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北京市财政项目《京津冀低碳发展的技术进步路径研究》课题组、科学出版社共同组织《京津冀低碳发展指数研究报告》发布会。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胡升华,课题组成员张雪花教授、李科教授在发布会上致辞发言。《报告》由课题组组长、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贾品荣博士发布。京津冀10城市的节能

首页 > 节能 > 综合 > 数据 > 正文

京津冀低碳发展指数报告发布:节能减排效率提高

2017-09-13 11:12 来源: 新浪科技 

9月12日北京市财政项目《京津冀低碳发展的技术进步路径研究》课题组、科学出版社共同组织《京津冀低碳发展指数研究报告》发布会。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胡升华,课题组成员张雪花教授、李科教授在发布会上致辞发言。《报告》由课题组组长、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贾品荣博士发布。

京津冀10城市的节能减排效率指数

当前,能源强度与碳强度,已经成为节能减排的核心评价指标。《报告》基于能源强度和碳强度,采用熵值法对京津冀10个城市2005~2014年的节能减排效率进行了评价。城市节能减排效率指数是指城市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所达到的环境保护、能源节约的绩效变化。京津冀城市群10个城市指北京、天津、秦皇岛、保定、沧州、石家庄、廊坊、张家口、承德、唐山。

从整体绩效来看,2005年京津冀10个城市的节能减排效率指数均值为0.326,2014年节能减排效率指数的均值为0.456。京津冀节能减排效率得到改善,节能减排政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2005年,京津冀10个城市节能减排效率指数在0.5以上的只有北京与天津,节能减排效率指数在0.3~0.5区间的有秦皇岛和保定2个城市,其他城市的节能减排效率指数在0.3以下。2014年,京津冀所有城市的节能减排效率指数均在0.3以上;北京、天津、秦皇岛、沧州、保定、石家庄6个城市节能减排效率指数在0.5以上。

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增速及占比(2000-2014年)

京津冀各地区历年能源强度(2000-2014年)

近年来,京津冀生态环境建设合作不断深化。三地相继签订了《北方地区大通关建设协作备忘录》《京津冀都市圈城市商业发展报告》《关于建立京津冀两市一省城乡规划协调机制框架协议》《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一系列区域合作协议。在生态低碳发展领域,京津冀城市群积极实施转型发展战略,采取诸如开展工业污染防治、推进产业调整和推进重点环保项目、提倡清洁生产、加快建设城市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倡导循环经济等措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进展,提升了资源利用水平,提高了京津冀节能减排效率。

京津冀地区及全国三大产业比重(2014年)

延伸阅读:

我国节能市场潜力可观 合同能源管理存巨大发展空间

2014年,北京节能减排效率在京津冀城市群排第一,指数为0.8895,达到优秀。北京以先进的标准引领节能减排。自2012年开始北京实施百项低碳发展标准建设实施方案,首次制定发布27项能耗限额类标准,不仅规定了现有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的限定值,而且明确了新建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的准入值,提出了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的先进值。在产业发展上,高技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推动北京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北京的发展已从资源主导的增长向节能减排内涵式发展转变,尤其是在低碳服务创新管理上,北京水平较高。在全国率先试点将能源费用托管型项目纳入财政奖励范围,节能服务备案企业448家,位居全国第一,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节能量约24万吨,累计形成的年节能能力约为年风能利用量的3倍,节能效果显著。2013年北京获全国唯一服务业清洁生产试点城市。2014年北京的万元GDP能耗全国最低。

京津冀节能减排效率的多维对比

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工业占GDP的比重

为了评价更加全面,《报告》从区域、世界、国家目标的角度,对京津冀节能减排进行了对比。第一个对比是区域角度——选取京津冀节能减排效率最高的城市——北京,将区域其他城市相应年份的节能减排效率指数值除以北京的节能减排效率指数值,以此分析区域其他城市与北京之间的差异程度;第二个对比是世界角度——对标东京,分析京津冀的节能减排效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第三对比是国家目标角度——从完成国家的节能减排目标出发,评价京津冀节能减排的完成程度。这样评价的作用有二:其一,指向明确。节能减排效率指数是个相对值,比较与区域、国家、全球低碳发展效率高的城市,可以更方便地能找到城市低碳发展的差距所在;其二,评价全面。低碳发展指数的评价方法有很多,但不能只是算法的改变,而应该采取对比的角度,能为城市节能减排建立一个新的视角。

