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光大国际近日披露半年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本集团录得综合收益港币9,142,144千元,较去年同期的港币5,420,698千元,同比增长69%。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为港币3,260,177千元,较上年同期港币2,198,118千元,同比增长48%。中国光大国际近日披露半年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本集团录

首页 > 固废处理 > 垃圾处理 > 企业 > 正文

中国光大国际上半年营收双增长 三大环保业务夯实

2017-09-06 13:23 来源: OFweek节能环保网 

导读:中国光大国际近日披露半年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本集团录得综合收益港币9,142,144千元,较去年同期的港币5,420,698千元,同比增长69%。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为港币3,260,177千元,较上年同期港币2,198,118千元,同比增长48%。

中国光大国际近日披露半年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本集团录得综合收益港币9,142,144千元,较去年同期的港币5,420,698千元,同比增长69%。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为港币3,260,177千元,较上年同期港币2,198,118千元,同比增长48%。报告期内,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港币1,795,568千元,较去年同期之港币1,208,912千元,同比增长49%。2017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40.06港仙,较上年同期26.96港仙,同比增长13.1港仙。本公司融资渠道畅通,资金充裕,手持现金持续增加,各项财务指标健康。

中国光大国际上半年营收双增长三大环保业务夯实

中国光大国际在财报中披露了上半年各项业务的经营情况具体如下:

本集团在报告期内持续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增强资金实力,为本集团新一轮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2017年上半年,本集团透过分拆绿色环保业务板块独立上市筹集资金达港币33.81亿元,同时获得国家各类资金补助人民币2.87亿元,加上积极回收各类应收账款及与银行磋商获得新贷款额度。截止至2017年6月30日,本集团手持现金港币10,788,056千元,负债水平合理,财务状况健康。

本集团继续为股东创优增值,为回馈股东的支持及考虑本集团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本公司董事会(「董事会」)宣布向本公司股东(「股东」)派发中期股息每股12.0港仙(2016年:每股7.5港仙)。

环保业务

本集团紧随环保行业高速发展之势,稳步拓展环保业务。截至2017年6月30日,本集团已落实的环保项目共236个,总投资额约人民币621.43亿元;已竣工项目总投资额约人民币288.58亿元;在建项目投资额约人民币140.01亿元;筹建中项目投资额约人民币192.84亿元。

报告期内,环保能源、环保水务及绿色环保项目收益为港币8,873,603,000元,其中建造服务收益为港币6,130,960,000元,较二零一六年同期增长84%;运营服务收益为港币1,834,266,000元,较2016年同期增长44%。各收益的比重为:建造服务收益占69%,运营服务收益占21%及财务收入占10%。

2017年上半年,三大环保业务板块之主要财务数据摘要如下:

中国光大国际上半年营收双增长三大环保业务夯实

本集团一直以来坚持社会及经济双重效益并重,坚守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理念,在节能减排方面作出的努力和表现有目共睹。本集团在报告期内分别处理生活垃圾及危险废弃物5,863,000吨及55,000吨,农业废弃物753,000吨,提供绿色电力2,585,124,000千瓦时,可供2,154,000个家庭一年使用,相当于节约标煤1,034,0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614,000吨;处理污水567,513,000立方米,垃圾发电厂的渗滤液1,013,000立方米,COD减排265,000吨。

自2005年本集团首个环保项目运行以来,累计分别处理生活垃圾及危险废弃物43,030,000吨及506,000吨,农业废弃物3,203,000吨,提供绿色电力16,138,466,000千瓦时,可供13,448,000个家庭一年使用,相当于节约标煤6,455,0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073,000吨及减少树木砍伐2,098,000,000株。处理污水6,379,341,000立方米,垃圾发电厂的渗滤液7,903,000立方米,COD减排2,293,000吨。

