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对经济社会建设产生着根本性的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淡水资源严重短缺,2015年其人均可再生内陆淡水资源仅为6536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1%,并且水生产率低、农业耗水量大等问题突出。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化以及向世界化石能源的生产、消费与贸易中心的发展,水资源安全问题将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的核心问题。通过对水资源基线压力、年际变化、季节性变化、洪水发生率和干旱严重性5个方面分析,深入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水资源状况。
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风险评价
利用2013年世界资源研究所(WRI)所推出的“水道水风险地图集”(Aqueduct Water Risk Atlas)中的数据、指标和评价方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水压力进行评估。
1
基线水压力
基线水压力是指每年总取水量(市政、工业和农业)与每年可用水资源量的比值。基线水压力体现了可用水资源的竞争程度,并用于估算受关注的淡水资源可获得性。这个指标以总取水量为分子,体现了当地需要的实际水量,进而表征在供水不足时,水资源的竞争程度和对替代水源的需要程度。分母采用可用水资源量,代表消耗性取水量对于水资源可获得性的累积影响。该数值越高,代表用水竞争压力越大。
图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线水压力情况
从基线水压力指标来看,有17个国家面临极高的物理水量风险,其基线水压力之为4~5,沿线国家所面临的基线水压力从高到低分别为卡塔尔、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以色列、吉尔吉斯坦、伊朗、也门、约旦、黎巴嫩、乌兹别克斯坦、巴勒斯坦、土库曼斯坦、蒙古、哈萨克斯坦、阿富汗。这些面临极高基线水压力风险的国家主要位于中亚(4国)和西亚北非国家(11国)。中国基线水压力平均值为2.94属于“中-高”物理水量风险国家(图1)。
2
年际变化
年际变化是每年总水资源量的变化系数。变化系数等于标准偏差值除以平均值,这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用于衡量河流经流量的波动性。年际变化的数值越大,意味着不同年份之间的可再生淡水供应的变化越大。
图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物理水量风险年际变化情况
从年际变化指标来看,有4个国家面临极高的可再生淡水资源总量供应风险,有19个国家为可再生淡水资源总量供应高风险国家(图2)。面临极高可再生淡水资源年际变化风险从高到低分别为也门、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和阿曼。这些面临可再生淡水资源总量年度供给风险极高的国家主要为西亚国家。居于高基线水压力的中亚和北非国家并为表现出特高的可再生水资源的年际变化风险。然而与全球的年际变化可再生淡水资源水量风险划分的等级相比较,只有也门属于全球范围的极高可再生淡水资源供给风险。
3
季节性变化
季节性变化是一年12个月的各月份之间的平均总水资源量的变化系数。通过提供一年之内的供水变化信息,季节性变化指标补充了年际变化指标的不足。
图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物理水量风险季节性变化情况
从季节性指标来看,有11个国家高风险国家,它们分别为柬埔寨、乌兹别克斯坦、越南、黎巴嫩、泰国、不丹、孟加拉国、塔吉克斯坦、老挝、尼泊尔和印度、缅甸。与全球的各月份间的平均总水量变化风险划分的等级相比较,只有南亚国家(印度和尼泊尔)属于全球范围的极高月均水资源供给风险。
4
洪水发生率
洪水发生率是在一定的时期内,大型洪水发生的次数。本文分析数据中洪水数据采用1985~2011年数据。数值越大则与水量相关的风险越大。
图4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物理水量风险洪水发生率变化情况
从洪水发生率来看,南亚部分国家(如孟加拉国、不丹、尼泊尔)的风险最高,其次为东南亚国家,中国处于高风险国家的边缘,北非及俄罗斯洪水发生率最低,这可能与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降雨量本身较小。从全球洪水发生率的风险来看,除上述三个国家处于极高风险之外,东南亚国家菲律宾也是洪水风险极大的国家。
5
干旱严重性
干旱严重性用于估算平均的干旱严重程度。干旱严重性等于某一区域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所有干旱的平均时间长度乘以干燥程度。
图5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物理水量风险干旱严重性情况
从干旱严重性指标来看,北非部分国家(如埃及、阿曼和约旦)的风险最高,其次是中亚各国,中国处于中—高风险中,东南亚及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的风险最低。从全球层面来看,“一带一路”国家的干旱风险主要处于中—高和高级别风险中。
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对水压力建议
从水资源风险评估结果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临严峻的水安全问题,水资源压力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部分地区如中亚、西亚和北非等地水资源严重缺乏,时常遭受严重干旱,东亚和南亚国家则常遭遇洪水事件。因此,“一带一路”各国需要采取措施,通过区域合作,来降低水风险,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通过使用先进灌溉方式、改良作物品种以及节水等措施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2)采取适应地区水资源禀赋的技术方案,以解决能源生产的用水需求与供水之间的矛盾。
(3)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应对旱涝灾害的能力。
(4)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共同解决区域所面临的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