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压力是促进企业不断减少污染的直接因素,但并非所有环保的生活方式都利于环保。从我做起,用实际行动践行环保理念的人,虽然今天在中国并不多,但用环保理念指引日常生活的理念正在大都市风行。环保的生活方式大体可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减少型环保观。即尽量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譬如不使用大排量汽

首页 > 固废处理 > 综合 > 评论 > 正文

环保生活都环保吗 工业文明是环保的敌人吗?|大象公会

2016-09-21 10:13 来源: 大象公会 作者: 大象公会

环保压力是促进企业不断减少污染的直接因素,但并非所有环保的生活方式都利于环保。

从我做起,用实际行动践行环保理念的人,虽然今天在中国并不多,但用环保理念指引日常生活的理念正在大都市风行。

环保的生活方式大体可分两种类型。

一种是“减少型”环保观。即尽量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譬如不使用大排量汽车,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车出行,减少生活中一切不必要的浪费,尽量重复利用,甚至减少肉食。


裸骑者打出的环保口号

这种环保观相对温和,实行起来容易且成本较低。

另一种环保观相对激进,认为现代工业和工业化生产和组织方式才是现代环境问题的源头,所以倾向于用不直接或很少使用现代工业、因而更“自然”的替代型消费品。

譬如蔬菜只吃有机蔬菜,因为普通农产品需要化肥、农药、除草剂、激素和抗生素;即使吃肉,也只选择散养的禽畜,因为集约化养殖对动物不人道且离不开现代化工业;包装器物只用牛皮纸袋或竹木制品,不用一次性塑料袋;穿衣不但拒绝动物皮草,而且只穿棉制服装,拒绝化纤制品和人造革。

由于“替代型”的生活方式成本高昂,实际上只有较富裕的中产阶级才能负担得起。

环保生活都环保吗

“减少型”的环保方式,不但易执行,效能上也获得一致公认,因为我们消费行为都会产生环境污染或环境压力,直接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都会直接减少碳排放和资源消耗。


譬如提供肉食的畜类会排放大量甲烷,这是除二氧化碳外温室效应最大的气体,另外,营养从植物到提供肉食的动物再到人,绝大部分都在中间环节被“浪费”掉了。在能照顾到自身营养的前提下,减少吃肉确实更环保。

但践行“减少型”生活方式,显然会降低我们的生活品质。

相比之下,“替代型”生活方式,通常并不直接降低生活品质——如果它高昂的成本原本就在你可承受范围之内的话。

而且,“替代型”生活方式虽然直接减少了对现代大工业的依赖——直观上它毫无疑问是现代污染的源头,但由于效率和间接原因,“替代型”生活方式并不一定意味着符合我们的初衷。

最典型的是有机农业。从减少化工产品的污染看,有机农业无疑对环境有利。但由于生产效率极为低下,等量的产品要比普通农业耗费更多耕地、淡水、能源、人工、物流、仓储成本,间接造成了更大环境压力。


有机生菜不使用除草剂和杀虫剂,必须由人工拔草除虫,制约了农田的种植密度,消耗了更多耕地、淡水和能源——但目前没有任何数据表明有机农业的产品更安全、更有营养

譬如有机西红柿要比普通西红柿多 10 倍的土地和近一倍的能源,这意味着更多的碳排放。由于有机农业大多要等果实彻底成熟才采摘,比一般农产品更难保鲜,不得不采用冷藏甚至航空等高耗能、高污染的运输方式。而一次洲际空运的尾气碳排放相当于普通货运汽车一年的尾气碳排放。


网络直销是有机农业青睐的销售渠道,昂贵的套餐配上考究的冷鲜包装,让用户非常放心

散养禽畜也是如此。以有机肉鸡为例,鸡雏出生两天后就不再使用抗生素,为避免交叉感染,需要更大的生活空间,它们比普通肉鸡的生长周期更长,能源消耗增加了 25%,污染物排放也增加近一倍。再如有机牛奶,与普通生产方式相比需要增加 80%的土地,碳排放增加 16%以上,生产过程中的废物排放也增加了一倍。

避免使用化工产品,并不意味着真的摆脱了化工业的依赖。如用棉花代替化学纤维和人造革。由于棉花是最易招惹病虫害的作物之一,全球 1/4 的杀虫剂都洒在棉田。除了农药污染,每公斤棉花需要耗费 7 到 29 吨淡水,考虑到纯棉衣物更易脏,更易皱,使用会耗费更多洗涤用品和电能。


印度是棉花的故乡,也是仅次于中国的产棉大国,大剂量喷洒的农药严重威胁着棉田周围的生态环境

纸制品替代塑料制品与之相似。塑料制品是石油化工业的重要产品,生产过程耗费大量水电,并造成各种大气和水资源污染。但造纸厂和制革厂并不会更无辜。造纸虽然在轻工业中算不上最毒的部门,但是因为市场需求巨大而成为世界污染重点。 


美国阿肯色州一家造纸厂的曝气池

造纸需要大量的漂白剂、增白剂、荧光剂等,污水中含有氨态氮、磷化物和硫酸盐,还特别富含多种有机卤化物;后者在加工中需要使用甲醛、煤焦油、氰化物和多种染料,还常常使用铬盐等重金属鞣制剂,产生的污水同样毒害一方。