一、环境科技

现代化企业的发展依靠技术创新、科技引领。谁能掌握价值链的高端和技术核心,谁将占据发展的制高点。在推动公司新一轮发展的过程中,本集团将科技创新作为推进发展的抓手,通过提升技术核心竞争力,实现从传统企业发展向现代化企业的转变。

2017年是本集团环境科技板块变革、发展之年。位于南京的环境科技大楼在报告期内全面启用,成功打造为本集团研发总部基地。环境科技大楼肩负着「研发中心」、「设计中心」、「科技管理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科技成果展示中心」等重任,全面整合资源,打造新的管理体系,开辟科技引领发展的新局面。

报告期内,环境科技板块积极推进各项研发课题的开展,探索课题管理新模式,部份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自主研发的850吨╱日焚烧炉完成一个标准单元炉排样机试制,生物质往复式水冷炉焚烧炉、危废灰渣等离子熔融处理系统、高分子脱硝(PNCR)技术等均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第四代垃圾渗滤液技术也正在开展。

报告期内,本集团致力加强科技管理团队,引进国内外技术人才,夯实科技研发基地的建设步伐,为推动本集团其他业务板块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持。本集团在报告期内协调组织首届亚太固废能源化技术研究高峰论坛,并参与成立亚太固废能源化利用协会,藉助论坛和协会的专业交流平台,将本集团在固废能源化利用的成熟技术和成功经验与全球同业分享和交流,与全球行业专家和精英携手推动亚太固废能源化利用技术及管理水平的提升。

环境科技旗下的江苏省节能工程设计研究院在报告期内不仅对内完成了内部项目的可研报告编制及施工图设计等工作,对外还承接多个项目设计及工程谘询。在技术研发和产学研方面,本集团延续「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技术研发策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提升技术水准。报告期内本集团共获软件着作权2项,授权专利36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型专利32项。本集团将持续加大科技研发工作的投入,以科技引领发展,为本集团扩阔业务领域及持续发展不断注入动力。

二、环保能源

甲、环保能源

截至2017年6月30日,本集团共有65个垃圾发电项目、2个沼气发电项目、1个污泥处理处置项目及3个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总投资约人民币288.33亿元。总设计规模为年处理生活垃圾量约20,276,000吨、年上网电量约6,364,550,000千瓦时、年处理污泥约18,250吨及年处理餐厨垃圾约109,500吨。

报告期内,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本集团坚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开拓市场,期内共取得4个垃圾发电项目、收购1个餐厨垃圾处理项目以及签署1个垃圾发电项目之补充协议,总投资逾人民币19.00亿元,新增日处理生活垃圾设计规模3,100吨,总日处理规模达到55,550吨,高踞行业领先地位。

市场拓展的成绩有赖于已投运项目的稳定运营和达标排放,本集团深知提升项目运营透明度、尊重公众知情权、主动接受公众监督对于提升公众对垃圾发电行业的理解的重要性。自实施环境信息披露「四步走」及设立公众「开放日」以来,本集团在行业讯息透明化、公开化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多个垃圾发电项目获得省、市、县级环保教育、环保科普、循环经济示范和工业旅游「四个基地」及其他荣誉等称号。

运营管理方面,在报告期内,本集团所有垃圾发电项目烟气排放指标全面执行欧盟2010标准,经处理后的渗滤液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为了持续提升运营效率,各项目公司继续开展「四比活动」、「技术比武」、「ESHS知识竞赛」、「环境监测培训」等,挖潜增效,吨垃圾发电及综合厂用电率均实现良好指标。

项目建设方面,本集团在报告期内共有6个垃圾发电项目及1个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建成投运。此外,本集团在报告期内完成收购三亚餐厨处理项目以及开始为东莞麻涌垃圾发电委托运营项目提供运营管理服务。其中,随着南京垃圾发电项目二期的投运,为江苏省及南京市重要民生工程的南京垃圾发电项目成为本集团目前处理规模最大的垃圾发电项目;莱芜垃圾发电项目打造了国内首个餐厨垃圾和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标竿项目,开创综合性解决城市固废新模式;东莞麻涌垃圾发电项目开创了本集团从委托建设到委托运营合作的先河。报告期内,本集团共有8个垃圾发电项目开工建设,其中包括本集团第一个海外垃圾发电项目越南芹苴垃圾发电项目。项目已于六月底启动开工仪式,预计2018年建成投运。

