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简称宜兴环科园)绿园路一路向西,一座外观线条流畅又富海派风情的建筑物耸立在道路旁,它就是宜兴国际环保展示中心。10月25日,宜兴国际环保展示中心正式启用标志着宜兴环科园“瞄准世界一流,打造中国第一”的发展理念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宜兴环科人眼中,它是对外展示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的窗口;在寻求合作和商机的国外企业看来,它却是实实在在可以交易的“综合市场”,而且还贴着“诚信商家”的标签。许多人不明白,在中国,环保工业园区不在少数,何以这些海外商家独独相中了宜

首页 > 水处理 > 市政污水 > 评论 > 正文

【深度】创新国际化:“环保之乡”转型发展新动源

2014-12-22 11:38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过国忠 李建荣

沿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简称宜兴环科园)绿园路一路向西,一座外观线条流畅又富海派风情的建筑物耸立在道路旁,它就是宜兴国际环保展示中心。

10月25日,宜兴国际环保展示中心正式启用标志着宜兴环科园“瞄准世界一流,打造中国第一”的发展理念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宜兴环科人眼中,它是对外展示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的窗口;在寻求合作和商机的国外企业看来,它却是实实在在可以交易的“综合市场”,而且还贴着“诚信商家”的标签。

许多人不明白,在中国,环保工业园区不在少数,何以这些海外商家独独相中了宜兴环科园?但有更多人认为,宜兴环科园的“实力”和“潜力”使它在市场竞争中往往能力拔头筹。

宜兴环科园的“实力”毋庸置疑,40年的深厚积淀使之成为中国环保产业集聚度最高、应用能力最强、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潜力”则是其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精准的眼光,在其他同类工业园还在忙于布局和规划时,宜兴环科园已先一步与国际接轨,成功对接国际先进技术,实现了环保产业层次由低端向中高端的提升。

在中共宜兴市委常委、宜兴环科园管委会主任朱旭峰看来,园区近年来实施的大力推进国际间合作,促进本土环保产业创新国际化的战略已成效初显。

2014年,宜兴环科园的海外合作“成绩单”格外耀眼:摘取了国际上最权威的水行业国际大奖——“项目创新奖”;“中国—东盟环保技术与产业合作示范基地”正式揭牌启动建设;参与中美、中以、中新、中韩等环保产业合作项目;与环保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中环国投、清华大学等单位合作,推动成立“国际环保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开展国家环保技术交流与转移互动,承接国家部委的海外援建工程……

这些荣誉、成就以及金字招牌的安家落户都彰显着宜兴环科园欣欣向荣的生命力和创新力。

借“船”出海,推动创新要素流动

过去40年,令宜兴环科人骄傲的是,形成了全国无可比拟的环保产业集群规模:占全国水处理市场40%的份额、装备配套率98%、环保产业的年均增幅达35%以上……这些数字无不印证着宜兴环科园已取得的环保成就与辉煌,同时也在向外界昭示宜兴环保在中国环保产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先发未必先至,特别是在环保竞争尤其是恶性竞争、低价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高市场占有率并不代表着高收益、高附加值。让宜兴环科人担忧的事并不少:全产业链尚未形成,企业呈现低、小、散特征,缺乏规模型、领袖型大集团;环保产业比重仍显不足;自主知识产权缺乏,多数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关键技术、设备依靠进口……

在宜兴环保产业面临是先破还是先立的抉择时刻。园区管委会一班人敏锐地捕捉到,国际技术转移(ITT)活动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和主流,成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宜兴环科园而言,只有站在经济全球化的高度,通过不断深化国际间合作来推动宜兴环保产业整体实力的提升,才能带领宜兴环保企业走出一条通天大道,进而推动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

建立国际对接中心、深化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交流、参加国际展会、建立专家智库进行“把关”、通过政府公信力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所有这些举措都构成了宜兴环科园引领宜兴环保企业与国际对接的有效手段,通过长期的组织推进,宜兴环保企业正在潜移默化中一步步与国际高端资源实现对接。如欧亚华都、凌志、碧诺等企业在德国、日本等国家设立海外办事处或技术公司,江华、凌泰、宜刚等一批环保企业采用股权收购、技术买断等形式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工艺,提升了核心竞争力。

