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9月23日,已有10家环保上市公司发布三季报业绩预告。多数公司预喜,凯迪电力和清新环境净利润同比最大增幅分别达120%和80%。生态文明建设是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方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日前印发,意味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出台。在今年新环保法、水十条等国家多项

首页 > 大气治理 > 脱硫脱硝 > 市场 > 正文

环保行业迎来快速增长期 多家上市公司现利好

2015-09-24 08:29 来源:南方财富网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9月23日,已有10家环保上市公司发布三季报业绩预告。多数公司预喜,凯迪电力和清新环境净利润同比最大增幅分别达120%和80%。

生态文明建设是“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方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日前印发,意味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出台。在今年新环保法、“水十条”等国家多项重磅环保政策催化下,环保上市公司迎来了业绩快速增长期。

多数公司延续高增长

在已经发布三季报业绩预告的环保公司中,7家预增,2家预减,1家不确定。预增公司集中在生物质发电、大气治理领域。其中,凯迪电力、清新环境、神雾环保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均大幅增长。

凯迪电力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3亿-2.8亿元,同比增长80%-120%。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是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后业务规模大幅增长。7月底完成资产重组后,凯迪电力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布局最广的生物质发电企业,并构建了以生物质能为核心,兼顾风电、水电、页岩气及煤制天然气的清洁能源平台。

清新环境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为3.1亿-3.8亿元,同比增长50%-80%。业绩增长的原因是,脱硫脱硝业务运行稳定,石柱脱硫脱硝项目于本年投运,为前三季度带来新的增长;在建EPC项目较上年同期增加较多,EPC项目实现利润较上年同期有大幅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多个公司业绩从上半年开始就持续高增长。凯迪电力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7.8%,清新环境上半年净利同比增56%。

今年以来,环保行业业绩显著提升。上半年,环保板块净利润同比增长43.2%,48家上市公司中近八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只有11家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从细分板块来看,固废、水处理、大气、监测、生物质板块继续延续高增长状态,分别增长52.4%、45.7%、63.7%、47.2%和73.0%。

将迎多重政策利好

分析认为,在国家稳增长背景下,发改委、财政部大力推进PPP项目建设,各地加大了环保资金投入力度,是环保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业绩高增长的主要原因。

下半年,环保行业将迎来多重政策催化剂。近期,国家推出“1+6”生态文明改革组合拳,环境督查方案、环境赔偿方案等配套措施将陆续推出。此外,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土十条”等下半年也有望有实质政策出台。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认为,随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大气、水和土壤行动计划,以及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陆续出台,意味着环境领域改革的总体设计已经搭建完成。环保市场的进一步打开主要体现在三个领域:环境基础设施的投入、环境服务业和农村的环境市场。

此外,PPP模式仍将是环保行业的重要热点,财政部第二批PPP示范项目公布在即,板块投资主线将从PPP预期转向订单落地。

民生证券分析师认为,基于板块投资主线将从PPP预期转向订单落地的判断,具有资金、技术优势的细分行业龙头,以及政府资源丰富的区域环保平台承接PPP项目的竞争优势明显;另外近期市场调整较深,后续市场将“去伪存真”,高增长确定性强的公司有望走出独立行情。

雪迪龙:多元化监测业务布局,打造智慧环保平台

雪迪龙公布了2015年半年报,主要内容如下: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27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71%;营业成本19,503.44万元,同比增长20.88%;实现利润总额10,545.25万元,同比增加46.96%;累计实现净利润8,945.8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6.67%;实现EPS0.15元。2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00.61万元,同比增长12.90%,环比增加29.99%;营业成本11,118.72万元,同比增加2.26%,环比增加32.61%;实现净利6,022.92万元,同比增加47.26%,环比增加106.06%;单季度EPS0.10元。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增加30%到50%。

事件评论

受益于环保治理的进一步强化,公司的脱硫监测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多元化的监测业务布局成为公司未来看点。随着国家污染排放标准的逐步提高和企业环保意识的增强,大量中小型的锅炉和发电机组纳入监测范围,为公司主营业务的增长提供了充足空间。同时,公司还坚持多元化布局,横向完善监测体系:“水十条”将撬动两万亿的投资,污水监测行业步入了发展的黄金期,公司水质监测业务稳步上升;储备研发的重金属检测产品、VOCs检测产品等已开始投入试用,未来将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以研发创新为核心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对外投资,寻求海内外技术合作。在技术研发上,公司坚持内生发展和外延拓展并举,在壮大内部研发团队的同时,积极开展对外投资与合作,重点寻求和引进海内外高端产品和技术。继与思路创新、深圳清华研究院合作后,2015年6月,公司投资持有英国KORE公司51%的股权,将其作为公司的海外研发中心,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研发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转型环境综合服务提供商,打造专业化综合型的智慧环保平台。公司的业务范围已涵盖气体污染源监测、水质污染源监测、VOCs排放监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环境信息化平台、环境大数据及第三方服务等领域,充分利用信息化与互联网技术打造专业化综合型的环境服务平台。控股子公司青海晟雪中标污水处理PPP项目,将成为公司进军环境综合治理领域的业务平台,为公司实现环保平台布局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祯环保:订单充足、PPP潜力巨大,关注增发进程

