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政环保市场趋近饱和的情况下,工业环保市场将成为下一个风口,且已经出现启动迹象。据测算,工业水处理、工业固废、工业节能及能源服务、工业监测等领域市场空间将达到万亿元规模。
环保监管趋严,倒逼企业加大环保设施投入。同时,高污染产能逐渐关停,去产能加快推进,对钢铁、火电、水泥等行业形成提振,工业企业盈利改善也为其投资环保设施提供了基础。业内人士表示,不同于市政环保市场,工业污染治理与产业环节、生产工艺密切关联,对治理效果、可靠性、经济性更为关注。因此,具备技术优势,能够提供更好解决方案的环保企业将充分受益。
万亿元市场待启
工业生产一直是环境主要污染源之一。工业企业偷排漏排现象严重,造成了华北工业渗坑、雾霾持续等问题。数据显示,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废水总排放量的27%,工业排放已经成为全国SO2、NOX、一次PM2.5及VOCs的第一大排放源。
威立雅中国区副总裁黄晓军介绍,环评制度正向排污许可证制度转换,环保监管越来越严格,工业污染治理市场处于爆发点。从海外环保市场发展情况看,工业环保市场大有前途,但对环保产业的挑战更严峻。
苏伊士亚洲执行副总裁孙明华表示,工业污染治理市场增长空间较大,尤其是工业废水处理市场发展空间巨大。苏伊士看好相关市场,这将是苏伊士实现较大增长的一个关键领域。
“近年来,在各地考察项目时,发现越来越多的园区和企业更加注重把污水处理好,实现达标排放。因为他们意识到这将关系到其园区或企业的存亡。”孙明华表示,工业废水处理市场将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从关注污水处理的规模,转向关注污水处理的效果。特别是对于一些污水处理难度较高的行业,如石化、钢铁、采矿、医药等,以及环保压力较大的地区,尤其如此。这有助于专业、技术实力更强、管理更规范的环境企业脱颖而出。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马辉表示,未来环保行业将形成两大发展模式:一个是市政方面或区域性环境综合整治的PPP项目;另一个是针对工业企业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环境污染物绝大部分来自于工业排放,工业污染治理市场还没有完全释放,潜力巨大。
据测算,工业水处理全球市场价值已达到950亿欧元,预计将以每年5%的速率持续增长。
政策层面,环保部去年底发布了《关于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的通知》,要求到2017年底钢铁、火电、水泥等8个行业达标计划实施取得明显成效,到2020年底各类工业污染源持续保持达标排放。
环保部副部长黄润秋近日表示,将推动实施一批工业污染治理项目,鼓励发展环境服务业。同时,推动以绿色生产、绿色采购和绿色消费为重点的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推行环保领跑者制度。下一步环保部将继续规范和推进环境第三方治理,推动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这将为工业环保市场爆发提供动力。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工业环保市场已有启动迹象。博天环境董事长赵笠钧表示,基于煤化工、能源化工水处理市场,以及行业周期波动、政策叠加等因素,工业治理市场新一轮启动基本确定。
“今年上半年,公司的工业治理项目机会增多,很多项目处在帮客户做前期工作的阶段。”赵笠钧说,“预期今年公司的工业治理合同比去年上一个台阶,规模达到20亿元左右。”
不过,近年来工业经济形势整体面临较大压力,对工业环保市场的发展影响很大。以博天环境为例,赵笠钧表示,“从过去五年的情况看,2013年,工业环保业务占公司收入78%,去年工业环保业务收入占比为40%。比重有所下降,但收入总量保持在10亿元规模。这很不容易。”
技术型公司将充分受益
长江证券分析师童飞认为,政策对于工业污染治理监管趋严,从逻辑上可以体现为两个层次。首先,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产能关停、整改;其次,倒逼工业企业加大对环保设施的投入。从目前情况看,第一层次的特征明显。接下来,随着企业加大对环保设施的投入,工业环保市场的空间随之打开。同时,高污染企业关停后,将带来存量企业盈利改善。工业企业盈利回升,也为其投资环保设施提供了基础,同时达到保住产能的目的。
从工业污染治理市场的构成看,童飞表示,主要包括工业大气(脱硫脱硝除尘、VOCs)、工业水处理、工业固废(普通工业固废、危废、工业污泥)、工业节能及能源服务、工业监测领域,市场需求达到万亿元规模。工业环保市场需求不同于市政环保领域,其对于治理效果、可靠性、经济性更为关注。因此,能够提供更好解决方案的环保企业将充分受益。
以工业废水治理为例,首创股份总经理杨斌表示,工业废水处理和传统的生活污水处理不一样,其技术复杂程度和难度更大,涉及化工、印染、造纸、钢铁等门类,不同的废水需要不同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
