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月26日)上午,浙江省治水办、环保厅、建设厅、农业厅在杭联合召开新闻通报会,浙江省治水办常务副主任方敏等四部门相关负责人通报了7月13日-8月20日开展五水共治和环境保护督查+执法行动的情况,以及今年以来五水共治工作的进展情况。行动:严格环境执法监督近40天查处案件2021件据了解,此次督

首页 > 环境修复 > 流域治理 > 评论 > 正文

浙江半年27亿治理黑臭河 成效如何?

2015-08-27 15:34 来源:新蓝网 

昨天(8月26日)上午,浙江省治水办、环保厅、建设厅、农业厅在杭联合召开新闻通报会,浙江省治水办常务副主任方敏等四部门相关负责人通报了7月13日-8月20日开展“五水共治”和环境保护“督查+执法”行动的情况,以及今年以来“五水共治”工作的进展情况。

行动:严格环境执法监督

近40天查处案件2021件

据了解,此次督查覆盖全省11个市的76个县,现场查看“五水共治”项目358个,检查城镇污水处理厂和相关设施81处、畜禽养殖等面源污染企业182家、河道242条,并随机检查了浙江省30个督查组反馈问题、媒体曝光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在此次行动期间,省市县环保部门三级联动,共出动执法人员69033人次,排查排污单位28591家,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021件,拟处罚款8583.45万元。”省环境执法稽查总队总队长李全胜介绍说,“其中温州、金华、台州、宁波、杭州、绍兴查处违法案件数均达200件以上,全省移送公安案件106件,行政、刑事拘留132人。”

据统计,今年1-7月,全省各级环保部门共完成环境行政处罚案件5233件,罚款2.42亿元,行政拘留257人,刑事拘留439人。

嘉兴两名河道保洁员站在吊桥上,冒雨打捞清理河道垃圾。

成绩:治水工作顺利

部分整治项目接近收官

今年1-7月份,全省累计完成黑臭河治理投资27亿元,整治383公里,占年度计划85.6%,累计整治黑臭河5043公里。

截至7月底,全省六大行业整治已关停2219家,搬迁或整治提升3449家,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接近收官。全省22个特色小行业中已经关闭2557家企业,完成整治提升4423家,完成搬迁入园企业81家,整治任务完成率达到75%。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方面,已完成年生猪存栏50头以上的养殖场治理、设施修复改造和标准提升9312个,完成率74.1%。

在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提标改造方面,全省已有53个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项目开工,完成年度目标65.4%。全省完成城镇污水配套管网建设1948.1公里,占年度目标的97.4%。

一年多来,“五水共治”治出了改善环境的新成效,治出了转型升级的新局面,治出了政府治水自信的精气神,治出了百姓点赞的好口碑,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浙江新实践。

兰溪市兰江河长公示牌。

不足:“河长制”执行不到位

管网改造与污水处理厂不协调

在通报成绩的同时,通报会上还指出督查发现的工作薄弱环节,如部分地区“河长制”责任落实和制度执行不到位、截污纳管和管网改造相对滞后、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维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全省已实现四级河道‘河长制’全覆盖,有些地方的河长公示牌上甚至有二维码,扫一扫就可以一键向河长反映情况。”省治水办常务副主任方敏表示,“但是部分县市仍然有河道巡查不落实、日常台帐不健全等现象。”

记者在跟随督查组走访督查的过程中也发现,有些地方的河长公示牌举报电话设置存在问题:不同河段的河长电话号码相同,且为办公室座机,无法直接及时联系河长。

此外,还存在管网建设与污水处理厂建设不匹配不协调的问题。据通报,温州、金华、舟山、丽水等地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明显不足,部分污水厂已超负荷运行。相反,温州、绍兴、金华、台州等地个别污水厂建好后,因管网配套不到位,污水处理厂“吃不饱”甚至长时间不能投入运行。

原标题:浙江半年27亿治理黑臭河 成效如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