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将保护和治理湘江列为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同年,湖南省株洲市制定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投入百亿元,实施895个项目,治水、治土、治空气,全方位发力,还湘江一江清水,还株洲一方净土,还百姓一城清新空气。三年即将过去,湘江保护和治理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

首页 > 环境修复 > 土壤修复 > 评论 > 正文

湘江保护和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将收官 株洲成绩如何?

2015-11-05 09:57 来源: 株洲日报 作者: 廖明

2013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将保护和治理湘江列为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

同年,湖南省株洲市制定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投入百亿元,实施895个项目,治水、治土、治空气,全方位发力,还湘江一江清水,还株洲一方净土,还百姓一城清新空气。

三年即将过去,湘江保护和治理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

合力治理雾霾

一城“好空气”润心脾

11月3日清晨,河西湘江风光带,在透着芳草清香的空气中,市民李政勤正悠闲地打着太极拳。

时间倒回三年前,就在同一时节、同一地点,记者的镜头记录到的,却是他在浓雾中戴着口罩打太极拳的照片。

“这连续三年的变化确实大,就说去年这个时候,那也是雾蒙蒙的一片,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李政勤说:“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空气质量有改善。”

李政勤的感受不假。

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数据显示,2013年,株洲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14天;2014年,这一数字变为234天;今年截至11月3日,这一数字又增加到238天,比上年全年还多出4天。

在市环保局污染防治科科长刘清岸看来,株洲市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并不意外。

“看看株洲这几年关了多少企业,炸了多少烟囱。污染源大量减少,空气质量好转在情理之中。”刘清岸介绍,随着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的实施,3年来,全市关停、淘汰落后产能(生产线)300余个,拆除烟囱130余根,特别是旗滨玻璃的绿色搬迁、株冶老炼铅生产线的关停、株化的全面停产、大唐华银株洲电厂连续几年的烟气除尘和脱硫脱硝改造,在城区空气质量改善方面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除此之外,伴随着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展,株洲市近百个大气污染防治项目以及清洁能源推广工作同步实施,到目前为止,土法炼焦、立窑水泥等高污染行业全部取缔,城区95%以上居民户、98%以上学校、医院、酒店、餐饮店,90%以上工业企业,都用上了天然气或其他清洁能源。

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钟学才介绍,尽管城区空气质量连年改善,但距全面达标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PM2.5和PM10。

“餐饮油烟、建筑扬尘是PM2.5和PM10的重要贡献者。目前,城区有大小建筑工地百余个,餐饮店不计其数,很多在扬尘防治、油烟治理方面做得不到位,加强整治已刻不容缓。”钟学才说,株洲市正在制定餐饮油烟及建筑扬尘的具体防治办法,将启动重点整治。

延伸阅读:

投资20亿 青岛启动墨水河流域高标准综合整治

利剑斩断“污龙”

一江清水映两岸风光

11月4日上午,站在株洲大桥远眺,一江碧水蜿蜒北去,两岸风光倒映如画。

“以前,株洲大桥的河东桥头,就有好几个排污口,几条‘污龙’沿江而下,大煞风景不说,更威胁着我们的饮用水源。”环保志愿者肖力扬介绍,每年,他都要为堵截这些沿江的排污口,到各部门奔走呼号。

转机始于2013年。

随着湘江保护和治理工作的开展,湘江城区段排污口截流工作被提上日程。

城区段排污口已全部截流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由于环保意识薄弱,湘江河东沿线,就有大大小小污水排口近40个,河东老城区的部分生活污水,都直接排入了湘江,威胁饮用水水源。

“2013年,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实施,湘江城区段排污口截流工作随之展开。”上述负责人介绍,2013年底,湘江河东段9个生活污水排口的截流改造正式启动,2014年10月,截流改造完工,这9个生活污水排口的污水,全部截流送往污水处理厂。

“这9个生活污水排口,是污染最大的,剩余的30多个排污口,与湘江河东风光带综合整治工程同步实施,现在已经全部治理到位。”该负责人说,湘江城区段排污口已全部截流。

城区污水处理厂全部“升级”

沿着湘江东岸行走,在建宁港入江口,有不少市民垂钓休闲。

“以前,从建宁闸流出来的水,一般都有白色泡沫,并且有一股难闻的味道,但从今年开始,这些现象都没有了。”市民刘本深说。

这主要得益于龙泉污水处理厂的提质改造。

市住建局上述负责人介绍,2014年,株洲市全面启动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将生活污水处理厂执行的排放标准,统一由原来的一级B标提升为一级A标。

“一级A标,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执行的最高排放标准,达到这一标准的尾水,可以用来养鱼浇花,对自然水体影响很小。”该负责人称,目前,株洲市城区的白石港水质净化中心、霞湾生活污水处理厂、董家塅污水处理厂、龙泉污水处理厂都已完成提标改造。

生态修复土壤

一方污土将获新生

历经大湖治理、霞湾港整治、历史遗留废渣综合整治后,清水塘清水片区、铜霞片区2平方公里重金属污染土地也将得到治理。

11月3日,记者从株洲循环经济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清水片区土壤治理工程”和“铜霞片区土壤治理工程”已完成设计招投标,2016年将全面启动治理。

“清水塘是个老工业区,200多家冶炼、化工企业产生的废水、生活污水,在地表径流和雨水的作用下,经过历史的沉积形成了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镉、铅、汞、砷等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株洲循环经济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清水片区土壤治理工程”中,计划对清水片区总面积为1.06平方公里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约17.7万立方米;在“铜霞片区土壤治理工程”中,计划对铜霞片区总面积为1.05平方公里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需要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约42.1万立方米。

“根据清水塘工业区的综合整治规划,区域内15平方公里土地都将得到生态修复,清水和铜霞片区的治理,只是率先打响的第一枪。”上述负责人介绍,治理完成后,这片区域将根据其土地规划使用性质重获新生。

延伸阅读:

投资20亿 青岛启动墨水河流域高标准综合整治

原标题:湘江保护和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将收官 株洲成绩如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