“工业环保处理工艺与产业环节、生产工艺密切关联。有时还要求原料回收利用。原来单纯从事市政环保业务的公司可能难以适应工业治理市场,技术型环保公司将脱颖而出。”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傅涛说。
万亿级工业环保市场吸引了众多环保公司争相布局。其中,不少企业通过并购或者自主研发等方式,完善其工业污染治理业务板块。
延伸阅读:
政策市场推动环保装备高质稳定增长
2017年3月,苏伊士斥资32亿欧元收购GE旗下水处理及工艺过程处理公司。孙明华称,增加工业客户数量和工业园区的综合环境服务业务,是苏伊士下一步的战略重点。“收购GE水处理资产,有助于集团迅速扩展欧洲以外特别是北美地区市场,打造专业的工业水处理方案和服务平台。”孙明华表示,“GE在膜处理领域居世界前列。膜在工业污水处理领域将实现突破,公司将结合苏伊士和原GE水处理团队的优势,提供工业水处理的全产业链服务。”
杨斌表示,首创股份已关注到工业废水处理方面的变化,并做好了充分准备。工业废水将是比较重要的板块,商业模式逐步完善。首创去年和北控水务一起参股了浙江开创环保公司。这家公司侧重工业废水处理领域,膜技术方面的技术独到。
在工业烟气治理领域,相关企业订单出现爆发式增长。清新环境总裁张根华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非电领域市场业务量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非电领域业务量占公司业务15%左右。
同时,清新环境已开始涉足工业废水处理板块。2017年5月,清新环境中标宁夏六盘山热电厂2×330MW机组脱硫废水“零排放”项目改造工程。该工程运用公司自主研发的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
第三方治理面临压力
从目前情况看,工业污染治理领域主要有三种业务模式:一是药剂销售,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二是EPC模式;三是第三方治理模式。业内人士表示,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工业减排普遍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未来第三方治理将成为工业环保市场的趋势。
2015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在工业等领域推广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希望借此解决工业企业的污染物超标排放问题。不过,两年多来该模式的推进速度缓慢,落地项目不多。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存在多方面原因:首先,近年来PPP模式火爆,企业的主要精力集中在PPP领域;其次,第三方治理还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各方权责义务框架仍不明晰。
“第三方治理没有大规模做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业主方比较看重资金的带来者,而第三方治理主要解决技术、管理等方面问题,所以推进速度相对较慢。”孙明华认为,第三方治理推进缓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治理目标不明确。这些年污水处理、烟气排放等标准已经落实,但污泥处置、土壤修复、河道治理等仍没有明确的标准,相关企业难以判断成本和风险。
二是服务购买方没有选择的标准,往往就选低价。这反而让一些具备技术优势、治理效果好但成本相对高的企业失去了参与动力。
三是第三方治理收费机制、市场化运营模式仍待完善。对于环境第三方治理项目而言,通常投入大、周期长,企业要承担很大的财务风险。从目前情况看,不少第三方治理的项目在立项之初没有明确后期的付费机制和资金来源;有些项目尽管已经明确,但财政难以执行,这导致企业不敢贸然参与。
面对第三方治理市场面临的困境,不少企业在商业模式方面进行创新。2016年6月,清新环境与中国铝业共同投资设立子公司铝能清新,并收购中铝旗下5家燃煤发电机组环保资产。“这其实也是一种第三方治理模式。通过引入业主方进行合作,可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目前公司接触的不少企业都在探讨这种模式,这也是公司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张根华说。
傅涛:工业环保治理应创造价值
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傅涛近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工业去产能推进和环保监管趋严,工业环保市场空间逐渐打开。工业污染治理市场需求很大,其市场影响力不亚于市政领域。环保产业不应该仅瞄准末端治理,而应该创造价值。
市场空间打开
记者:如何看待工业环保的市场前景?