核心观点:市场开拓加速费用率增长较快,拖累业绩下滑约17%

公司201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5.02亿元,同比增长14.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23亿元,同比下降16.86%;实现每股收益0.09元。公司收入增长主要由工程、设备等业务增长所致,利润下降则源于市场开拓加快带来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的较快增长。

工程、设备带动收入同比增长14%,市场开拓加速费用率增长较快

公司上半年运营业务增长6.84%,其中水量增速3.5%,伴随部分项目下半年投产,运营业务增速有望提升;工程EPC业务、设备销售业务增速分别达到21.6%、20.1%;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相对稳定,但由于市场开拓加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增速分别达到36.2%、18%,同时加之所得税率提高等因素,报告期净利润0.23亿元,同比下降16.8%。

在手订单充足,PPP订单增长较快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目前执行中的订单达超过12亿元,其中巢湖流域DBO项目基本完工,预计将确认剩下2.6亿收入;报告期内公司陆续中标清溪、怀远、乌海PPP项目,合计8.3亿元。我们预期三四季度为PPP项目的释放期,公司订单有望加速增长。同时公司在“运营+工程+设备”一体化产业链上又延伸流域治理、膜技术开发等领域。

订单驱动业绩持续高成长,关注增发进程

考虑增发完成,预计公司15-17年EPS 分别为0.29、0.50、0.71元。目前公司停牌中,拟实施相关股权收购事项。目前公司订单充足,且受益于PPP项目的快速释放,业绩高增长可期。给予“买入”评级。公司增发事宜处于待证监会审批状态,建议积极关注增发进程。

先河环保:业绩大幅增长,行业空间广阔

事件:先河环保2015年8月26日发布2015年中报。201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亿元,同比增加89.8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590万元,同比增加71%;基本每股收益0.10元。

点评:14年收购两公司并表,业绩贡献明显。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2014年通过发行股份及购买资产方式收购的两家环境监测设备研发、销售公司(广州科迪隆与广西先得)并表工作于15年上半年完成,两家公司2015年开始贡献利润。2014年,先河环保收购广州科迪龙和广西先得各80%股权,两家公司上半年的净利润分别为870.2万元和1613.8万元,合计占公司净利润总额的63.8%。两家公司14-16年承诺净利润为3400万元、4250万元和5256万元,分别为公司2014年的净利润总额7183万元的47%、59%、73%,可以预期,未来对公司业绩有重大提升作用。

推进海内外并购,抢占市场。2015年5月,公司披露已与美国Sunset公司签署了意向收购协议书,拟自筹资金收购其60%的股权。该公司是世界有机碳与碳元素(OCEC)气溶胶颗粒分析仪的领袖,本次并购的完成将进一步完善先河环保的产品线,使公司能够在碳气溶胶分析市场这样的新兴领域抢占先机。8月,经公司董事会批准以自有资金收购四川久环环境技术有限公司80%的股权,后续将继续推进收购兼并工作。四川久环在地表水、污染源与重金属等水质自动监测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及市场,是国家重点水质自动监测站使用和推荐的重点品牌之一。水质监测市场将进入高速发展期,此次收购将提升公司在水质监测领域的领先地位,迅速占领水质监测市场。

环境监测政策利好,市场空间巨大。2015年8月12日,国务院发布《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监测全覆盖。环保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经建成超过1400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338个地级城市可实时发布空气污染物数据,但目前我国在水、土壤等方面环境监测网络覆盖面仍然不广,今后将加强重要水体、水源地、源头区、水源涵养区等水质监测与预报预警。先河环保作为环境监测领域的先行者,在空气、水质监测方面均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与经验,政策利好给公司以更大的增长空间。

立足京津冀,大气监测业务优势将逐渐凸显。随着国家未来对京津冀地区雾霾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北京携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所面临的环境压力,将有更多的工矿、冶炼、发电企业被要求安装或升级专业环境监测设备,这部分需求或将成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动力。公司作为河北地区发源的环保监测设备供应商,有着先天的地域及客户渠道优势。

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公司增长信心。2015年7月,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拟授予457万股限制性股票,其中,首次授予427万股,预留30万股,授予价格为每股12.98元。解锁的业绩要求为:以2014年合并利润表扣非后净利润为固定基数,15-17年的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66%、82%和99%,解锁比例为40%、40%和20%。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草案的出台,彰显了公司对未来业绩增长的信心。

龙净环保:净利润增长基本符合预期

净利润增长基本符合预期:201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67亿元,同比增长9.04%。其中环保业务实现营收23.64亿元,同比增长10.69%;房地产业务实现0.47亿元,同比下降33.2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72亿元,同比增长20.52%,扣非后同比增长23.49%;每股收益为0.16元。报告期公司将超净排放作为重要的发力点,一方面抢占超净技术制高点,另一方抢抓超净市场合同,多个超净排放示范项目获得成功投运。

