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环保产业已初具规模,环保装备和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十五以来,国家加大了对重污染行业的治理力度,加强了对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拉动了环保产业的市场需求,使得环保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环保行业已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用技术,多数环保技术和

首页 > 水处理 > 市政污水 > 人物 > 正文

俞汉青:协同创新 环保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混合动力(上)

2015-11-09 10:14 来源: 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环保产业已初具规模,环保装备和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十五”以来,国家加大了对重污染行业的治理力度,加强了对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拉动了环保产业的市场需求,使得环保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环保行业已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用技术,多数环保技术和装备基本能够满足环保产业市场的供给需求。但总体而言,我国环保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仍然薄弱,产业及产品结构不合理,整体水平和质量仍然有待提高。环保企业数量众多但整体规模偏小、企业抗风险能力低、技术产品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且低端传统产品所占比较大,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保技术和装备。

与此同时,我国近年来在环保科技领域的投入越来越大,相应的研究成果也日趋丰富,但是,环保科研成果的转化产业化并不顺畅,未能在环保行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试图对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能的对策。

创新之困:环保产业发展遇瓶颈

环保行业有其特殊性,通常需要给单个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而无法像IT、汽车等产业依靠定型产品提供大众化的服务,更不能像可口可乐公司那样依靠单一配方服务于天下。在中国,尽管环保行业具有公益性强和发展空间较大的优势,但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发展的因素,如:受政府和政策的影响大;区域性和行业性过强;技术门槛较低;壁垒多而利润率低;低价竞争激烈;研发技术和产品极易被模仿。

环保行业的上述特点,导致环保企业对关键技术商品化的积极性都不高。大部分环保关键技术产业化存在技术不成熟、市场需求不确定、与科研机构合作不顺畅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企业没有动力也无实力去进行基础性的科学研究,对研发投入也明显不足。目前,国内的环保行业既有江浙地区多年耕耘、不断成长起来的“设备型企业”,又有从政府和高校走出来人员创办的“工艺型企业”,还有一批依靠政府或资本优势迅速攻城掠寨的“资本型企业”。一些成长型的企业无力研发或购买先进技术,而不得不长期利用成熟的环保工艺从事设施设计和设备安装的工作,且报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态度应对实际中碰到的技术问题;而一些大型环保国有企业,其领导往往也因为任期限制,考虑到新技术研发的长期性和风险性而急功近利,不愿在任期内投资研发;与回报周期长的科研投入相比,资本型环保企业更热衷于攻城圈地、资本运作、并购重组、产业链延伸、业务范围拓展等能够很快给企业带来资金回报的行为。目前中国500 强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强度为不到世界500 强的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而我国环保企业的研发投入与苏伊士、美华等国际环保企业的投入相比差距则更加巨大。一些环保企业陷入“引进技术—生产产品—技术落后—再引进技术”的循环,造成了在全球环保产业链中的低端地位。

我国环保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可以从国内环保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数和批准数远远少于国内的高校而得到验证。而在技术竞争激烈的IT 行业,占据国际通讯设备领头羊地位的华为公司每年的发明专利申请和批准数则远远高于国内的任何一所高校。

与此同时,由于历史和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环保行业还存在着一些顽疾,如:重技术轻理论、重工艺轻原理、重设备轻软件、重实用轻中试。这些问题进一步弱化了环保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能力。

高校和科研院所理应成为国家环保技术创新的主体

上述分析表明,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环保企业无法真正成为国家环保技术创新的主体,而这一重担理应由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担。高等院校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也是科技进步的主力事实上,工业文明的基础科技创新和发明大多诞生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因而在技术创新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应该担当起基础科技创新的主要角色。环保行业也不例外,全球环保科技的发展历史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目前全国高校拥有几百个与环保相关联的院系及研究所,聚集了一大批环保人才,但迄今为止较少有环保基础性研究成果成功实现产业化应用,究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

首先,我们的环境保护基础研究跟不上,而没有基础创新,产生竞争力的成果产业化便没有根基。由于基础研究高度和深度的缺失,我们在环保方面未能做出突破性和原创性的研究工作,从而也就没有创新性成果的产业化工作。

其次,高校功利评估价值观的错误引导。目前国内大学普遍对教师使用的科学评价指标包括研究经费、国际SCI论文发表和SCI 杂志影响力,尤其是SCI 论文发表已成为教师职业发展、晋升的主要价值取向,这长期控制和影响着教师的学术活动,使教师热衷于“申请课题、开展研究、发表SCI 论文(申请专利)、通过评审、再申请课题”的循环。一些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本应该将积累的科研成果产业化,而迫于评价指标的压力,而不得不“武松拿起了绣花针”,舍弃对研究成果转化的追求转为追逐SCI 论文的发表。图一是2003-2013 年国内环境保护领域发表学术论文变化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环保领域近十年的国内学术论文增长迅速,已成为国际环保领域一支重要的研究队伍。

 

图一 2003-2013 年国内环境保护领域发表学术论文数变化趋势

再次,高校的功利评估体制也产生了全民做科研的效应,如同上个世纪大跃进时代的全民炼钢铁一样,中国所有的大学几乎每年都在招纳新的导师和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期望多发表SCI 文章提高学术界的地位,也为此制定了诱人的奖励政策。这也导致高校科研大军的数量非常惊人,但其科研工作多为低水平重复,对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贡献非常有限。

最后,高校环保成果产业化常被简单地解读为工程设计。高校一部分老师热衷于承接环评项目或一些小型的污染治理工程项目,并依靠研究生的廉价劳动力进行工程设计。这种过分依赖环评或工程设计的产业化活动难以被学校行政部门所认同,也使得周边的研究生等相关人员看低环保成果产业化水平;同时很多高校的教师缺少实战经验,使科研工作脱离了外部世界,而成了闭门造车,这导致很多研究课题无实际应用前景。未完待续……To be continued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