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实施的第三年,绝大多数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PM2.5超标的情况仍普遍存在,一些区域还面临臭氧污染加剧的问题。
以上是亚洲清洁空气中心8月22日发布的《大气中国2016: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报告提出的结论。
这一报告为系列报告“大气中国: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的第二期,涵盖2015年16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即第二阶段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的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国家、三区(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与161个城市的治理政策与措施的计划与进展;上海及深圳在工业燃煤锅炉及VOCs治理方面的经验梳理等内容。
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城市案例【深圳篇】
综合整治大城市先行VOCs 排污首征费
VOCs 是生成O3 与细颗粒污染物的重要前体物,其治理是近年来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工作。但是因为起步较晚,针对来源复杂的VOCs 排放控制的管理和治理技术难度都比较大。
2015 年,国家启动了石化行业VOCs 综合整治,颁布了石油炼制、石油化学和合成树脂三项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为重点行业的VOCs 治理提供了政策依据;并出台了《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试点办法》,将石油化工和包装印刷选为首批试点行业。
此后,北京、上海、江苏、安徽、湖南五个地区相继出台VOCs 排污费征收办法。VOCs 综合整治工作中往往大城市先行并且积累了一定经验:北京、上海超额完成2015 年治理目标;深圳市通过VOCs 排放调查摸清来源并不断更新数据,在治理方面做到坚持源头控制为主、法规技术规范先行、分行业推进、加强重点监管企业治理、加大执法力度。








原标题:《大气中国2016: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之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城市案例【深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