引了大批资本参与其中。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各地财政补贴不一甚至难以落实到位、环评压力大等因素,垃圾发电最终能否真正盈利,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长期关注垃圾发电行业的券商分析师孙可奥对导报记者说。
抢点布局
盛运股份表示,为早日签署《生活综合利用项目特许经营协议》,公司拟在石家庄市及海阳市设立垃圾发电项目公司,以推动相应工作。此前,盛运股份已与海阳市政府签署了垃圾填埋及焚烧发电无害化处理BOT项目框架协议。按BOT合作模式,项目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填埋场建设拟规划用地100-150亩左右,其中,垃圾焚烧发电厂60亩用地由盛运股份按照市政公用事业用地用途购买。
“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垃圾发电行业市场将进一步发展壮大,有望成为清洁电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垃圾处理发电项目,将使公司在相当长时期内控制一定区域的垃圾焚烧发电市场。”盛运股份称。
事实上,除了海阳项目,盛运股份在山东市场正抢点布局。导报记者多方了解得知,该公司今年4月与宁阳县政府签署了《宁阳县环保产业园BOT项目特许经营协议》,将在宁阳县东疏镇后学村建设总规模为日处理1050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早前,盛运股份与中科通用共同设立济宁中科环保电力有限公司,在济宁介入垃圾发电领域;该公司还先后与乐陵市、冠县、郓城县政府签署相关发电项目BOT框架协议书;上半年,盛运股份位于招远、枣庄等地的垃圾发电项目均已陆续开工。
统计显示,2014年以来,盛运股份已签订了十几个垃圾发电合同,跃居国内垃圾发电一线企业行列。
“输送机械业务曾是盛运股份主业,但由于营业成本上升和市场的激烈竞争,该公司输送机械业务的毛利率从2007年的近37%下滑到2013年的28%左右。由此,公司2013年完成对中科通用的股权收购后,主营业务开始逐步转向环保产业。”孙可奥分析说,盛运股份通过出售上市时的募投项目“年产6万米带式输送机项目”等资产,以及使用超募资金购买的新疆煤机60%的股权,剥离了市场空间小、回报率低的业务及资产,可增加现金资本,并有助将主业转变为单一的环保类业务。
市场容量超300亿
导报记者获悉,燃控科技诸城垃圾发电项目总投资2.25亿元,日焚烧处理生活垃圾500吨。该发电项目公司名称为诸城宝源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
除此之外,烟台市牟平区投资4.08亿元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发电项目,土地预审、安评、环评评审、可研评审等手续已经办理完毕,综合楼和办公楼已基本完工,计划2015年底竣工投产。菏泽也拟新建一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站,日处理垃圾规模900吨,总装机容量18兆瓦。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菏泽规模最大的垃圾处理厂。
菏泽市城管局环卫办相关负责人对导报记者介绍,目前,菏泽城区附近有两座垃圾处理厂。城区南部的垃圾处理厂,处理规模为800吨/天;位于城区北部的菏泽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处理生活垃圾规模为600吨/天。“目前,菏泽牡丹区、开发区、高新区3个区日产生活垃圾在1500吨左右,数量还在不断增加。”该人士表示,菏泽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当地垃圾处理问题。
“作为世界上的垃圾资源大国,全国城市每年因垃圾造成的损失约近300亿元(运输费、处理费等),将其综合利用的市场空间巨大。”孙可奥说,据国家环保总局预测,2015年中国城市垃圾年产量将达到2.1亿吨。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很支持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发展,建设的垃圾焚烧发电装置的投资大多来源于当地财政。业界判断,到2020年将新增垃圾发电装机容量330万千瓦左右,按每千瓦1万元的设备造价计算,垃圾发电市场容量为330亿元。如此“香饽饽”,使得众多环保企业纷至沓来。大型垃圾发电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无论是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还是并购重组,都欲在垃圾发电这一领域抢得一席之地。
隐忧犹存
公开资料显示,垃圾焚烧发电厂成本补偿、利润主要来源是垃圾处理费补贴和上网电价收入。所谓垃圾处理费补贴,是指每处理一吨垃圾,政府就给予一定金额的补贴,各地政府标准不一,从每吨50元到200多元不等。
但孙可奥对此有些担忧,“国家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是地方支持资金有限,补贴标准不一。如果企业在项目投产后还拿不到补贴,对其经营将构成很大风险。”在他看来,业内不断传出相关企业遭遇亏损的消息,未来垃圾发电能否为参与者带来“真金白银”值得观察。
对于盛运股份等公司而言,由于业务快速转型,其经营和管理经验的欠缺以及垃圾发电产业面临的诸多困境,都将使得未来经营和业绩存在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
“根据我们的跟踪研究,有的项目各方谈了很多年还是失败了,原因就在于环评环节一次次被否。另外,当地居民都不想把垃圾发电厂建在居住地附近,这也给当地政府带来很大压力。如果项目地点距市区太远,又会增加企业成本。”孙可奥表示,垃圾发电项目投产后,垃圾量不足、垃圾焚烧市场开拓难等隐忧也挥之不去。因此,寻找到一条成熟的盈利模式,乃是各路资本的当务之急。
原标题:盛运股份频频落子山东 环保企业圈地垃圾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