京津冀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效累计变化趋势

《报告》显示:与北京对比来看,京津冀其他城市的节能减排效率与北京的差距越来越小,其中差距最小的是天津。与东京对比来看,京津冀城市群的节能减排效率指数与东京的差距越来越小,说明京津冀城市群的节能减排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缩小。其中,北京的节能减排效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已较小,除北京和天津外,其余城市的节能减排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与国家的节能减排目标对比来看,与“十二五”时期,京津冀城市群均完成了节能目标。除承德与秦皇岛外,其余城市的节能程度大幅高于北京和天津,说明“十二五”时期京津冀城市群对能源节约给予了足够重视。三个对比表明,京津冀节能减排正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延伸阅读:

我国节能市场潜力可观 合同能源管理存巨大发展空间

积极推进京津冀层面的低碳协同发展

《报告》将区域低碳发展划分为资源、环境、效率、经济四个子系统,分析四个子系统的协同发展程度——低碳协同度。区域资源子系统采用土地面积、采掘业从业人数、森林面积、人均水资源量、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能源生产总量6个指标评价;区域环境子系统采用能源消费总量、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废水排放量、一般工业废弃物产生量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6个方面评价;区域效率子系统采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电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4个方面评价;区域经济子系统采用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和工业占比5个方面评价。

京津冀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效累计变化趋势

《报告》显示:2006~2014年,京津冀资源、环境、效率、经济四个子系统的协同度均值为0.6395。2006年,京津冀的低碳协同度为0.4989;2014年,京津冀的低碳协同度为0.7810。

京津冀的低碳协同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京津冀经济子系统的整合水平日益提高。京津冀的经济协同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2014年京津冀的经济协同度为0.9649。二是资源子系统的协同度与效率子系统协同度不高。这反映京津冀在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方面尚存改进空间。三是京津冀各子系统之间能够很好地促进区域低碳发展,但是在更好地协同方面,还有较大的潜力。应积极推进京津冀层面的低碳协同发展。

充分运用科技与低碳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

科技创新是区域低碳发展的核心动力。《报告》还评价了京津冀的低碳发展与科技的耦合协调度。结果发现:两者耦合协调度较高——从高度逐渐过渡到极度协调耦合状态。《报告》建议,应进一步发挥京津冀科技创新的优势,充分运用科技与低碳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将技术进步作为京津冀低碳发展的核心环节,加快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去碳和固碳技术在京津冀低碳发展中的全面应用。

京津冀低碳发展:应深切关注三个问题

在政策建议上,贾品荣研究员提出,京津冀低碳发展,不仅需要内源驱动,而且需要外源驱动。低碳发展的内源驱动是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和清洁生产能力;外源驱动是法律法规的约束机制、政策的促进机制、市场的激励机制以及社会需求的拉动机制。当前,京津冀外源驱动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约束机制应进一步强化。内源驱动更需强化,三地的低碳技术合作创新机制还不够完善。应积极探索区域层面的低碳技术合作创新机制,推动三地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横向合作,加快建立京津冀低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市场互联、功能互补、创新互动的低碳创新一体化机制。

他还认为,京津冀低碳发展,不仅需要传统高能耗产业的优化升级,而且需要新兴绿色产业的发展。在传统高能耗产业的优化升级中,河北改变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按照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规划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考虑发展新兴绿色产业,替代传统高能耗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实现产业升级。

贾品荣研究员建议,京津冀低碳发展,需要加大物质资源的投入,更需加强人力资源的投入。应不断提高现有技术人员的素质,把人力资源的投入作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最重要手段;同时,在低碳人才资源管理方面,三地应形成一个统一的指导性意见,为京津冀低碳协同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延伸阅读:

我国节能市场潜力可观 合同能源管理存巨大发展空间

原标题:京津冀低碳发展指数报告发布:节能减排效率提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