傅涛:工业污染治理以前标准低,近年来标准一直在提高,工业污染治理市场需求非常大。近年来,随着去产能的推进,工业结构加快调整。但钢铁、煤炭、化工等行业仍是支柱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原材料价格发生变化。零排放、资源化利用等加快推进,对环保处理工艺也产生影响。
威立雅、苏伊士等国际环保企业对工业治理市场很重视,刚开始主要针对国际五百强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工业项目。这些项目标准相对高,毛利率也高。
前些年工业环保市场不确定性很大。工业企业太多了,有些企业环保设施改造完成后,却被去产能给调整了。随着结构调整逐渐完毕,企业也形成一定的稳定性。经过这一轮洗牌后,中国的工业企业竞争力提升,再叠加监管趋严,工业环保市场空间逐渐打开。
记者:对环保上市公司有哪些影响?
傅涛:工业环保市场影响力不亚于市政领域。从长远看,经过这轮去产能调结构,留下的工业企业大部分竞争力会有较大提升。这为工业治理市场提供了支撑。
随着工业企业规模化、品牌化、园区化,水、气、固废治理市场都会得到价值提升。相对市政等领域,工业环保市场的技术要求更高,与产业环节、生产工艺密切关联,有时还要求原料回用。没有“金刚钻”的企业,难以适应工业治理市场,一批技术型公司将脱颖而出。
延伸阅读:
政策市场推动环保装备高质稳定增长
绿色发展创造价值
记者:工业环保市场爆发的契机或者临界点是什么?
傅涛:主要还是在两个方面:工业企业逐渐稳定,需求连续,不确定性减小;同时,加强监管,大家都要支付环境成本。不能适应高标准的企业生存成本将增加,竞争力会减弱。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让先治理的企业占到便宜。
以东莞的绿色供应链为例,出口市场存在门槛,产品生产过程污染治理不到位,没有绿色供应链,则不能出口。通过行政措施强化,率先进行污染治理的企业,虽然生产成本提高,但产品能够打入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
记者:推进工业绿色发展方面E20有哪些尝试?
傅涛:我们最近选择了邯郸的钢铁、黄山的生态农业、东莞的造纸等推行绿色发展试点,核心是让先治理的企业取得先发优势,让环保治理溢出的外部效应价值体现到产品中。
以黄山的面源污染治理为例,经过治理后,产品变成有机食品,有原产地商标,价格更高。又如邯郸的钢铁企业,进行工业环保改造后,虽然生产成本上升,但邯郸市愿意补贴,先治理的钢铁企业形成服务标准和规范,形成正向循环。
绿色发展是环保行业的未来,环保不应该只做末端治理,而应该创造价值,才能成长为支柱产业。
公司点评
清新环境拓展非电领域大气治理市场
清新环境技术储备丰富,非电领域烟气治理有望进入快速增长期。公司现有技术在非电领域具备适用性,目前在多个工业领域有项目落地实施。
清新环境表示,非电领域包含各种工业过程的烟气治理,涉及水泥、玻璃、石化、冶金等,非电领域大气治理市场潜力大。
据介绍,公司将持续优化研发非电领域相关治理技术,使非电业务板块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公司研发团队在针对其他污染物储备相关技术,以应对未来工业行业气、水、固等多种污染物的治理需求。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环保督查制度常态化,环保执法趋严,工业企业的环保需求将从设备市场向运营市场过渡。清新环境作为具备技术高壁垒的工业尾气治理龙头企业,有望分享更多市场份额。
博天环境加码城市水环境业务
博天环境城市水环境业务收入近年来不断上升,主要包括供水、生活污水、再生水等传统水环境服务,以及流域治理、黑臭水体治理等新型水环境服务业务。公司工业水系统业务受上游行业周期波动影响较大。
根据公告,博天环境拟投资海口市江东、桂林洋、灵山污水处理及配套工程PPP项目,总投资额为3.89亿元。公司与北京北排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及政府出资代表海口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按32%∶48%∶20%的股权比例出资组建项目公司,负责本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
公司表示,本项目与已中标的海口福创溪、大排沟PPP项目可实现联动治理,长效运营,改善当地流域水环境。
博世科在手订单大幅增长
博世科围绕乡镇、农村污水治理领域储备技术深度布局。
公司近日中标株洲市攸县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PPP项目,中标金额为3.11亿元,约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总收入的37.51%。此次中标,有助于公司在县域环境综合治理业务领域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公司在土壤修复、乡镇污水治理、市政供排水、黑臭水体治理、流域综合治理等业务领域进行前瞻性系统布局,在手订单数量与规模大幅增加。目前已中标或签订合同的项目7个,合计投资金额23.57亿元,远超过2016年全年新签订单规模。
延伸阅读:
政策市场推动环保装备高质稳定增长
原标题:工业污染治理市场迎来风口 技术型环保企业将脱颖而出(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