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国务院深圳光明新区1220滑坡灾害调查组经调查认定,深圳滑坡灾害由受纳场渣土堆填体滑动引起,不是山体滑坡,不属于自然地质灾害,是一起生产安全事故。深圳滑坡事故也引发了国内改善建筑垃圾处理的呼声。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工作委员会统计,中国现在每年产生大约35

首页 > 固废处理 > 垃圾处理 > 评论 > 正文

深圳滑坡事故背后:全国每年35亿吨建筑垃圾围城

2015-12-29 16:00 来源: 中国日报 作者: 徐伟

12月25日,国务院深圳光明新区“12˙20”滑坡灾害调查组经调查认定,深圳滑坡灾害由受纳场渣土堆填体滑动引起,不是山体滑坡,不属于自然地质灾害,是一起生产安全事故。

深圳滑坡事故也引发了国内改善建筑垃圾处理的呼声。

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工作委员会统计,中国现在每年产生大约35亿吨建筑垃圾,其中每年仅拆除就产生15亿吨建筑垃圾,另外渣土垃圾大约有20亿吨。

“过去几年国内城镇化的发展快,前些年大拆大建,很多地方三年大变样,变样其实就是拆,拆的都变成了建筑垃圾。”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陈家珑表示。

与此同时,各地大量修建高层建筑也导致了大量的渣土无处回填。

“现在楼越盖越高。相应挖出来的土越挖多,挖出来的土没有地方用,同时,地下工程越来越多,如地铁管廊等都产生大量建筑垃圾。”陈家珑表示。

与高层建筑相比,底层建筑大部分需要渣土回填地基,因此本身也能消耗一部分建筑垃圾。然而由于高层建筑多大量使用地下空间,因此挖出来的渣土无处回填。

陈家珑表示,深圳是中国最早就建筑垃圾制定规章进行专门管理的城市。

“深圳作为新兴的城市,大规模建设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地区又小,对建筑垃圾的承载力小。深圳从全国来讲比较重视,第一个地方立法的是深圳,但还是没有把这个事情做到位。”

然而即便在深圳,建筑垃圾也出现了多重管理的问题。“主管垃圾处理的是城管局,主管回收利用的是建委。两个部门沟通的并不好,虽然资源化利用搞的很早,但处理率不高。”

陈家珑说,深圳的拆迁类垃圾回收利用只占到垃圾产生总量的50%,而渣土垃圾基本都是填埋。“造成今天这种局面,还是没有认识到位,没有抓到根子上。”

从全国来看,只有50%的城市出台了建筑垃圾管理办法,但是明确资源化利用的只占百分之二十。

据国家发改委2014年发布的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2013 年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 10 亿吨,其中拆除建筑产生的建筑垃圾约 7.4 亿吨,建筑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约为 2.6 亿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量5000万吨,其中利用建筑垃圾年生产再生骨料等建材制品约3000万吨,其他用途约2000万吨。目前,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仅为 5%。

陈家珑表示,我国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率远远低于欧盟(90%)、日本(97%)和韩国(97%)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与此同时,大部分建筑垃圾回收企业处于产能过剩的状况。

据《北京日报》报道,北京全市唯一的建筑垃圾循环处理生产线,每年可吃进消化100万吨建筑垃圾。但这条生产线今年4月投产以来大半闲置,产能利用率仅20%左右。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材料研究所固体废弃物利用室副主任何更新表示,目前大量的建筑回收企业运行都没有达到预期设想,很大一部分处于半停滞的状况。很多企业实际产能与设计产能差距较大。“甚至有企业需要买建筑垃圾勉强维持企业运转。”

陈家珑表示,目前国内建筑垃圾加工的建筑材料普遍比天然材料成本高,这也是企业难以盈利的重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国内没有向国外一样前期分类,混在一起加工成本比天然的成本要高的多。在我们国内大部分地区天然材料成本很低,导致了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陈家珑表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必须要把建筑垃圾规划设计好,然而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引起地方政府的足够重视。

“建筑垃圾处置设施好比厕所,大家离不开厕所,但都不愿意把厕所放在自己这片地上。”

原标题:深圳滑坡事故背后:全国每年35亿吨建筑垃圾围城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