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如约而至,化工大省浙江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进入冲刺阶段。前4年进展如何?最终能够保质保量地实现减排目标吗?记者日前从浙江省环保厅了解到的信息是:根据环保部的核定结果,“十二五”前3年,浙江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累计已实现“十二五”减排目标的90%、74%、99%、65%。按2014年减排进展情况和2015年工作推进情况分析预判,浙江省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有望提前1年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氨氮和氮氧化物减排目标任务也有望提前完成。
而记者了解到的信息也显示,宁波石化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等一批石化工业园区,义不容辞地成为了生态省建设中的排头兵。
嘉兴港区: 控制增量调结构
“十二五”初期,浙江省在总结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刷卡排污等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完善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量化管理、企业刷卡排污总量控制、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产业转型升级总量控制激励、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替代等5项制度要求。正是这些制度创新,促进了浙江省园区减排工作走向精细化、高效化、常态化。
作为浙江重要的临港石化工业基地之一,嘉兴港区于2014年11月被列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单位,这是对港区生态建设工作的极大肯定。“十二五”期间,嘉兴港区紧紧围绕总量制度创新的指导思想,通过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排污权交易;出台建设项目准入制度,对拟引进项目的能耗和污染情况进行评分,严禁高能耗、高污染项目的引进;制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实施办法,实施建设项目污染排放连带削减制度;严格控制热效率低下、污染严重的小吨位燃煤锅炉,实施集中供热。这一系列举措,使园区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统计,港区规模以上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逐年降低;国控、省控以上重点污染企业,重点耗能和耗水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的比例达到100%。自2013年开始,港区还开展了造纸、印染、化工等重污染行业的整治提升。通过整治倒逼机制,提升企业污染防治水平,目前园区造纸行业已经完成验收;印染行业将集中入园整合提升,项目已进入土建阶段;列入整治的26家化工企业已有23家完成整治提升。
宁波石化区: 源头治理促减排
2014年,以减量定增量的排污权基本账户平台经过在嘉兴、绍兴、舟山3个市的试点后,在浙江全省得到推广。省环保厅向社会公布了8个重污染行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各市、县(市、区)所涉行业的排序,各市、县(市、区)出台了以吨排污权税收贡献为基础的“三三制”激励制度。新建项目总量削减替代制度全面实施,总量准入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具有浙江特色的总量控制制度体系已基本建立。
宁波市在2012年出台了排污权交易工作方案和交易实施暂行办法,规定从2013年1月20日开始,全市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和排污单位需要新增排污权指标的,其排污权通过交易有偿取得。截至2014年10月底,宁波市持有排污许可证的企业总数达到619家,全市排污权交易笔数达到119笔,交易金额达到1.02亿元,初步建立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排污权的有偿使用,迫使越来越多的高污染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节能减排步伐。据了解,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一家企业2014年初始排污权交易金额超过100万元。目前,这家企业正进行脱硫脱硝、中水回用等技术改造,以降低今后几年的排污权交易金额。
近年来,宁波石化开发区依据总量控制原则,对新引进项目严格进行源头控制,按照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标准开展选商引资工作,努力减少新污染产生。对于老企业,园区自2011年起,连续4年开展百日环保专项行动,对制药、农药、染料等行业的48家化工企业,按照淘汰一批、治理一批、提升一批的工作要求,实施源头治理、全过程治理和末端治理,前后共投入资金9.94亿元。
通过这些行动,园区关闭了8家重污染化工企业,淘汰了302条工艺装备落后的生产线,新建了136条工艺先进和装备优良的PLC自动控制生产线,从生产工艺全过程实现废气排放的控制;投入2.8亿元引进了15套高温、蓄热式热力焚烧炉,专门用于有机废气焚烧处理,实现有机废气处理率达到98%以上,比以往的吸附治理方法提高效率15%以上,对于推进园区减排进程起到了积极作用。
原标题:浙江石化园区争当减排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