如果离开了工业文明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的影响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物种灭绝和环境变化足以在地质年代上构成一个全新的“人类世”。

虽然工业给我们留下直观而强烈的丑陋印象:占据空间、焚烧燃料、污染排放,但工业其实一直都在保护环境——如果没有工业,自然环境会面临更加巨大的威胁。

今天环境污染和破坏真正的源头是日益膨胀的人口:为养活 70 多亿人,地球陆地面积的 39%(5000 万平方公里)被辟为农业生产用地。如果没有农药、化肥、抗生素,今天所有气候适宜农业地区的森林、湖泊、草原都被改为农地,也无法养活这样多的人口。 


当今世界的农业用地使用情况,绿色用于粮食和蔬菜,紫色用于畜牧和工业

现代工业大幅提高了单位时空内的物质产出,用更少的自然资源供养了更多的人,凡是能够普及化肥、农药、除草剂和现代化灌溉的地方,人类都不会遭遇饥荒,如此巨大的全球人口只占用了地球上的少数土地。 


合成氨工业通常被认为是化肥制造的起点,这直接导致了 20 世纪以来全球人口的指数爆炸——化肥虽然对环境污染很大,但它的存亡直接决定了几十亿人口是否还能继续活着

而不能普及化肥和农药的地区,单位土地的收成相当微薄,为满足粮食需求就不得不砍伐森林、堰塞湿地,用大面积的焚烧除虫和施肥,它造成的污染远大于提高其产量的所需的工业污染。 


东南亚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雨林,也不幸的聚集了大量的贫困人口——1997 年,印度尼西亚农民焚烧雨林恰逢当年雨季推迟,酿成重大火灾,烟霾绵延三千万平方公里,覆盖了近半个印度洋

现代工业的另一贡献是,合金、陶瓷、塑料、橡胶、燃料、染料、香料……种种替代天然材料的工业材料,大大减少了对自然资源、农业占地和更换养护的需求,这些都间接保护了环境,抵消了相当一部分污染代价,并能让如此众多人口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

如果反过来,不使用或减少现代工业生产的材料,而是尽量像祖先一样使用自然界中的天然材料,显然是破坏自然而非保护自然之举。

另外,现代工业和城市的集约化特征,也大幅减少了人类对土地的占用。今天城市吸收了全球 30 亿人口,但城市和工业用地只占据了大约 350 万平方公里,不足全球陆地的 3%。

现代工业带来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也大幅改善了我们生活品质,降低了环保压力。因为其高效,工业国家无论是农业还是畜牧业,都已被纳入工业化和集约化的生产体系。但这些好处未必能让人直接感受到。

譬如美国拥有全世界集约化程度最高的食品业,故美国人餐桌上的有些食物可能来自遥远地区,一些“替代型”环保生活方式的人发起了在家门口寻找替代物的“100 英里饮食”运动,但替代食品并非价廉物美,响应者很快发现生活质量因此严重下降,生活成本大幅提高。

现代工业和城市化与环境的关系,有时会违背我们的直觉,譬如发达国家,往往会有更大面积的林地,环境更优美。以人口密度极高的日本为例,日本在战国末期,本州岛的森林几乎已被砍伐殆尽,成为发达国家后,虽然人口更多,但森林面积却大幅增加。

中国本身也是这样的典型,过去三十年是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速度最高的时代,虽然人口大幅增加,人均资源消费水平提升更是以十倍计,但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却大幅提升,由于林地面积增加,甚至野生动物的数量都增加了。 


随着中国环保力度增强、劳动力价格上涨,越南正成为跨国公司新的化工厂选址热点,2016 年 4 月,化工污染和海水富营养化在越南中部海岸造成大批鱼类死亡,打击了当地贫困渔民

最环保的方式是科技

其实,现代工业与环境保护并非势同水火,而是相辅相成,技术更先进的现代工业不但能保护环境,还能让我们拥有更加舒适的生活。

所以,减少环境破坏,只能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中的污染物排放,以及采用更清洁的能源。而不是减少甚至消灭工业本身。

任何践行环保主义的主张都是值得肯定的,只要其主张的结果确实能减少环境污染和压力,更重要的是,社会的环保压力是促使企业不断提升科技水平,减少环境污染的最直接因素。

 


“地球一小时”恐怕不是一个明智的主张

作为个人生活方式,只有“减少型”的环保观确实对环保有利。只是,“减少型”环保观对改善环保的限度非常有限,毕竟适应了丰裕和便利生活方式后,大多数人很难不断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

即使一个人持身甚严,经常乘用自行车或公交工具,但异地旅行,就无法避免乘用高碳排放的飞机。而且常识告诉我们,自律性和社会责任意识越强的人,往往是受高等教育和高收入的,他们的活动范围也更大。

践行“减少”型环保生活方式的人,虽然会在生活品质上做出局部减损与妥协,但并不意味他们不追求生活品质,相反,他们可能是更灵敏的一群人,环保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品质的体验,清心寡欲更像是生活哲学和美学。

他们会本能留意一切符合其生活哲学的技术进步——如果能同时兼顾环保和保证生活品质的话。

原标题:工业文明是环保的敌人吗|大象公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