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一年的时间,这里从人迹罕至的废弃地变成城市新宠儿,从城市棕地嬗变为中央公园唐山南湖生态城中央公园。该项目先后荣获2013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优秀规划设计奖三等奖、2012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市政工程类三等奖、2012年欧洲建筑艺术中心绿色优秀设计奖(GreenGoodDesign)、2011年英国景观行业协会(BA

首页 > 环境修复 > 场地修复 > 评论 > 正文

【案例】唐山南湖生态城中央公园——从城市棕地到中央公园的嬗变

2016-02-29 09:51 来源: 清华同衡园林 

仅一年的时间,这里从人迹罕至的废弃地变成城市新宠儿,从城市棕地嬗变为中央公园——唐山南湖生态城中央公园。该项目先后荣获2013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优秀规划设计奖三等奖、2012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市政工程类三等奖、2012年欧洲建筑艺术中心绿色优秀设计奖(Green Good Design)、2011年英国景观行业协会(BALI)国家奖国际项目金奖以及2011年意大利托萨罗伦佐国际风景园林奖地域改造景观设计类一等奖(Torsanlorenzo)。

唐山,因煤而兴,但是繁荣的工业也给城市带来了诸多问题。公园位于唐山市中心区以南1公里,面积630公顷。公园地下即为煤田,数十年的开采,这里形成了大面积的煤炭采空区。1976年唐山地震引起大面积塌陷,地表多处沉降。之后,此处成为城市废弃地,工业废料排放于此、城市垃圾堆积填埋,南湖成为典型的城市棕地。以此为界,唐山向南延伸的步伐戛然而止。

如何处理废弃地与城市的关系, 使南湖生态城的开发建设成为完善城市功能、重塑城市空间的契机?如何将单纯的环境改造提升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使生态修复之后的南湖能作为合格的自然资源,再度具有生态经济价值,成为有利于当地环境、经济发展的人工生态系统?如何改善30年灾后重建以来,因“先生产、后生活”而造成的城市经济繁荣与人民生活品质低下的反差,营造适宜人居的生活环境?

2008年8月,本着将棕地改造为公园的理念,我们开始了系列规划研究工作。我们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析,提取各项生态因子,进行生态敏感性、建设适宜性评价,确定土地开发适宜方向,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唐山南湖生态城核心区生态规划流程示意图

唐山南湖生态城核心区总平面图

公园设计中,通过对基址的全面分析以及深入研究,将场地内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并保留、恢复、重建原有的园林要素(山体、水系、湿地),使之与人造空间形成镶嵌性的空间组合结构,从而营造出安全、开放、舒适的城市公园。

唐山南湖生态城中央公园航拍

北部园区已基本稳沉,以大型自然山水景观的构建为主。南部园区因局部尚未稳沉,考虑以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功能为主,同时结合沉降量计算来堆叠地形,并考虑随着沉降的持续,形成不同的景观效果。

公园内270公顷的水面,通过开挖、疏浚、整合原有鱼塘及沉降形成的积水坑道而成,中水是主要的补水水源。大量湿地设计,深度处理中水,并形成独特的湿地景观。

公园以植物造景为主,植物种类超过160种,注重保留场地内原有植物。

保留的树岛

公园内建筑以抗震的木结构为主,在考虑有限的地基承载力的同时,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凤凰亭

针对现状垃圾山、粉煤灰、软弱地基、水土流失等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低干扰、低成本、低能耗技术措施。

改造后的垃圾山

公园建成后,唐山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41.57%上升到44.7%,区域的野生鸟类已多达100种。节假日高峰时,公园日游客量达10万人次,周边地区土地增值1000多亿元人民币。唐山南湖生态城中央公园,合理处理了棕地与城市的关系,为唐山城市空间发展提供了契机,将环境改造提升到可持续发展高度,改善了地震后以生产为主而造成的市民生活品质低的状况,营造了宜居的生活环境!

公园内的活动

原标题:【案例】唐山南湖生态城中央公园——从城市棕地到中央公园的嬗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