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2月30日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要比2013年下降40%左右,控制在64微克/立方米左右。具体说来,到2017年,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应控制在73微克/立方米左右;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4微克/立方米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

首页 > 大气治理 > 综合 > 报道 > 正文

京津冀协同规划出台:国家正式给PM2.5划红线

2015-12-30 15:58 来源:中国日报 作者: 蓝澜

根据12月30日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要比2013年下降40%左右,控制在64微克/立方米左右。

具体说来,到2017年,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应控制在73微克/立方米左右;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4微克/立方米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削减,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区域城乡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完善。

8月29日新《中国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公布,并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新法在防治范围、防治对象、监管力度、惩罚力度上均较2000年修改版本严格。同时,新《大气污染防治法》的颁布,是继新《环保法》后的又一重要出台文件。

国际环保组织亚洲清洁空气中心11月16日公布报告《大气中国2015: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称,通过对比74个城市2013年和2014年的数据发现,中国大气防治效果已经初步显现。特别是发达城市,如北京、上海,因为有更多的资金支持,政府部门人员意识较高,空气质量管理能力遥遥领先其他城市,东北、中部与西南城市群的整体能力水平还不足。该报告认为,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与地方政府签订责任状、约谈地方负责官员,这三条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原标题:京津冀协同解决大气污染 预计2020年PM2.5浓度下降40%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