提到国际化合作,菲力集团董事长邵中平深有感触,他们这两年确实尝到了国际合作的甜头。菲力集团与日本的伊藤忠商事、松江土建合作引入在日本水体修复领域已经广泛应用近十年的WEP水环境修复技术,该项技术可以通过单台设备完成水源地两公里区域范围的水源修复,对水源地保护有着非常好的效果。“我们已经在宜兴启动了全国首个水源地综合治理项目,在与对方的合作备忘录中,国内合作建厂是双方日后的方向和重点。”

与国外环保机构进行合作研发,对产品技术进行改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宜兴另一家环保企业——江华集团正在做的事情。

在一次市里举办的技术交易会上,江华集团被以色列魏兹曼研究院—耶达公司旗下的两项水处理技术所吸引,随即决定与对方成立联合研发中心。该中心由江华集团出资,对方提供技术支持,对这两项技术进行改良,以期更加适合国内水质处理的需要。目前,以色列方的技术人员已经抵达江华集团,双方的技术人员正在一起对产品改良工作进行技术推进。

政府搭台,创新国际合作模式

3月份,世界500强企业——韩国LG电子集团与宜兴环科园签署合作意向书。根据协议,双方将在环境设备及材料供应、环保项目BOT事业等领域开展紧密合作,携手开辟中国环保新市场。除此之外,环科园还先后与美、韩、澳等国的企业、研发机构开展合作,国际化“春风”越吹越劲。

但在环科园国际对接中心主任周建中看来,如果没有环科园管委会的积极介入,很多合作可能并不会如此顺利,“此前,宜兴环保产业在国际化进程中一度遭遇信任危机,是政府用扶持基金等方式赢得了信任”。

一方面,对区内企业而言,急需与国际接轨,引入先进技术。但多年来因环保技术的易复制性,使得多数外企担心技术专利被窃取,多采取非常保守的合作方式。一位公司老板也坦言,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小时,对技术基本上采取“拿来主义”。

另一方面,对国外企业而言,合作的大门打开了,但找个好的落脚点并不容易,“既想又怕”的心理困扰着许多跃跃欲试的国外企业。

邵中平告诉记者,2012年初,菲力集团引进日本的WEP水环境修复技术时,尽管该技术在日本已经成熟并广泛运用近十年,但初期接洽日方企业态度很犹豫。“国外企业怕合作之后环保技术很快被复制,他们一般不愿意把最新一代的技术产品出口给我们。我们对该技术比较了解,下定决心一定要引进最新一代的技术。”

事实上,类似菲力环保引进技术时遇到的阻力是环保企业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为此,宜兴环科园为了帮助环保企业破解制约要素,通过政府参股的方式加大企业在谈判桌上的筹码,由环科园出资400万元,菲力环保出资500万元共同组建江苏中宜环科水体修复有限公司让日方企业看到了诚意。

周建中告诉记者,自2012年至今,宜兴以政府参股示范的方式先后建立起中芬油泥污染治理、中荷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消化处理、中韩曝气合作等五个环保示范项目,均取得理想的效果。示范效应有效地打消了外企的顾虑。“先进技术应用成熟,国外企业对国内市场环境熟悉之后,政府将会适时退股,政府扮演的是一个牵线搭桥的角色。”

在朱旭峰看来,政府给予扶持基金的好处在于解决了先进技术在国内的示范推广及国外企业适应中国市场“水土”的“最先一公里”问题。

牵手东盟,探索“走出去”新路径

5月17日,中国—东盟环保产业合作研讨会在宜兴环科园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中国—东盟环保技术和产业合作示范基地”正式启动。

“早在2012年,宜兴环科园就与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为双方加强对接、深化合作奠定了基础。”宜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中苏告诉记者,建立中国—东盟环保技术与产业合作交流示范基地是李克强总理在第16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的双方合作的内容之一。

“中国东盟环保技术与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在这里启动,无疑又是分量挺重的一块牌子,对园区提升承载能级、增加品牌含金量增色添彩。”宜兴市委常委、环科园管委会主任朱旭峰如此评价基地的启动。

从基地的合作内容上,记者发现,这个示范基地除具备环保技术展示、培训交流、技术研发等功能外,还将建立一系列的国际化载体和平台,如中国—东盟环保技术与政策研究院、中国—东盟环保产业合作培训中心、中国—东盟环保技术设备及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和宜兴环保企业国家合作服务中心等,将逐步在水污染处理、固体废弃物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筛选适用环保技术进行示范推广。

