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盒、快递盒、废纸hellip;hellip;你知道你平均每年产生多少垃圾吗?547.5公斤!我们生活的西安每天就有8500吨垃圾产生如此大量的垃圾都是怎么处理的呢?西安东郊的江村沟作为西安唯一的生活垃圾处理场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存在。位于西安东郊的江村沟垃圾填埋场,从使用之初规划的日均2000吨垃圾处理量

首页 > 固废处理 > 垃圾处理 > 评论 > 正文

全西安唯一生活垃圾处理场即将填满 以后每天8500吨垃圾该往哪填?

2017-12-08 09:45 来源: 陕西都市快报 

外卖盒、快递盒、废纸……

你知道你平均每年产生多少垃圾吗?

547.5公斤!

我们生活的西安每天就有8500吨垃圾产生

如此大量的垃圾

都是怎么处理的呢?

西安东郊的江村沟作为西安唯一的生活垃圾处理场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存在。位于西安东郊的江村沟垃圾填埋场,从使用之初规划的日均2000吨垃圾处理量,到如今的每日8500吨,可以说江村沟垃圾场目前处于一种超负荷运转的状态。预计,到2020年这个垃圾填满场就要满了,满了之后,我们每天产生的大量垃圾将何去何存呢?


清洁焚烧 无害化处理的技术保障

2016年12月31日,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布的《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明确指出:经济发达地区和土地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的城市,优先采用焚烧处理技术。


但人们最为担心和关切的是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会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能否真正实现无害化,不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


让我们走近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厂。大家可以看到,就像一座专门吞噬垃圾的大胃王,堆积如山的垃圾不仅能吃得下,也能完全消化掉。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飞灰、烟气、炉渣、渗滤液等,各有应对的技术妙招,完全可以达到国际先进标准安全排放,不产生二次污染。

为防止垃圾气味外溢,垃圾坑和卸料大厅处于负压状态,垃圾在全密闭的垃圾坑内储存、发酵中产生的沼气和臭气不会外溢,并通过垃圾坑上方的吸风口、导气管、抽风机等被引至焚烧炉内高温分解。

垃圾焚烧发电厂采用了国际上最成熟的烟气净化系统,焚烧炉采用成熟的“3T+E”技术对二噁英进行重点严格控制,即保持焚烧炉内温度大于850度,并控制烟气在炉内停留2秒以上,使得二噁英无法合成;反应塔内自动精确地向高温烟气中喷入氨水,将其还原成水和氮气,从而消除氮氧化物。烟气进入脱酸反应塔,喷入消石灰浆与烟气中的酸性气体发生中和反应。活性炭对烟气中重金属等污染物进行吸附。脉冲袋式除尘器层层过滤烟气可确保国际先进标准排放。飞灰采用严格的稳定化还原处理技术进行还原填埋,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垃圾存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密封收集后,用管道引入渗滤液处理站,采取物理、生化等深度处理方式,经多套设备层层净化过滤、分解,实现场内回用不外排。

燃烧产生的炉渣用于制造建材。

垃圾焚烧发电采用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标准对各类排放物进行严密监测和控制,真正实现清洁焚烧,变废为宝。

那么,垃圾焚烧发电厂是如何保证不违规排污的呢?

多层面监管 确保垃圾焚烧发电厂安全达标运行

建设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厂,是破解西安“垃圾围城”困局的最佳方案。但因为信息不对称,一些公众对垃圾发电心存疑虑、信心不足,这不仅需要广泛深入地进行政策宣传增信释疑,更需要本着全程、公开、透明地贯彻科学规划、精心设计、认真建设、规范运行、严格监管的原则,由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三方合力,共同建设一个“信息公开、操作透明、环境优美、以人为本、安全达标”的“清洁垃圾焚烧发电厂”,并完善长效的社会监督机制来保障垃圾发电厂建设运行。


为保障公众合法权利,积极回应群众正当关切,保证垃圾焚烧发电安全达标运行,必须实行公开监管,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1、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现场巡查监控,在线监测烟气排放并实时发布,户外专用电子屏实时发布数据;

2、聘请附近居民做为环保监督员,可随时来工厂巡查;

3、市民可随时预约参观,查看垃圾焚烧全过程;

4、政府部门聘请具有监测资格的第三方专业机构来监测,并对工厂运营进行监管。

在先进严密的技术控制下,在规范公开的机制监督下,在社会各界的参与支持下,垃圾围城的严峻挑战将会迎刃破解!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垃圾处理方式与理念的革新必将推动西安的发展进步!

目前,西安市委市政府正全力推进以“四治一增”工作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山青、水净、坡绿、天蓝”的宜居之城。可以期待,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后,不仅会给周边地区就业和产业调整带来新契机,也将为解决西安垃圾问题树立了标杆,更可成为西安市环保教育基地,促进全社会建立可持续生产与绿色消费理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

原标题:西安每天8500吨垃圾,都将会被它“吃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