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雾霾几次触发红色预警。在造成雾霾的诸多因素中,人们会习惯性地指向燃煤和汽车尾气排放,而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所长王琪看来,则是“哪个地区工业固废产量最多,哪个地区雾霾产生量就最大”。
一组数字足以证明工业固废的“威力”——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统计,京津冀地区每年建筑用石灰岩质沙石料总消耗约6亿吨,基本通过开山炸石取得,据估算炸药爆炸排放大气的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大约相当于746万辆小汽车的年排污量,超过北京市全部机动车的排放量。
如果工业固废可以有效回收利用,雾霾或许不会频亮“红灯”。然而,工业固废处置利用在我国却尚未形成产业,该领域甚至都不太被产业界关注。事实上,我国工业固废存量巨大,一个千亿元市场正等待着开启。
棘手问题:底数不清
“工业固废的产生和我们经济的增长几乎是同步增长的。”王琪日前公开表示,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产能发展的变化,工业废弃物的增速可能会降低,但过于巨大的积存量仍是非常严峻的问题。
工业固废主要指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废渣、粉尘及其他固体废物,比如煤燃烧及发掘产生的粉煤灰、煤渣等以及矿产采掘废物、钢铁冶炼废物等。
据了解,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在内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是我国化工业集中的重点区域,也是工业固废高度集中的区域。2014年,这些区域产生的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达23.7亿吨,历年的堆存量更是数字惊人。
那么,全国到底有多少工业固废?答案并不十分清楚。“在我们国家的统计里面,贮存、处置和倾倒丢弃很难统计。”王琪表示,底数不清是我国工业固废产业的棘手问题,但保守估计,我国目前有60%的工业固废能够得到利用,反之也意味着,有将近40%的工业固废仍被丢弃。
王琪给出一组供参考的数字:目前,我国尾矿综合利用率只有约18%;有色金属冶炼副渣中的赤泥利用率仅有4%;粉煤灰可作为商品出售,用于建筑材料,其综合利用率约为40%;对于危险固废领域,1亿吨左右的产量处置能力仅有3500多万吨。
可以说,工业固废市场消纳能力远远不能抵消其产生量。王琪提醒道:“挖掘这些方面的潜力,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市场收益。”
可喜的是,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中指出,将培育一大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解决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水污染等多项城市问题,力争在2017年实现年消纳工业固体废物4亿吨,总产值达到2200亿元。
来源:点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