在朱旭峰看来,这一平台将有力支撑我国环保产业国际化发展,为中国环保产业“走出去”探索模式,提供示范。“如果把东盟基地的建设,比做培育一棵大树的话。那么我们前期在推动园区国际化、高端化战略所做的一些事,都是一些铺垫工程。”朱旭峰的比喻,表明了“基地”建设对于园区的重要意义。

事实上,此前,宜兴环科园在探索环保产业与国际合作新模式的道路上,已经进行了多次有益的尝试,建成八大国际技术对接平台,形成了“国外技术+国内集成”新模式,成为国际先进环保技术转移的第一跳板。

“建设中国东盟环保技术与产业示范基地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阵地,也是面向东盟输出环境分院的根据地。我们将在环保部东盟中心支持下,建设东盟环保技术与产业示范基地,把好技术、好产品、好方案推向东南亚市场乃至非洲市场,同时依托环保部对外合作中心,联合中环国投公司共建国际技术转移公司,加快国际清洁技术引进。新一年,中非环保中心、中柬环保中心将在肯尼亚、柬埔寨率先实施。”朱旭峰告诉记者“走出去”战略已经纳入宜兴环科园当前及未来三年重点工作谋划中。

优化生态,打造超国界“共同语言”

通过与东盟的“示范基地”,宜兴环科园不仅在向国际市场输出环保产业这个超越国界的共同语言,更是在打造这个“共同语言”的使用环境。

近年来,宜兴环科园通过协助东盟国家建立并完善涉及环保产业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以及技术规范的制定,输出中国环保产业发展模式,为宜兴环保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努力将示范基地打造成为东盟国家环保产业体系建设的支持平台。

在朱旭峰看来,“示范基地”不仅仅是技术交流和研发平台,更是集环保政策研究与交流、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培训与交流、环保技术研发与咨询服务、环保技术合作与展示及中国对东盟环保援助示范项目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务实服务平台。

“环保是大有可为的产业,也是积德行善的事业,更是超越国界的共同语言。” 朱旭峰的话中包含了多重语境,譬如,在技术引入方面,如何解决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让国外机构放心大胆的进入中国市场,如何帮助资金短缺的中小企业解决引入资金不足问题等等。在他看来,国际合作这个“引擎”并不只引进国际技术这么单一,还要通过引进来融合嫁接,实现企业实力的发展蜕变,继而整合资源,让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向全世界。

对此,宜兴环科园已经初步总结出一些办法。如,通过政府公信力,建立了一套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法庭来保护双方的利益,此举受到国内外机构的一致赞许;同时通过政府前期资金支持解决中小企业引入资金不足问题,最终保证了国际机构与国内企业在项目引入的顺畅对接。

“随着中国对环保的日益重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宜兴环科园更需承担自己的时代使命。”朱旭峰认为,环科园的担当应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牵头制定相关标准和“游戏规则”,只有生态圈优化了,才能在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

周建中还告诉记者,中国—东盟环保技术和产业交流合作示范基地在宜兴环科园的落户,将成为宜兴环科园带领中国环保企业走向东南亚的“桥头堡”。目前已经开始在筹备中柬、中非环保技术中心,将代表中国政府对外实施环保援助项目。作为中国政府支持的国际项目,这些海外技术中心的建立,对中国环保企业开拓东南亚、非洲市场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了能够更好的引领宜兴的环保龙头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宜兴环科园以环保联盟的形式组建了宜兴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整合宜兴环保产业资源优势,对于单一环保企业无法消化的超大型环保项目,如流域治理、区域总包等,组织宜兴环保企业以舰队出海的方式,进行集团参与,系统化实施、管理、运行。

成效初显,向着一流环保工业园迈进

依托国际合作渠道和对接平台,近年来,一批先进的国际环保技术纷纷落户宜兴环科园。宜兴环科园先后从韩国、日本、荷兰、芬兰等国引进了水处理、污泥处理、土壤修复、水环境治理等领域的一大批先进技术和产品,完成了荷兰Hydrothane公司的高浓度废水厌氧处理技术、B&C公司的金属切削乳化液废水处理技术在宜兴、无锡等地的示范项目,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直以来,直接引入国外产品,通过自己在国内的销售网络完成市场份额,是国内企业进行对外合作运用最多的模式。在宜兴,我们发现这种现象正在悄然改变。