毛利率同比有较大提升:201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达到25.51%,较去年同期上升了近3.83个百分点,其中,除尘器及配套毛利率25.67%,同比增长3.33个百分点;脱硫脱硝毛利率23.77%,同比增长6.1个百分点;海外EPC项目毛利率13.18%,同比增长0.12个百分点;房地产毛利率30.96%,同比下降8.53个百分点;环保设备运输及服务毛利率32.87%,同比下降15.43个百分点。

费用率有所提升:报告期销售费用7029.65万元,同比增长11.09%;管理费用3.14亿元,同比增长了43.48%,主要原因是员工持股计划计提、研发投入增加等;财务费用为2473.69万元,同比下降14.56%。

整体来看,公司销售期间费用率达到16.59%,较上年同期增加了2.83个百分点。

碧水源:尘埃落地,水处理巨头再起航

非公开发行尘埃落定,国家队入驻助力水处理龙头企业再起航。历时9个月非公开发行尘埃落定,本次非公开发行对象为齐鲁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新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武昆,其中国家开发银行旗下的子公司国开创新资本通过两个资管计划,以54.34亿元占碧水源10.48%的股份,成碧水源第三大股东。本次认购国开行首次通过股权投资方式入驻水务环保企业,这代表国家队进入助力水处理龙头企业成长,开行业先例。后续凭借国开行的政府背景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公司持续开拓各地业务,落实PPP项目将更具优势及竞争力,资金需求更具保障,迎来发展新机遇,龙头企业高速发展实现再次起航。

PPP等募投项目落实得到保障,独特商业模式有望复制到各地。募集资金主要投向BT、BOT、EPC、PPP等合计14个水处理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增发完成后各类水处理项目将能得到具体落实。碧水源是PPP模式的先驱及典型企业,目前独特的碧水源模式已经通过成立的合资公司或助力合作伙伴上市(云南水务)等方式布局至武汉、云南、浙江、苏州、辽宁、河南、广东等多个地区,覆盖面广泛,处理规模也日益扩大。借助水十条的落实以及国家推广PPP的政策机遇,预计公司后续将有望进一步开拓各地市场,落实PPP项目,维持较快的业绩增长态势。

MBR+DF等新技术推广值得重点期待。公司持续开发新技术,在MBR与CMF应用工艺,工业污水处理等研发与运用领域取得了突破,形成了覆盖面广、产业链完整的膜技术体系。目前公司重点打造及推广的MBR+DF技术可运用于给水领域及净水器产品中,促进净水器产品的销售及推广;同时也能运用于中水回用领域,实现较大量的中水回用并具有较好成本优势,解决北方及缺水地区水资源不足问题,该技术目前已在滇池、内蒙及新疆地区取得一定运用,若后续推广顺利,预计将能在更广泛地区布局,实现技术的新突破及利润的新增长。

中电远达:业绩略低于预期,公司处于发展拐点

脱硝催化剂量价齐跌,中报业绩略低于预期。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36亿元,同比减少3.09%。归母净利润2.30亿元,同比增长27.68%(增加0.50亿元)。报告期内脱硝催化剂量价齐跌,导致公司此项业务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原因(按照公告22.19%的税率计算):1.报告期特许经营归母净利润净增0.57亿元,占到上年同期归母净利润的31.33%;2.公司减持西南证券带来税后收益1.30亿元,占到上年同期归母净利润的71.88%;3.因催化剂销量大减、工程分包量增加,脱硝催化剂、环保工程及其他业务归母净利润分别下降1.05、0.21、0.09亿元。

水务一体化形成规模,集团环保平台格局初现。公司焦点已由脱硫脱硝相关业务转向环保平台全业务。电厂水处理项目的锤炼和二郎首个电厂“水岛”示范工程的实施,让公司水务一体化服务能力倍增。公司设立重庆远达水务有限公司,北票市的水处理合同体现了公司新管理层对水务发展战略目标的快速响应,公司快速扩张可期。此外未来公司有望借助平台资源优势,开展催化剂回收处置业务,进入危废处理领域。

PPP签约成功,推进水务及节能领域试点合作项目。公司于5月30日公告,与贵溪市签署能源综合管理PPP协议;于6月27日公告,与北票市签署污水治理工程PPP协议。公司充分抓住国家推广PPP模式的契机,推进水务、节能领域在辽宁、江西区域试点PPP模式,拓展公司客户群体和业务空间,未来我们看好公司在这一块“迎头赶上”。

打造国内核环保第一上市平台。公司是国内仅有的三家具有中低放核废料处理牌照的企业之一,也是第一个以EP方式承担核电站离堆核废物处理项目的公司。公司依托山东海阳核电站SRTF项目的实施,初具全过程核环保服务能力,有望在核废物处理领域实现业绩增长。

原标题:环保行业股票有哪些?环保行业股票重要上市公司解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