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处理方式,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基本形成了中心城集中外排区域、郊区集中外排区域、分散处理区域的格局。随着上海城市空间布局的变化,城市人口和工业不断向郊区转移,尤其是近几年开展的一些重大项目,对周边区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原有的污水处理系统规划规模和处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人口增长和产业发展的要求。为满足上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需进一步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全面规划,远近结合,合理布局。临港污水处理厂1、中心城内污水集中外排,现状小型污水厂逐步废除现状中心城污水处理厂按规模和建设情况可分为二类:石洞口、竹园第一、竹园第二、白龙港等

首页 > 水处理 > 市政污水 > 评论 > 正文

上海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优化研究

2015-02-04 09:08 来源:全心全意微信 作者: 陆晶晶

按照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处理方式,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基本形成了中心城集中外排区域、郊区集中外排区域、分散处理区域的格局。随着上海城市空间布局的变化,城市人口和工业不断向郊区转移,尤其是近几年开展的一些重大项目,对周边区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原有的污水处理系统规划规模和处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人口增长和产业发展的要求。为满足上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需进一步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全面规划,远近结合,合理布局。

临港污水处理厂

1、中心城内污水集中外排,现状小型污水厂逐步废除

现状中心城污水处理厂按规模和建设情况可分为二类:石洞口、竹园第一、竹园第二、白龙港等4座处于城市外围的现有大型污水处理厂,泗塘、龙华等10座中心城内现状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目前,大型污水处理厂范围内地区发展变化快,原有系统无法满足要求,而小型污水厂排放标准低、环境矛盾大。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规划提出“提标改造4座大型污水处理厂,推进规划污水厂建设,逐步废除归并小型污水厂”。

浦星1号污水泵站

2、加快郊区系统建设,应对人口导入趋势

近年来随着郊区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大型居住社区的建设,郊区城镇社会经济和人口、用地规模等都发生很大变化,现状污水处理设施能力无法满足人口增加所带来的污水量增长。规划依托于沪宁、沪杭、滨江沿海3条城镇发展轴,结合嘉定新城、南翔、安亭松江新城、佘山国际旅游度假区、莘庄、枫泾、宝山新城、临港新城、金山新城等重点地区建设,逐步推进相关污水厂和管网等设施的建设。

3、保障水源安全,提高排放标准

从水源地分布来看,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内污水厂数量较多,且大部分建设年代较早,排水标准较低,难以满足水源地的水质安全需求。为减小和避免这些影响,一方面加强对新建处理厂用地进行前瞻性预留控制;另一方面进行处理工艺优化,对现有处理厂的厂址及周边用地进行挖潜。

源保护区与现状污水处理厂分布示意图

4、农村地区集中纳管为主,就地处理为辅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示意图

对于农村污水,规划建议靠近集中建设区的农村,有条件纳入城市污水管网系统的地区,则污水纳入城市管网内;偏远农村地区内采用组团式管网收集污水,就地处理模式,处理后就近排放。

本期内容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规划设计分院(市政规划研究中心)陆晶晶供稿

原标题:上海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优化研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