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和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增长十分迅速。据有关资料统计,发达国家垃圾的增长率为3.2%-4.5%,发展中国家为2%-3%。我国垃圾产生量不仅增长迅速而且种类多、成分复杂多变、危害范围广。在环卫事业中,作为垃圾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垃圾的收运系统是垃圾源头管理

首页 > 固废处理 > 环卫 > 智慧环卫 > 人物 > 正文

张益:环卫事业市场化趋势不可逆 智慧环卫担当大任

2016-07-21 11:27 来源: 北极星环保网 作者: 马学静

随着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和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增长十分迅速。据有关资料统计,发达国家垃圾的增长率为3.2%-4.5%,发展中国家为2%-3%。我国垃圾产生量不仅增长迅速而且种类多、成分复杂多变、危害范围广。在环卫事业中,作为垃圾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垃圾的收运系统是垃圾源头管理系统与最终处置系统之间的重要衔接部分,垃圾收运系统一般由收集、清运和转运三个环节组成。近日,北极星节能环保网就智慧环卫等相关问题与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院长张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院长张益

传统模式难满足发展需求

据统计,在我国,城市垃圾从产生到处置的全过程管理中,收集和运输的费用约占总费用的60%-80%,对收运系统进行合理化的优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张益提出,当下,我国垃圾收运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系统建设中,长期以来研究重点大多放在垃圾的末端处理处置上,如垃圾填埋、垃圾焚烧等,而对于垃圾收运系统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缺乏系统的规划管理体系、先进的技术手段等;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基本是参照国外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较少结合我国城市的特点,使得前端收集容器、垃圾转运站选址较为盲目,建设规模不匹配,从而导致投资效益低下,运转能力不足,经济性较差;环卫工作存在着“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传统的管理模式只能将工作人员分区划片,难免存在管理盲区,造成了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传统的垃圾收运模式已难以满足适合城市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管理的需求,在这种大背景下,一种新的理念--智慧环卫应运而生。

智慧环卫初探春天

智慧环卫,是依托物联网技术与移动互联网技术,对环卫管理所涉及到的人、车、物、事进行全过程实时管理,合理设计规划环卫管理模式,提升环卫作业质量,降低环卫运营成本,用数字评估和推动垃圾分类管理实效。智慧环卫所有服务部署在智慧城市管理云端,对接智慧城市网络,以云服务方式随时为管理者及作业人员提供所需的服务。

张益说:“智慧环卫的提出与发展适应环卫大市场整体发展的趋势。智慧环卫,作为国内环卫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引擎,依托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环卫工人和环卫设备的实时监控,可以及时分配任务、提高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大大提高了各项工作的规范化、智慧化、标准化管理水平。”

智慧环卫的推进,给整个环卫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变化。张益认为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上下游企业之间:智慧环卫运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形式,把环卫各个节点更好链接起来的同时,为后端垃圾处理提供了参照,也为垃圾后端处理提供了“粮食”,前端市场对后端处理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智慧环卫使得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这也是当下一些末端处理企业延伸产业链、开拓环卫市场的原因所在。

其次,企业与政府之间:老的环卫模式是“政府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政府制定规则,企业来“踢球”。政府对企业有监管作用,企业应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处理好环卫问题。

目前智慧环卫先行的企业有北京环卫集团、桑德环卫、杭州锦江、盈创回收等,实践城市包括昌邑市、德州市、青岛市等,主要模式即通过企业云平台或大数据的建立,实时监控垃圾收运等各节点情况。2016年智慧环卫专委会就智慧环卫主题进行的调研过程中发现,目前企业的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政策体制、行业标准、跨界融合等方面。

“十三五”时期的环卫新机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完善收运系统;建立全国统一、全面覆盖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测监控系统,推进环境保护大数据建设。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城市道路面积达683,028万平方米,城市清扫保洁面积达676,093万平方米,生活垃圾清运量达17,860.18万吨,粪便清运量1,551.97万吨。按照10元/平米/年的清扫保洁费用和75元/吨的垃圾清运费用,全国市政环卫市场保守估计市场规模达到800亿元。环卫事业市场化是实现环卫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

环卫行业市场化趋势不可逆转,在张益看来,未来市政环卫市场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大趋势:

1.政府更加重视

近年来,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各级政府对环卫工作高度重视,加大了对环卫经费的财政投入。未来,政府对市政环卫的重视度还将进一步增强。

