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特摘录王凯军老师近两年对于技术发展趋势、村镇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等观点,汇总于此,供同行参考交流。
国家环保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王凯军
环境理念发展的三个阶段:
环境理念的变迁,从上世纪开始到现在只有一百年的历史。王凯军把这一历史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工业文明阶段的污水处理。工业文明阶段的污水处理,是以大机器生产为重要标志,污水处理厂的形式是大规模的集中式,污水长距离加压输送,整个系统必然机器昂贵耗能。
可持续发展阶段的技术发展。实际上对业界影响比较深的是1987年,布伦兰特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西方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碳减排理念后,影响了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带动一批技术,如磷去除(回收)、能源产生和利用、厌氧氨氧化、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等一系列工艺技术,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下一代污水处理技术的战略布局。同时,对于藻类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源分离一系列超前的技术和理念进行了大量的探索。
氮循环是科学探究的前沿同时涉及水工艺的减排机制。AAAS发表了厌氧氨氧化传统污水处理颠覆性理论,可以实现碳平衡和能量自给。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在社会发展方面的一次创举,生态文明有四个关键词,指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这四个词非常关键。
厌氧氨氧化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主流
厌氧氨氧化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主流的认识。未来污水处理技术的1.0版本可能会按这个步骤在发展,基于强化碳源浓缩分离,以厌氧氨氧化为基础,降低能耗并提高能量回收率。王凯军判断,在五年之内能够实现。
我国有很多技术一旦沿着这个路线来发展,技术的路径就会打开,比如说磁分离技术,比如膜浓缩技术。一旦把资源回收作为主要的目标,各种可能性就出现了。
王凯军表示,所以在前年污泥处理一百周年的时候,行业还在争论是不是下一个一百年还是活性污泥,我说下一个一百年绝对不是活性污泥。
总结来看,污染控制阶段、可持续发展阶段,生态文明阶段,各个阶段的特征是不同的,这是跨越式发展路线图。
地下污水厂:创新主要在于如何“变负资产为生态的正资产”
最近王凯军教授的学生针对地下污水处理厂做了相关的调研。十几个污水处理厂,它就像一个黑洞一样,使得周边地价很难上涨。所以这样来看的话,污水处理厂是一个负资产。根据北京市统计,今年上半年土地交易0.8096万亩,交易总额为685.4亿元,均价为846.6万元/亩,则污水厂占地总价为278.56亿元(不包括隔离带),而地下式污水可节约近180亿土地投资。其实应该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审视地下污水处理厂的现象,发挥和利用其优势,顺势而为。
延伸阅读:
清华大学教授王凯军:污泥清洁焚烧技术的升级与应用
关于创新的问题,从两个方面来思考。
首先提出,“变负资产为生态的正资产”。
其次,在这个基础上讨论,能不能把地下污水处理厂作为生态建设的抓手,以污水处理厂为载体构建城市生态综合体,变成环境友好、社区友好、生态友好。不仅仅讲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这是生态文明的范畴。地下污水处理厂可以做成湿地等等。
所以如果以这样的思路发展污水处理厂,实际上就达到了4.0的境界:低碳、资源回收、零排放、同时是生态友好。
未来,污水处理厂将成为一种综合体验
在这个基础上考虑,怎么与城市社区的功能互补,怎么绿色,怎么引导公众参与,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设施的关系,城郊要考虑湿地的维系、生态、公共参与等内容。
污水处理厂在未来将成为一种体验:农业体验、能源与设施体验、水处理以及社区友好。所以生态文明理念,带来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全新概念。
村镇污水处理关键在于商业模式选择
未来污水处理投资的重点在农村地区;当前农村污水处理从法律规范、技术标准、对设备的认定,以及财政补助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根本上是制度问题;村镇污水处理开展的关键不仅在于技术本身,更在于商业模式的选择;不能仅仅依靠市场化运作,应以政府引导为主。对于量大、面广的技术,不能单纯依靠市场竞争解决技术选择问题,要依靠政府的推广政策和制度;
我国村镇污水处理可以借鉴城市污水处理、三格化粪池、农村沼气及日本净化槽的成功经验;以需求为导向,协同创新,实施方法上采取集约化组织、工业化装备、市场化运作,同时,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基于市场机制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污泥处理处置不是技术不行,而要学会打通全产业链
目前,我们国家对污泥处理处置的原则为“安全环保、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因地制宜、稳妥可靠”。大体来说,从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国家发改委、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和业界有一个对技术优先序的统一认识:厌氧消化后污泥泥质达到限制性土地利用标准时,优先考虑采用;调研土地资源状况,优先研究污泥土地利用的可行性;不具备土地利用条件时,考虑采用焚烧及建材利用处置方式;无法土地利用且不具备焚烧和建材利用条件时,采用填埋处置。
但是专家、业界有不同声音,主要是认为我们国家工业废水混杂,污泥重金属含量高,土地利用安全性问题比较大,还有占地面积大,臭气问题严重等等,最根本的观点是核心技术不行,现有的主要的四种技术路线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没有合适的技术路线,没办法选择。
我的观点是技术路线其实是非常明确的,这四种技术路线都是国内外证明可行的技术路线,但是目前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是如果能做到因地制宜,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和外界环境,这四种技术路线都是目前可行的。而且业界也在不断进行创新。
作为企业,不管政府和舆论如何,应该反思自己的问题。想成为一条技术路线,必然要考虑后续的产业链,进行认真的分析。这是目前大部分公司所欠缺的。打通产业链的过程实际是我们自己运作产业链的过程。我们类比一个案例:
某养殖公司为猪提供含有益生菌的生物饲料,利用发酵床技术处理粪尿,更换发酵床垫料加工成有机肥,作为公司茶园和蔬菜大棚生产肥料,从而形成饲料加工技术、生态养猪技术、有机肥料加工技术、有机作物种植技术的技术体系,形成生态循环农业。以生态养猪核心技术,通过生态技术链、循环产业链,实现区域内物流和能量循环,形成资源充分利用和转化的循环产业模式,四个体系的销售收入达到1.1亿。
延伸阅读:
清华大学教授王凯军:污泥清洁焚烧技术的升级与应用
原标题:王凯军:对技术发展趋势、村镇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处置的观点集锦(近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