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6年,北京市将有12座再生水厂,再生水生产供应能力将达到每日413万立方米,可为全市提供2成以上用水。而再生水厂本身也将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

清河再生水厂处理的污水经过20余道工序后,可转化为再生水。
污水“再生”需20余道工序
污水从各家各户排出后,混在一起不仅味道难闻,杂物也很多。经过供水管网汇集到污水处理厂后,要经过格栅、沉沙、净化等20余道工序才能实现“再生”。
清河再生水厂负责人告诉记者,第一道过滤工序就是格栅,用于将树枝、木棍、食品袋等较明显的垃圾过滤出去。后边的十几道工序也甚是复杂,其中从污水到二级出水需要近20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而已经清澈的二级生水到再生水还需4个小时的加工。经过一天后才能将一级标准的再生水供应到城区各处。
据了解,清河再生水厂再生水处理规模为55万立方米/日,是国内处理规模最大的高品质再生水厂。主要处理来自西郊风景区、高校文教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清河以及回龙观地区的污水,污水经过深度处理,使水质达到回用要求,再向海淀区及朝阳部分区域提供城市绿化、住宅区冲厕用水等用途的市政杂用水。
北京排水集团负责人表示,目前,北京排水集团再生水用户发展到527家,再生水广泛应用于工业冷却、农业灌溉、河道景观、市政杂用等方面,其中市区热电厂冷却用水全部使用再生水。

清河第二再生水厂已初见雏形。
新建水厂将现“超级田园”
从2009年起,北京排水集团对清河、酒仙桥等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实施升级改造,目前已完成清河等5座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高碑店、小红门升级改造项目正在实施,将于2015年完成。
北京排水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三年行动方案”,北京要新建4座再生水设施。其中,位于朝阳区孙河附近的清河第二再生水厂于2014年4月正式开工,将建设成为地下或半地下的全封闭式处理设施。
该项目预计2015年年底完工,将承担孙河地区、回龙观地区、以及超过清河再生水厂能力的污水处理任务。届时,水厂处理规模将达20万立方米/日,到2016年3月,该水厂的处理规模将达50万立方米/日,成为新建水厂中第二大再生水厂。
值得关注的是,清河第二水厂为美化环境,将水厂上方的景观设置为“超级田园”,大部分处理池顶部将采用开放式绿化模式,呈现出水清岸绿、鸟语花香的绿色景观。北京排水集团建设公司副经理宫飞鹏介绍,水厂虽是花园式设计,但为确保污水处理安全,平时将不对群众进行开放。
延伸阅读:
北京第二再生水厂明年运行 日处理能力50万方
北京清河再生水厂每日处理55万吨污水
原标题:12座再生水厂将为北京提供2成以上用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