随着宜兴环保企业对于研发的关注开始不断前移,凌志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凌志环保)不再满足于对成熟技术产品的转化与改良,而是率先和美国贝尔实验室旗下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PARC(以下简称PARC)合作,共同对环保领域的前瞻性理论——水动力分离技术进行应用领域方面的继续研究。

很多世界上一流的企业都是从最前沿的理论创新开始入手,持续不断的对前沿理论进行持之以恒的应用研发,最终开发出了世界领先的技术产品。凌志环保与孟加拉国工业部签订的皮革污水处理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总额达6400多万美元。而近年来,国内敢于直接对前瞻性理论进行投入研发的企业还寥寥无几,凌志环保正在成为敢于吃螃蟹的环保企业,高风险也常伴随着高回报,新技术含金量极大,一旦进入应用转化,前景无限广阔,意义重大。

如今的宜兴,单纯的产品引入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宜兴环保企业的需要,通过联合办厂、合作研发的形式将国外的环保技术内化吸收,进而提升自己企业的技术实力成为宜兴环保企业进行国际化合作关注的焦点。目前已经吸引了世界知名企业如法国威立雅、法国水务、美国艺康、美国哈希等公司与宜兴环保企业进行合作。

此外,园区和国际水协会主席格雷˙戴格院士合作建立了外籍院士工作站等,国际化领域正在全面扩大。

全面开花,多渠道搭建立体网络

“我们要搭建海陆空全方位的立体合作网,让国外的环保机构与宜兴的环保企业可以无障碍对接!”朱旭峰这样描绘未来的创新方向。

10月24日,“中宜环境医院”这一全新的概念第一次为人所熟知,这既是一个全新的环保产业合作路径,也是宜兴环科园通过向全国布局,进而向全球进军的一个战略构想。在这一构想中,首先通过在宜兴建立“环境总院”,在全国建立“环境分院”及“专科门诊”,进而辐射全球市场,实现中国环保产业进军全球的梦想。

“在业务范围上,我们要对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同时输出。国内对政府及企业提供综合环境服务。比如进行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园中园的项目运作、进行区域环境治理一条龙服务等。国际市场,宜兴环科园作为环境保护部东盟中心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示范基地,已经对中非以及东盟进行技术示范和产业输出。将来,这个功能将由环境医院来承担。”在朱旭峰的构想中,内外市场既并行,又互补,其核心的载体就是这家“医院”。

在演讲中,朱旭峰对“中宜环境医院”的推介不遗余力,他认为,宜兴环科园“中宜环境医院”的构建,既顺应中国经济和行业发展的“新常态”,更在行业内倡导和推行了市场秩序的“新常态”,打造了环保行业向服务业全面转型的“新常态”,从模式上倒逼了企业发展方式的“新常态”,通过这样的模式,把园区多年积聚的能量实现一个井喷式的释放,打造成中宜环境医院一个具有国际性影响力的环保产业高地和环保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基地,打造成为国家环保产业发展的金字招牌,打造一个代表未来产业发展的最佳业态。

围绕这一布局,宜兴环科园加速了产业体系建设。筹建中新水处理国际创新园已列入中新两国政府的工作清单,前期,园区已与新加坡企发局、公用事业局、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进行了多轮磋商,和水行业巨头凯发、吉宝、联合环境及南洋理工大学等洽谈合作事宜。目前,已全面启动了由新加坡裕廊公司担纲的“园中园”规划设计,联合环境就美能膜技术生产基地的建设达成初步意向。与此同时,中韩大邱环保产业基地和“韩国环境分院”的建设也在进行中。

“2015年是环保行业的分化加速年,也是宜兴环科园的深化统筹年,还是‘中宜环境医院’的先行先试年。我们将用好建设国家级服务业示范区、低碳示范试点园区和推进四个‘国与国’合作项目的契机,实施‘协同创新加速年’‘央企并购合作年’‘国家合作推进年’和‘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加快推进优质资源的落地、整合,加快环保新技术转化、产业化,真正把创新资源转化为现实竞争力。”朱旭峰说。

原标题:创新国际化:“环保之乡”转型发展新动源——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打造国际化园区升级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