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王文彪董事长在北京亿利资源集团总部接受了美国纪实作家Vince Beiser的专访。一个多小时的交谈中,王文彪回忆了自己与“沙”和“穷”相伴的童年、年少时母亲让他远离沙漠的告诫、由于库布其的阻隔对重点高中的放弃、第一天上任盐厂厂长时的情景。
采访内容将被用于Vince目前在筹备的与沙漠有关的新书中。此次访问,Vince专程来到中国,了解王文彪董事长的童年岁月以及亿利资源集团的发展轨迹。
采访前一周,Vince到中国的第一站就选择了参观库布其沙漠,了解中国在荒漠化防治方面所做的工作。他还参观了亿利的生态光伏项目、走访了当地农牧民、参观了亿利东方学校。“太震撼了,亿利人了不起,王文彪是个了不起的企业家,”参观结束后Vince感慨不已。
在5月9日的专访中,王文彪董事长将自己28年的人生经历做了许多精彩的浓缩提炼。
王文彪董事长接受美国纪实作家Vince Beiser专访
童年记忆:沙、穷
“哪里有沙漠,哪里就有贫困,甚至有战争,这是世界的一个共性,”王文彪以自己的切身经历诠释了为何沙漠的代名词就是贫困。“沙”与“穷”这两个字,是王文彪对童年的记忆。上学的时候没有学费,家里靠养两只羊和几只母鸡生活,卖鸡下的蛋,就是求学的学费。
小时候的冲动:哪天沙漠没有了,该多好
母亲曾告诫的一句话至今依然在脑海中回荡。“一定不能跑远了,一定不能跑到大沙漠里边,那里边是有狼、有野兽的,会伤害人的。”他曾经幻想真正有个愚公,能够移走沙漠。
他本来被录取到一所重点中学,但是由于库布其沙漠的阻隔,本来100公里的路需要绕道400公里才能到这所重点学校,最后,他只好放弃重点学校,选择离家比较近的一所普通高中。
从“小治”到“大治”
1988年5月,王文彪从每吨盐的利润中拿出5块钱来治理沙漠,在沙漠里开始种树。他称当时的治理为“小治”,后来的治理则为“大治”。当时只是为了保护盐厂不被沙漠侵害,而后来的“大治”,范围则覆盖整个库布其沙漠。
从当年的盐厂到如今的“三绿一网”
当时做的是三块业务:传统的盐生产、立足于资源做化工产品、大规模地转型(在沙漠里大规模种药材)。这种药材既可以治理沙漠,又可以搞药的生产,同时还可以改良土地,这叫“一举三得”。通过多年发展,这种结构现在已经演变成“三绿一网”:绿土地、绿能源、绿金融+互联网。
以下为采访内容(上)
延伸阅读:
王文彪:库布其童年“穷”与“沙” 今日“大治”企业家(下)
VINCE BEISER:首先感谢您抽出时间接受采访。我上周去了库布其沙漠,也了解了亿利资源在绿化沙漠方面所做的工作。今天主要还是想听听您个人的一些故事。据了解,您1959年出生于库布其沙漠的一个村庄,可否描述一下当年的情况? 生活是不是比较艰苦?
5月4日,美国纪实作家Vince Beiser在亿利沙漠生态循环产业园
王文彪:您写沙漠这本书,我确实很感兴趣。所以我很愿意配合您,完成这部也可以称作历史的杰作。目前在国际上研究沙漠的人不多,写书的更少。我从出生开始就与沙漠很有缘分。实际上,在我出生与成长的过程中,沙漠的基因就一直在我身体中。
一直到今天,我都没有离开沙漠。美国有沙漠,但是中国的沙漠更多。中国在沙漠的研究方面,还是有一定历史的。美国西部的沙漠我也去过,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不少。研究沙漠这个大的课题,应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我的父母亲都是农民,我出生的地方就在沙漠的边缘上。沙漠的代名词就是贫困,所以哪里有沙漠,哪里就有贫困,甚至有战争,这是世界的一个共性。我的出生地——库布其,是一个非常贫困的地方。直到今天,我出生的那个村子相对于其他地区,仍然比较贫困,所以它也是我们治沙扶贫的一个重要范畴。我坚信,再过几年,我的出生地会发生重大的变化、甚至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希望我的家乡能成为世界最美丽的富饶之地。
我童年的记忆实际上就是两个字,一个是沙,一个是穷。最有意思的是,我上学的时候没有学费,我们家靠养两只羊、几只母鸡,卖鸡下的蛋,就成为求学的学费。那你就可以知道,这个地方是多么的贫困。
昔日的库布其沙漠
再比如说,我们的新鞋一年只有一双,而且这双新鞋是母亲亲手做的,现在每个人每年怎么也穿几双新鞋。当时吃的东西都是粗粮,当然现在吃粗粮是很时尚、很健康的,但那个时候吃粗粮是很无奈的选择,比如棒子米、高粱米,所以我小的时候身体不太好。为什么?因为饥饿。那个时候要上学,去上学的时候,母亲很心疼我。所以他们吃高粱米和棒子米,给我另外做一份小麦馒头。这样能够把这一天的书读好。这类故事还很多。
为什么这样穷,为什么这样贫困,根源就在于沙漠使得土地盐碱化、荒漠化,所以本来就很少的土地得不到产量的保障,使得多少年来日子非常艰难。
我为什么给你讲沙漠与贫困的关系。现在从中国看到世界,这是一个普遍的真理。比如中国的新疆和西部地区,那里确实有不少贫困老百姓。他们为什么贫困?他们就是生活在沙漠里,受到沙漠的侵扰,日子没有保障。
比如美国,最贫困的仍然是西部而不是东部,比如非洲最贫困的撒哈拉沙漠。所以我认为,您这部书应该集中反映沙漠与贫困、甚至沙漠与战争,这三者是紧密联系的。
读高中的时候,我本来考到一所重点中学,但是由于沙漠的阻隔,本来是100公里的路,需要走400公里才能到这所重点学校。最后我只好放弃了重点学校,到距离我家比较近的一所普通高中上学。由于沙漠的原因而失去受教育机会的人很多,特别是在库布其沙漠,过去小孩是没办法上学的,因为沙漠里没有学校。所以他们必须等到十六七岁,等到能走出沙漠的时候才能上学。
我在沙漠里建了一座非常漂亮的学校(亿利东方学校),建设水平不亚于美国的或者中国最好学校的硬件设施。我就是想让沙漠里的孩子有一个好的学校,让他们能够学到东西,知道外面世界的精彩。
亿利东方学校
Vince Beiser: 当年亿利如何从生产化工产品慢慢转型到一家绿色企业。亿利人刚开始植树的时候,是为了保护刚修的路。能否讲述下这一段经历?
