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第三巡视组在向环境保护部反馈专项巡视情况时,直指在环评、审批等环节存在违法违规现象。其中指出,环保部“环评技术服务市场‘红顶中介’现象突出,环评机构资质审批存在‘花钱办证’现象”。十八大以来,中国各级政府部门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一批审批事项被取消或下放。但有些部门却动起“歪脑筋”,通过“红顶中介”以形形色色的手续、关卡、资质、认证等,截留简政放权释放给社会的红利。作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到位,只改“面子”没改&

首页 > 环境监测 > 评论 > 正文

割除环评“红顶中介”这颗毒瘤

2015-03-06 08:52 来源: 瞭望观察网 

中央第三巡视组在向环境保护部反馈专项巡视情况时,直指在环评、审批等环节存在违法违规现象。其中指出,环保部“环评技术服务市场‘红顶中介’现象突出,环评机构资质审批存在‘花钱办证’现象”。

十八大以来,中国各级政府部门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一批审批事项被取消或下放。但有些部门却动起“歪脑筋”,通过“红顶中介”以形形色色的手续、关卡、资质、认证等,截留简政放权释放给社会的红利。

作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到位,只改“面子”没改“里子”的产物,“红顶中介”主要有三类:在各地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转型而生的“半政府机构”,具有变相审批权;依然挂靠在主管部门名下,却以企业面目出现的机构;原主管部门干部在中介任职,其行政影响力“余威犹存”。

这些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位置的“红顶中介”,以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实现利益均沾、利益共享,靠潜规则大搞不公平竞争,赚不义之财。

这些“红顶中介”,往往以服务费、会费、咨询费等名义“分红”,或以高房租、超额水电费等向主管部门“进贡”,或直接将资金划转至主管部门或所属事业单位,成为官员腐败以及向主管部门输送利益的重灾区。

更有甚者,这些“红顶中介”还常常巧立名目,向企业收取不正当的培训、论坛、评优、买头衔等费用和高额会费,有的不惜以罚款相逼。在“被中介”之下,有些企业不得不涉嫌行贿,严重破坏了市场生态。

可见,“红顶中介”是典型的“权力外溢”。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2015年1月中旬召开的国务院党组会议再次强调,要消除行政审批灰色地带,整治“红顶中介”。彻底割除这颗毒瘤,中央已经三令五申。

要根治“红顶中介”,核心是简政放权,由市场自行配置资源。下一步,有必要以雷霆反腐的决心和力度,对有审批权的部门加大监管力度,深挖官员借中介敛财现象,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加快建立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及时斩断腐败官员伸得过长、舍不得放权的手。

同时,要使所有中介机构与主管部门脱钩“下海”,让中介机构设置和人事安排完全市场化,实现平等竞争。

原标题:割除“红顶中介”这颗毒瘤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