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举行记者会,邀请解振华、秦大河、吴晓青、胡存智、白岩松5位全国政协委员就绿色发展和环保问题回答记者提问。延伸阅读:关于两会四大环保热词你该知道在历时一小时左右的时间里,5位政协委员就雾霾成因与防治、气候变化和中国贡献、城镇化建设用地控制、绿色生活等话题

首页 > 大气治理 > 综合 > 评论 > 正文

解振华、秦大河、吴晓青、胡存智、白岩松答记者问 关于绿色发展他们怎么说?

2016-03-08 08:32 来源: 中国环境新闻 作者: 童克难

3月7日,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举行记者会,邀请解振华、秦大河、吴晓青、胡存智、白岩松5位全国政协委员就绿色发展和环保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延伸阅读:

关于两会 四大环保热词你该知道

在历时一小时左右的时间里,5位政协委员就雾霾成因与防治、气候变化和中国贡献、城镇化建设用地控制、绿色生活等话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直面问题,一一作答,给出解决思路和方案。

谈雾霾成因:人类活动是主因,天气条件十分重要

每年全国两会,大气污染防治都是委员代表和记者关注的话题。“雾和霾是两回事,雾是水蒸气,霾是颗粒物,主要是由人类活动排放引起的。”针对城市污染源和雾霾成因问题,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解释说。

秦大河介绍,从全国来看,燃煤排放是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散煤燃烧和煤炭不能清洁利用是造成中国城市雾霾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汽车尾气的排放也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秦大河表示,我国汽车尾气在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的严格要求和企业共同努力下,燃料油品的质量提高比较快,但也存在差异性。所以就大城市而言,汽车尾气排放是有一定分量的。

秦大河特别强调,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建筑工地的机械的排放、少量的黄标车以及冬季取暖季在城市周边的散煤燃烧在微风的情况下是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从气象条件来看,雾霾的成因和大气环流以及全球变暖也有一定关系。

“雾霾是人类活动污染造成的,汽车尾气有一定的贡献,天气条件非常重要。”秦大河表示。

谈气候变化:中国为全球碳减排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的碳排放什么时候达到峰值?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应对全国气候变化方面一直持积极态度。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解振华表示,2015年全球碳排放没有增加,主要贡献是中国。最近20年是全球总节能量的58%,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24%~25%,最近这几年的增量部分占了全球的37%~42%。

各国碳排放和发展有直接的关系,中国明确提出了INDC(自主贡献目标),提出到2030年左右会出现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峰值。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和国际通用做法一样,中国主要是通过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和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措施来降碳。”解振华解释说,中国之所以提出2030年左右出现峰值,是跟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有直接关系。

解振华说,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能源支撑,同时能源的结构、产业结构要进行大幅度调整。2020年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2025年到到2030年,中国的城镇化呈发展会趋稳,还会增加能源的消耗。所以中国最后确定2030年左右要实现峰值。

谈环境指标:新老指标共同组成考核体系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首次将PM2.5写入指标,资源环境指标由8项增加到10项,体现了政府改善环境质量的决心。

“新老指标共同组成了考核指标体系,这些约束性指标使对环境质量的指标考核更加全面、更加完善。同时,新老指标和老百姓息息相关,体现了科学性。”在对约束性指标进行评价的同时,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也坦言,要完成指标考核要付出辛勤劳动和辛勤努力。

对于总理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十三五”期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到80%的目标,吴晓青给出了4个方面的建议:建议明确责任,严格考核问责,严格执法,全社会公开监督。

谈城镇化建设: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双控制”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防治城市病,逐年减少建设用地增量,实施总量和强度的“双控制”。

全国政协委员、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胡存智介绍,实行建设用地总量的“双控制”是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建设用地总量“双控制”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和主体功能区的建设和发展。

胡存智介绍,总量控制有利于城市更新、土地整治,进行环境整治,循环利用各方面资源,发展高效清洁城市,创新城市发展的机制体制关系,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同时建设用地总量的控制有利于形成优化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在新型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从宏观角度有利于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胡存智说,在具体发展中,对城镇化的发展,通过划定“三条红线”——基本农田红线、城市扩展边界、生态红线,来优化城市的发展格局,防止“摊大饼”式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从而防止城市病。

胡存智介绍,建设总量的控制还有利于人的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可以落实人、钱、地挂钩政策,实现这个机制,使城市规模发展和人口同步发展,提高城市的集聚效益和经济发展的节奏程度,从而促进新城镇更好地发展。建设总量的控制有利于资源的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形成更好的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城市建设形态,提高城市的发展质量,发展紧凑型、立体型的城市,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力。

谈绿色生活:绿色生活从小事做起

改善环境质量除了政府的国家的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努力,公众的参与也必不可少。如何使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闻评论部主持人,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白岩松用“蜜蜂”来形容。“不仅自己去采蜜还要去散播花粉,让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加贯彻人心,没有绿色的生活方式很难有真正的青山绿水。”白岩松说。

白岩松表示,践行绿色的生活方式,首先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少用一张纸巾、多乘坐公共交通以及减少塑料袋的使用等行为,除了是应尽的义务,我们自己也是受益者。“中国有一天绿色生活方式可以进一步很好的践行的时候,所有人的工作都会轻松。“白岩松最后表示。

延伸阅读:

关于两会 四大环保热词你该知道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