截至2017年6月30日,本集团共有32个投运的垃圾发电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设计规模28,300吨;20个在建的垃圾发电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设计规模14,750吨;13个筹建的垃圾发电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设计规模12,500吨。本集团垃圾处理项目合共65个,日处理生活垃圾设计规模达55,550吨(包括委托运营项目2个,日处理生活垃圾设计规模3,500吨)。

在报告期内,环保能源项目合共处理生活垃圾5,218,000吨,较2017年上半年增加24%,提供上网电量合共1,521,241,000千瓦时,较2016年上半年增加29%。环保能源项目贡献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合共港币1,988,353,000元,较二零一六年上半年增加48%。

环保能源项目贡献本集团应占净盈利1,315,244,000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2%。盈利增加,主要由于期内建造服务收益大幅增长,加上运营项目的总处理量持续上升,提升了运营服务收益。

2017年上半年环保能源项目之主要运营与财务资料摘要如下:


乙、环保产业园

本集团作为环保产业园模式的首创者和践行者,截至2017年6月30日,已率先推出11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环保产业园。

基于「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中处置」的理念和「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原则,本集团充分利用园区内资源、共用基础设施、集约土地,实现固体废物综合循环利用,提高整体节能减排效益,便于政府与企业的集中管控,最终实现污染「零排放」,将园区建设成现代化环保产业园、工业旅游基地及环保教育示范基地。

截至2017年6月30日,本集团的环保产业园分别分布于江苏省苏州市、常州市、宿迁市、镇江新区、宜兴市、连云港徐圩新区、南京市、新沂市、山东省潍坊市、江西省赣州市以及河南省兰考县。

三、环保水务

截至2017年6月30日,本集团持有中国光大水务有限公司(「光大水务」)74.85%的权益。光大水务为新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合共拥有87个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包括74个污水处理项目、1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1个河道治理项目、1个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1个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5个中水回用项目、2个污泥处理处置项目及2个污水源热泵项目,总投资约人民币148.69亿元。设计规模为年污水处理量约1,531,175,000立方米、年供中水29,784,000立方米;污水源热泵项目为312,000平方米面积提供供热制冷服务。

报告期内,光大水务通过完善区域化市场拓展体系,优化管理方式,形成齐抓共管局面。报告期内共取得6个新项目,投资额约人民币42.64亿元。除了在传统的污水处理领域上稳步发展外,光大水务以新领域和新技术为突破点,在水环境综合治理、水资源综合利用、城乡供水、绿色水务等新的业务方面屡有收获。

技术研发方面,光大水务着力打造核心技术团队,完善技术装备人才体系,围绕生物除臭、污泥乾化等开展多项水环境技术课题研究,以密切配合业务发展。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光大水务与国内外科研院校、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推动课题研究,借鉴先进技术,从而提升自身的核心技术实力。

项目建设方面,报告期内光大水务在建项目11个,其中新建项目4个,建成完工项目3个。报告期内,光大水务多个项目陆续获批上调水价,调价幅度介乎19%至86%。

截至2017年6月30日,光大水务共有76个投运项目(包括1个工程完工项目),包括67个污水处理项目,日污水处理设计规模3,815,000立方米;5个中水回用项目,设计日供水量82,000立方米;2个污水源热泵项目,服务范围312,000平方米及2个污泥处理处置项目。此外,光大水务共有8个在建项目,包括6个污水处理项目、1个河道治理项目及1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报告期内,环保水务项目合共处理污水567,513,000立方米,较二零一六年同期增加5%。环保水务项目贡献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合共港币551,467,000元,较2016年同期增加28%。环保水务项目贡献本集团应占净盈利港币195,687,000元,较二零一六年上半年增加40%。盈利上升主要由于建造服务收益持续录得增长及去年同期分部净盈利包括收购大连东达水务有限公司时提用之与美元挂鈎之贷款而确认的汇兑损失,以及因当地税局要求更改税金计算方法增加税金。

