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大学生环保发展论坛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今年也是该校绿色协会成立15周年,由该协会发起的“守护江土”长江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也同时启动,预计用4年时间建立长江流域土壤污染数据库,并得出土壤修复方案,进行试点修复。
全国16%土壤面积遭污染
该项目指导老师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胡红青教授介绍,联合国将2015年定为“国际土壤年”,然而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去年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达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
胡红青说,我国土壤污染物中,镉汞砷铜铅铬锌镍等无机污染物超标情况最为严重,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从污染情况来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其中长江三角洲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
将建土壤污染数据库
那么,长江流域农业资源现状如何呢?胡红青说,长江流域是全国最大的流域水系,粮食产量占全国的40%,其中水稻产量占全国70%以上,耕地95%分布在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为此,“守护江土”项目将围绕长江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展开,通过志愿者采样对长江流域土壤重金属情况进行评估,并建立土壤污染数据库,推动信息公开与土壤污染的公众参与。计划用4年时间,联合长江流域各高校展开土壤环境保护项目,创建长江流域土壤防治联盟,分析各污染地污染的原因,提出修复方案并进行试点修复。
原标题:拟用4年时间建长江流域土壤污染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