王文彪:我还是得讲我童年的故事,这样才能和路有所联系。小的时候母亲经常告诫我,“一定不能跑远了,一定不能跑到大沙漠里边,那里边有狼、有野兽,会伤害人。”这是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显然,童年时我们也不知道沙漠里有什么东西。懂事以来我就知道,沙子伴随我们睡觉、吃饭、上学,伴随一切。
所以从小的时候,发自内心我就有股冲动。为什么一开门就是一座沙漠?如果有一天这座沙漠没有了那该多好。所以我就想到愚公移山的故事。这个地方有个愚公该多好啊,把这个沙漠移开,这是我当时最大的一个冲动。当然这只是一种幻想,连理想都不是。
为什么不能在门前这座沙漠里开通一条公路,让大漠变通途。在很短的距离,我们能到城市里边去上学、去购物、去生活。这大概是小时候的一种冲动和愿景,或者说理想。这与我后来在沙漠中坚守这么多年,治理沙漠、发展沙漠产业、在沙漠里开公路、修桥梁,可能是有关系的。
我1988年5月去沙漠的盐厂做了厂长,上任那天是5月8号,当天有一部吉普车来接我。新官上任,很多员工肯定抱着期待的心情来欢迎我这位新厂长。但是车子走到工厂厂部的门前就被沙子拖住了。所以欢迎的工人只能下来帮着我推车,而不是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新厂长到任。这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
所以我做厂长的第一件事不是发展工业,而是从每吨盐拿出5块钱来治理沙漠,而且专门成立了一个27人的队伍,开始一棵一棵地在沙漠里种树。当时的治(治理沙漠),这叫“小治”,后来的治是“大治”。为什么叫小治?当时只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工厂不被沙漠侵害,让工作环境少一些风沙的侵蚀。当然后来“大治”了,那就到整个沙漠,甚至到整个中国和世界去治理沙漠。
您提到如何从化工转移到绿色发展上,实际上从开始到今天,我们从来没有离开“绿色”这两个字。过去的传统工业赚的钱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用于传统工业的技术提升和环保水平提升;二是用来不断治理沙漠,更重要的是能从沙漠里赚钱。
当时我们有三块业务:一是搞传统的盐的生产,供当地老百姓吃;二是立足于资源做一些化工产品;三是开始大规模转型,在沙漠里大规模种药材。这种药材既可以治理沙漠,又可以搞药的生产,同时还可以改良土地,这叫“一举三得”。
经过多年发展,之前的结构现在已经有了改变,我们叫“三绿一网”:绿土地、绿能源、绿金融+互联网。所以,目前企业营收的主要来源已经不是过去的传统产业了。
5月4日,美国纪实作家Vince Beiser在库布其沙漠参观牧民旧居
什么叫绿土地,绿土地主要还是治理沙漠,我们是用商业的手段来治理沙漠。
现在我们在沙漠上主要有六项业务,叫“六生态”:生态修复、生态农业(给中国的大城市搞绿色安全食品种植)、生态牧业(把日本和牛引到库布其沙漠)、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用沙漠的资源搞新材料、搞饲料加工)、生态能源(这是我们的主业,利用沙漠丰富、充沛的光资源来来搞光伏发电)。
这样,我们把“六生态”变成一个循环经济体。这个是世界的首创,叫“沙漠新经济”。这“六生态”实际上概括了两个方面:一个是绿土地,一个是绿能源,这两块业务谁也离不开谁。
目前我们主要在能源上收入多,但是土地方面的收入更多。亿利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还是沙漠,特别是沙漠的土地。现在我们治理好的沙漠面积总数是1.27万平方公里,其中50%的土地已经改造成没有污染的、没有使用过农药的、没有重金属含量的绿土地。现在我们和中国最大的食品安全企业合作,来打造绿色安全食品基地,这个规模都是几千平方公里的规模。
延伸阅读:
王文彪:库布其童年“穷”与“沙” 今日“大治”企业家(下)
原标题:王文彪:库布其童年“穷”与“沙” 今日“大治”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