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恰逢“世界环境日”,威立雅中国携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带领上海市的30多名“小小环境观察员”们来到威立雅上海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进行参观实践。

"垃圾产生后会到哪里去?变成什么?每天一个人会制造多少垃圾?"这些小小环境观察员还有另一重身份是上海新华小记者,他们对于保护环境和垃圾处理有着更大的好奇心和兴趣。
“上海市每天产生垃圾16000多吨,其中有一部分会送到江桥垃圾焚烧厂进行处理,同时还能资源化,一吨垃圾经过燃烧可以产生350-450度的电,这就意味着一吨垃圾可以支持4000盏左右的100W灯泡工作一个小时。”江桥垃圾焚烧厂总经理林春煌为小小环境观察员们进行了介绍。

光听介绍还不够,还要亲眼看到垃圾焚烧的过程。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小小环境观察员们来到上海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的中央控制室,近距离观察焚烧炉焚烧垃圾的过程。看到壮观的垃圾坑和全自动的控制室,同学们纷纷拿出手机、相机拍照记录;新华社小记者们更是向工作人员提出很多有关垃圾焚烧处理的疑问,以及日常生活中应该通过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保护环境。




在“绿色课堂”环节,小小环境观察员的辅导老师现场讲授“垃圾分类处理”环保课。日常的生活垃圾应该如何分类,什么类型的垃圾可以被回收再利用,小观察员们充分的理解了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辅导老师倡导小小环境观察员们力争做到物尽其用,从源头减少垃圾。

上海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位于上海西郊,是上海市政府特许经营项目,也是上海市最重要的垃圾处置中心之一。每天可处理生活垃圾1500吨,使原生垃圾减量约80%以上。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余热发电,每年达1.4亿多度,可提供64000个家庭居民的生活用电(按每户1500度/年计算)。

原标题:“小小环境观察员”参观上海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