2017年上半年环保水务项目之主要运营与财务资料摘要如下:


四、绿色环保

截至2017年6月30日,本集团持有光大绿色环保69.7%的权益。光大绿色环保为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合共有73个绿色环保项目,包括38个生物质项目、26个危废处置项目、7个光伏发电项目及2个风电项目,总投资约人民币171.1亿元,总设计规模为年处理生物质原材料约7,550,000吨,年处理生活垃圾1,843,000吨,年处理危废约594,000吨,年上网电量约5,654,508,000千瓦时,年供热量约1,752,000吨。

报告期内,光大绿色环保成功在联交所主板上市,成为本集团旗下第二个通过业务分拆成功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业务板块,同时亦为光大绿色环保开启了新的发展局面。

市场拓展方面,上半年新拓展项目数量创新高,光大绿色环保共取得10个新项目及签署1个补充协议,涉及总投资约人民币28.23亿元,继续巩固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现有项目所在地的市场地位。工程建设方面,延续二零一六年的良好势头,扎实推进项目建设。

报告期内,在建项目15个,建成投运项目3个。其中,作为中国首个一次性建设的城乡一体化项目,在没有建设先例的情况下,灵璧一体化项目历经15个月的建设,达标建成投运。项目通过共水系统、冷却系统、中控系统及管理团队等,既提高环境服务产出,增加项目整体投资回报并提升竞争力。

截至2017年6月30日,光大绿色环保建成投运项目27个,包括10个生物质项目,年上网电量1,362,000,000千瓦时,设计年生物质处理能力约2,200,000吨,设计年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约292,000吨;危废处置项目8个,设计年处理能力达131,000吨;7个光伏发电项目以及2个风电项目,年上网电量264,036,000千瓦时。在建项目12个,包括10个生物质项目,年上网电量1,554,000,000千瓦时,设计年生物质处理能力约2,070,000吨,设计年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约475,000吨;危废处置项目2个,设计年处理能力达40,000吨。筹建项目34个,包括18个生物质项目,年上网电量2,474,472,000千瓦时,设计年生物质处理能力约3,280,000吨,设计年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约1,077,000吨;危废处置项目16个,设计年处理能力达423,000吨。

报告期内,绿色环保项目合共提供上网电量762,339,000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加103%。绿色环保项目贡献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港币729,037,000元,较去年同期上升53%。绿色环保项目贡献本集团应占净盈利港币430,799,000元,较去年同期上升37%。盈利上升主要得益于建造服务收益及运营服务收益均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2017年上半年绿色环保项目之主要运营与财务数据摘要如下:


五、装备制造

经过多年的摸索,本集团已初步建立了一套「以自主研发为主、加技术引进、配合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发展路线,形成了与国际顶尖水准并肩的垃圾发电技术。本集团在焚烧炉排、烟气净化、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实现了核心设备自主制造等完整产业链;技术与制造相互匹配,增强了本集团在国内外及行业内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随着本集团对旗下业务进行重组调整,作为六大业务板块之一,装备制造得益于本集团内部资源整合优化、「技术创新为引领」理念的不断深化和实践、其他业务板块的稳步发展,迎来了快速增长期。报告期内,装备制造专注于设备的自主研发,不断进行技术探索和改良,从而达到提升效率、控制成本的效果。与此同时,本集团亦积极参与对外合作,在过程中汲取相关的装备制造经验,去芜存菁,针对国内外不同市场的实际情况,研究并开发适销对路的高效产品。

