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源截污是水环境治理的关键。当前中国的水治理已从对水污染治理的一次性表面工程转向包含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生态修复的深度治水。
“水十条”目标是2020年前城市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控源截污是深度治水的关键,考虑到水污染源多、杂、广,包括工业、农业、市政污染等,因而投资机会在于工业企业、园区环保设备,污水处理厂新建与提标改造及配套管网的建设等。
“十三五”城镇污水处理投入超5600亿,提标改造+再生利用势在必行。十二五”末我国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1.9%和85.2%,然而大多数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小,且主体工艺落后,出水水质难以达到一级A标准,排出的水仍会二次污染。
另外考虑到地区环境容量有限,因而只有改变传统的低端处理方法,将污水处理至地表四类以上的水进入水循环,水污染才能根治,因此城镇污水处理市场提标改造扩容势在必行。
“十三五”规划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投入达5644亿元,其中新增及提标改造污水处理设施投资达1938亿元。农村方面,16年污水处理率仅为22%,“十三五”农村污水处理市场超1400亿。
政策密集出台,推动环保主动治污刚需,水生态修复在即。17年8月环保部发布《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意见》,细则重点提出:
在京津冀等重点区域试点实施限期第三方治理;
鼓励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提供融资支持;
建立排污者付费、第三方治理与排污许可证制度有机结合的污染治理新机制。
同期,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目标到2020年培育十家百亿规模龙头企业,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1万亿元。其中《意见》表明水污染防治装备为重点领域,将推广氧化技术装备、膜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等。因而拥有技术实力的环保公司将脱颖而出。
政府鼓励水污染治理新建及存量项目采用PPP模式,17年投资3000亿。国家重点推行PPP模式,其中水务优先受益。
环保部7月印发的2017年度水污染防治储备库项目清单中,工程项目达3300多个,总投资约3000亿元。
另外7月,财政部等四部委发文要求政府参与的新建污水处理项目全面实施PPP,并推进存量项目转型为PPP。预计“十三五”期间PPP模式将继续深化,PPP订单加速落地实施。
水务PPP项目一方面可解决水环境治理中资金与政府角色问题,并采用效果付费机制,同时资源及资金向水务公司倾斜,也提升企业ROE。
对标发达国家,环保产业发展由政策推进,千亿级公司有望在中国诞生。
总结欧美水治理历程:
工业化导致水污染极难避免;
政策法律为水环境治理的核心推动因素;
水治理需要时间。
中国在效仿欧美水治理行业发展之路,目前法律政策不断加码,水环境治理箭在弦上。
国际巨头的内“生增长+外延扩张”的过程。纵观全球环保市场,水务行业中诞生了大市值龙头公司如法国威立雅,威立雅,起初通过先发优势和规模化不断占据区域市场,再收购兼并淘汰企业实现跨区域扩张,并在规模化下缩减成本、提升利润水平。
中国公司也将经历行业集中度提升、竞争格局改善,龙头公司盈利持续增长的过程,水环境行业必将诞生千亿级公司。
原标题:环保面子工程转向深度治理——10000亿装备制造市场正在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