2.市场化更明显

随着市场化的深入、专业化公司的崛起、优秀企业的加入、资本的进入等一系列因素,严格意义上的市政环卫行业逐渐形成,相比其他污水、固废、大气等传统环保产业,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的环卫领是环保产业的一片“蓝海”。相关研究报告预计,到 2020 年,环卫服务业营收体量将达到 1900 亿元,成为营收体量最大的行业。目前,环卫行业正处于全面推进市场化阶段,行业进入跑马圈地阶段。预计,2016-2018年将迎来全行业市场化的快速成长期。

3.企业竞争点是技术与人才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环卫行业都是沿袭传统计划经济管理的方式,政府投资,行业统揽,事企不分,管干一体,存在诸多弊端。不利于人员的合理流动和通过竞争激发人的积极性,不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未来市政环卫将远离劳动密集特性,管理更加智能,人员更加专业。技术是决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利用更先进、更符合实际的技术服务于整个环卫行业,是环卫企业该考虑的事情。

4.企业差距拉大

环卫市场需要向智能化、信息化、精细化、一体化方向发展,随着市场化的进一步加剧,龙头企业与小型企业之家的差距会更加明显。环卫行业有望在未来3年内实现被瓜分,行业有望产生一家或数家高市占率企业。环卫行业也有望成为环保领域集中度最高的领域。

5.地区差异化发展

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居民素质等都决定了垃圾产生量等方面的差异。市政环卫市场的发展要求各地环卫行业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但环卫行业改革必须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区域特点的模式,不能完全复制其他地区的模式。

智慧环卫为垃圾的前端处理提供了科学的路线,未来的环卫管理需从其他方面更加完善,如:垃圾减量化,主要途径是垃圾分类;作业更机械化;管理精细化,提高环卫管理效率;垃圾终端处理更科学化等。

蓝色焚烧:一直在路上

垃圾收运等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更科学的管理为垃圾后端处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014年张益与众多企业家共同提出“蓝色垃圾焚烧”的概念,张益当时就提出,未来垃圾焚烧厂应该具备的5张面孔:“更严格的烟气排放指标”;“更显著的能源利用效率”;“更先进的资源综合利用”;“更透明的企业运营情况”;“更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2015年,同样在上海,蓝色焚烧进一步升级,2.0计划正式开启,垃圾焚烧行业以全新理念集体挺近蓝色2.0时代。在张益看来,“蓝色焚烧1.0”如果是提出一个理念,从问题的导向,注重的是本身单一的企业、排放、品质盲从的提升。蓝色焚烧2.0则是希望通过努力,使政府、企业、公众三者之间找到一种平衡,能够和谐化。未来可能还会出现3.0、4.0,总之就是让垃圾焚烧越来越透明、越来越环保。

业内专家曾直言,“邻避现象”令垃圾焚烧厂犹如“过街老鼠”,使政府和相关企业举步维艰。据报道,日本政府在提出治理垃圾的新政策时受到了行业团体的强烈反对,解决方法则是依靠了科学技术与行业团体共享,以及媒体的共通协助。那么我国“邻避效应”问题如何才能得到解决?张益提到首先要依靠科技的力量,尽可能把污染降到最低,不危害周边居民健康、生活,做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风险评估;其次垃圾焚烧厂要有科学的选址程序,包括规定建设需求的提出、备选址筛选、民意征集等;同时要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和政府与社会互动机制等。当下,我国垃圾处理与科技的结合程度尚有提高的空间。

提到垃圾焚烧,就不得不说到垃圾分类。对于上海的垃圾分类进程,张益是这么认为的:早在2000年6月,建设部就确定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为全国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在上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中提到这样一组数据,即2015年,上海推进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完成“绿色账户”覆盖105万户,为计划的105%;新增120万户生活垃圾分类覆盖区域,为计划的120%。但当下上海垃圾分类并没有达到预期更好的效果,究其原因,大致有群众无垃圾分类紧迫感、激励措施尚有缺憾、居民意识不足等问题。今后还应从培养垃圾分类意识、增强垃圾分类激励等方面做工作。

结语

智慧环卫是未来环卫事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市场逐渐打开,北极星节能环保网为相关企业、行业协会等提供交流平台。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智慧环卫在我国未来的发展会越来越好,越走越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