报告期内,本集团完成了焚烧炉排生产供货23套、烟气净化成套设备生产供货14套及渗滤液成套设备生产供货9套,以配合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此外,本集团继续积极拓展外销市场,于2017年上半年对外销售成套设备7台套,销售合同总额约人民币1.946亿元。随着国家不断推进「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推出鼓励高端装备制造的产业政策,本集团自主研发的核心装备已成功进入环保行业设备选型的第一梯队,「光大制造」在行业中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日益提升。

六、国际业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将国际业务划分为独立的业务板块,在继续推进「从国内向国外」的发展战略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本集团紧密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成立海外投资平台,在发展策略方面采用更为开放的态度,寻求多方面合作,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的优势和网路,在海外市场求互惠共赢。在国家战略发展策略的指引下,本集团报告期内围绕东南亚、南亚、东中欧、中东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积累宝贵的海外拓展经验,并取得了一些实质性进展。

本集团于2016年下半年完成收购波兰领先的固废处理公司Novagosp.zo.o.(「Novago」),该项目也是本集团第一个海外并购项目。报告期内,Novago收入为港币191,585,000元,贡献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合共港币70,541,000元。下一步,本集团将借助其在波兰的影响力,积极推动本集团在环保、新能源以及装备制造等领域上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应用在中东欧环保市场。

另外,本集团的首个海外垃圾发电项目—越南芹苴垃圾发电项目在报告期内完成所有合法开工程序,正式开工建设。在芹苴市各政府部门、合作伙伴及当地民众的支持下,本集团以高度的专业精神推进项目的筹备工作,严守越南的法律法规,仅历时半年即完成各项前期手续办理。项目预计二零一八年建成投运,将成为越南首座高标准的生活垃圾发电项目。

本集团凭藉自身在投资、运营、管理、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优势,研究各国对环境治理的要求和目标,了解当地市场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潜力,把握时机拓展海外业务,在更大的区域性、国际性市场中,实现规模化、专业化、优质化的发展,深入拓展海外环保市场,同时实现自主研发设备、技术、运营管理优势的输出。

业务展望

放眼全球,环保行业正处于最具挑战和紧迫性的时代,亦迎来最具发展机遇的时代。聚焦中国,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于年内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要科学施策、标本兼治,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实现环境改善与经济发展的双赢;通过积累生态财富,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长城。在政府坚定的大方向下,本集团相信,环保行业将继续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为中国环保行业的领军企业,本集团将脚踏实地的围绕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六大业务板块的齐头发展,发挥自身综合实力,加强运营管理及风险管控,以更高标准打造精品项目,勇担生态环境卫士的重任,以行动兑现环境治理的承诺。

2017年下半年,本集团将继续坚持以「科技引领发展」为发展主旋律,推动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产学研等多元化方式大力推动核心技术的发展,为各业务板块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环境科技将充分发挥科技研发基地的作用,夯实技术实力,推动创新探索;各业务板块在巩固国内业务的同时,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深化,将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为核心进行业务布局,探索新项目,将自身的技术、设备、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向海外市场全方位输出。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展望未来,本集团致力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在实现固废能源化利用的专业环保领域上务实耕耘。本集团管理层坚信,经过十多载的拼搏与积累,受惠于国家政策支持,依托母公司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的强大后盾,本集团定能在2017年继续稳掌方向,扬帆再行,驶向新的辉煌。

业绩日后事项

本集团在业绩日后分别取得3个垃圾发电项目,包括浙江衢州市生活垃圾发电项目、山东齐河生活垃圾发电项目及辽宁渖阳大辛垃圾发电项目,新增日垃圾处理设计规模5,000吨,新增投资额约人民币26.84亿元。其中渖阳大辛垃圾发电项目为本集团在中国东北地区的首个垃圾发电项目。

原标题:中国光大国际上半年营收双增长 三大环保业务夯实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