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业取得巨大成就,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1/5的人口,但是《科学》杂志发表一篇研究指出,过去30年,中国由于过度使用化肥造成土壤酸化,强酸状态下土壤将会释放有毒金属元素,威胁人类健康。
中国土壤污染地图。来自2014年环保部与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在地球全部的无冰陆地面积中,有35%土地已被用于农业生产,养活现已增至大约73亿的人口。人口统计学者估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会增加到大约90亿。也就是说,世界人口还有很大增长空间,可我们脚下的土地却已经没有拓展的余地。不仅如此,现有的土地因过度使用等原因,正在加速退化中。
根据60个国家的200名土壤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世界上大多数土地资源状况仅为一般、较差或很差,33%的土地因侵蚀、盐碱化、板结、酸化和化学污染而出现中度到高度退化。如果不采取行动减少侵蚀,预计到2050年谷物总损失量将超过2.53亿吨,相当于减少了印度的几乎全部耕地。
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是导致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城市和工业的快速增长造成了大量的威胁土壤健康的污染因素,包括使用过量的盐、酸和重金属;重型机械使土壤板结;沥青和混凝土使土壤永久性密封。我国土壤退化的罪魁祸首是过度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以及被扭曲了的伪“城镇化”。
城市的扩张和人类几乎不受限制的生产生存活动,使土地被无节制地开发,甚至浪费。
化肥的因素已是人尽皆知。氮肥在被农作物吸收之前,一半的用量会以气体形态逸失到大气中,或从排水沟渠流失到水体环境中。这对数以千万计的居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其次使得我国近一半的湖泊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水藻疯长,鱼类等水生动物因缺氧而大量死亡;蔬菜过量施肥和施药情况尤为严重,既影响了城市居民健康,又降低了中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014年4月底,记者在小麦主产区采访,当时正赶上农民给小麦喷洒最后一次农药,整个乡镇弥漫着一股浓重的农药味。但凡有点化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种难闻的空气有毒。有人说,乡村已不是衣锦还乡的好去处。现在,哪里还能谈得上什么衣锦还乡呢?不少村落还能否居住都已成为问题。
由于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环境的重大隐患。
离开北京到基层采访,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大城市越来越大,而县城、乡镇和村庄越来越萧条。虽人口越来越少,但无论到哪里,各种各样的住宅小区都是绵延不绝,千篇一律的高层住宅、多层建筑和花园洋房几乎让乡镇之间、县市之间、城市之间没了缓冲地带。大量空置住宅遍布城乡,让人感到触目惊心。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唯GDP考核和土地财政的驱使下,一些地方急功近利,使得中国的城镇化成了一棵速生杨。速生杨虽然好看,但却经不住时间的考验,难担大任,难成栋梁。
大家都在推测,今后五年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能否维持在6%—7%?是否能维持现有的发展速度,看一眼各地的新区和鬼城就知道了。寅吃卯粮,过去十年的快速发展已将今后十年的发展潜力透支殆尽。透支的不仅仅是发展的潜力,还有土壤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解决土壤侵蚀问题的方法有很多。首先是包括减少或停止对土壤的耕作、搅动和翻耕,并利用作物残茬保护土表不受风雨的侵扰。“十三五”规划将土地休耕作为一项重要内容。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明确指出,要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说明》强调,经过长期发展,我国耕地开发利用强度过大,一些地方地力严重透支,水土流失、地下水严重超采、土壤退化、面源污染加重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当前,国内粮食库存增加较多,仓储补贴负担较重。同时,国际市场粮食价格走低,国内外市场粮价倒挂明显。利用现阶段国内外市场粮食供给宽裕的时机,在部分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既有利于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减轻财政压力。
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国家可以根据财力和粮食供求状况,重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试点,安排一定面积的耕地用于休耕,对休耕农民给予必要的粮食或现金补助。开展这项试点,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休耕不能减少耕地、搞非农化、削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急用之时粮食能够产得出、供得上。同时,要加快推动农业走出去,增加国内农产品供给。耕地轮作休耕情况复杂,要先探索进行试点。
“十三五”期间,土地休耕轮作制度在我国将进一步推广。
要改变现有的化肥、农药、除草剂上游补贴制度。一亩地的除草剂只需要一两块钱,久而久之,农民离开化肥和化学杀虫剂就不知道该如何种地,这也是中国农民滥用化肥和农药的重要原因。
此外,通过作物秸秆等有机物质返田、固氮作物轮作、有机和无机肥料合理使用等方法,都可以帮助土壤恢复养分。总有人认为,减少化肥使用后,18亿亩耕地无法满足10多亿人口的生存需求。不要忘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还没几年,中国人就摆脱了饿肚子的日子,当时粮食增产靠的可不是化肥和农药。
如何阻止畸形的房地产业继续破坏耕地?事已至此,也只能慢慢消化,总不能把房子都扒了,造成又一次的浪费和污染。现在能做的只能是停下脚步,并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法》,破坏耕地者,必须入刑。
北半球现存的土壤大多是在第四纪冰川退却后形成和发育的,植物大量在陆地上生活并广泛占据地表的时期,是距今约四亿年左右的古生代中期开始的。土壤的形成需要漫长的岁月,可毁掉它只需十年八年时间。人类生存依靠土壤,肥沃的土壤是国家繁荣、文化昌盛的重要保证。土壤遭到破坏,会给动植物生存及生长带来灾难,并威胁人类的基本生存。土壤是无声的,但我们不能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