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节能环保产业与绿色金融高峰论坛已于2018年1月20日在北京胜利召开,论坛由中国节能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节能环保金融联盟主办的。
在1月20日下午圆桌对话二环节,主持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就“绿色金融在中国的实践和可持续发展”话题与国家开发银行贷委会正局级专职委员卢汉文、中国保险学会副秘书长蔡宇、天风证券执委会主任CEO王琳、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总经理罗施毅、中国银监会湖州监管分局副局长蓝春锋进行对话交流,以下为发言实录:
主持人(王遥):我们这个环节主要讨论绿色金融在中国的实践和可持续发展,大家也看到了我们今天在座的几位专家都是这几年来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先锋,我想可能刚才主持人也已经介绍了嘉宾,我们时间也有限,我想给更多时间留给我们后面的,大家可以给各位专家提问。我现在开始讨论环节了,我首先想问一下卢局,他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推动中国的绿色信贷跟银监会的叶主任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作为开发性金融的代表,我想先问一下您,因为我们去年其实中国已经7个部位已经推出了构建绿色金融的指导意见,您认为过了一两年了,从2014年开始着手,到2015年我们绿色信贷一系列政策,2016年出指导意见,到去年一年有很多进展,您谈一下看法?
卢汉文:大家好,我把我工作经历当中的一些思考跟大家做一个交流,绿色金融这几年特别热,谈到绿色金融,说一下,绿色信贷去年我们接近8万亿左右,绿色债券也是高速度的增长,刚才王教授跟我在交流,我们的标准应该讲得到了欧洲同行和其他国家同行的认可,我们确实做了一些深入的工作,发展也很快,绿色债券达到了40%左右,而且我们增长也是40%,绿色金融对我们经济结构调整对我们节能减排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支撑作用,环保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发展战略,所以要体现出整个全社会共同的意愿,金融机构有责任有义务要发展绿色信贷。
第二,应该说也是体现出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感。第三,金融机构也是自己发展的一个必然的选择,因为节能减排环保这个产业发展速度是远远领先于其他行业的,每年增长大概在15%以上,这样也给银行带来一个发展机遇一个空间和蓝海,银行会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绿色信贷,还有等于我们监管部门的一些约束要求。绿色发展当中还存在一些很多问题,因为时间关系不展开讲了,市场在培育过程当中要有个过程,政策落地也应该有一个过程,因为市场机制还不完善,不成熟,特别是应该讲我们绿色金融这个能力建设还有些欠缺,打个比方说,绿色金融咱们说范围和领域现在银监会、人民银行,发改委都推出一些绿色的目录和标准,但是这里面应该讲会有交叉,略有不同,等于在绿色的界定和定义上也不完全一致,还有对节能减排,我们缺少一种科学、统一、权威的一个方法体系,所以这样的话,我觉得也是给开展绿色金融发展缺乏一个标尺,所以我想这个是能力建设。
另外7部委的文件下来了,但是我们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当中,怎么把它落到实处,特别是对金融机构既得要有鞭策,同时还得有政策的引导,这个不是光是一个纸面性的,对银行,比如说它的考核,激励机制,应该说这些方面还有待去完善,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我想说一说,1994年成立的最大的政策银行,政策银行应该说我们跟商业银行不一样的,商业银行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开发银行是服务国家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的发展战略,我们提供大额中长期,利用国家信用来支持一些产业发展,原来过去我们是叫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现在还有民生的,民生当中咱们说节能减排方面最大的是民生领域,所以这些是我们重点要支持的,我想怎么样体现出开发银行有别于商业银行的作用,我想要引用袁义夫先生的话,中国改革开放,一个是有为的政策和有为的市场两者结合,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非常快的,但是有些领域在某些时段的时候,实际上政府失灵,就需要叫开发性金融架起一个桥梁和纽带,把市场机制不完善给它培育建立完善,逐步地使行业化逐渐在成熟,节能减排环保就是一个典型的在某个时期是失灵的,所以开发银行我们做了很多这些项目,我们把所有的资源给它进行整合,使它逐渐逐渐地能够有自我的造血机制和能力,所以开发银行在这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所以我想在当前构建绿色金融体系过程当中,应该讲也离不开开发银行的参与。
第三,想就构建金融体系目前的试验区,五个省市的试验区想跟大家做一个交流,构建金融体系不是目的,是一个手段,重点是为了实现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怎么去落地,所以这些试验区怎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一些措施,特别是比如集中起来有限的财力,发挥杠杆的作用,而发挥杠杆作用,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进来,一定要有一个机制。机制这个前提还是说叫能力建设,通过能力建设,把这个体系能够串下来,使得我们做的一些机制能够完善实现,所以我想有这么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主持人(王遥):谢谢卢局,我们后面的一些专家也可以回应,因为卢局是开发性银行,接着我想问一下亚芹,她是来自于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处的处长,她有一个名称叫做绿色金融领域年轻的老专家,因为在这个领域大家也都知道兴业银行是最早的赤道银行,这么多年来在绿色金融领域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而且很多经验是值得我们去其他的银行借鉴和复制的,我今天不想问老问题,我想问新问题,我们知道去年12月份推出的一个中英财经对话,兴业银行为什么会主动的愿意去披露环境信息,因为这个披露难度是很大的,一对银行本身,第二要求他的客户去披露环境信息这中间的难度和障碍请亚芹总结一下。
陈亚芹:谢谢王院长,刚才卢局长也提到商业银行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但是从兴业银行经营的轨迹,以及全行上下一个基本的理念认识上来讲,我们对利益的理解其实是稍微有点不一样的,我们实际上希望通过银行的一些金融服务,还有整个经营的一个策略安排,资源方面的安排,能够实现一个商业利益和社会环境利益的综合平衡的一个最大化,我们兴业银行比较早的启动绿色金融整个板块的布局,以及持续坚持今年是12年的发展,在产品服务整个业务的体量,绿色金融体系的建设,专业能力,专业的团队,组织架构等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
从这个角度来讲,从业务门类角度来讲,如果他没有经济上的收益,没有一个可持续性的话,我们也不可能坚持这一步,所以回到王院长问的这个问题,环境信息披露这个问题,我们前面是在关注业务发展,关注整个体系,关注整个架构的建立,环境信息披露这个工作,我个人理解有点类似于我们做环境风险管理一样,它其实更重要的是一个全行上下内部整个经营管理,或者公司治理层面的一个事情,我们很高兴的看到,包括刚才刘局长介绍到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这两年真的是突飞猛进,我们在标准、在体系,在很多方面是引领全球的,比如说绿色债券市场,环境信息披露这方面其实我们也是,我们在启动这个课题之前也跟很多国际上机构进行交流,了解了国际上的做法,有些企业面临环境披露是有一些国家有先例,但是针对金融机构落地的其实是没有,在中英财经框架上面又推出一个新的题目,也是再一次在绿色金融领域一个引领性的,体现中国大国责任的一个行为。我想围绕这个主题,一个是回答王老师之前的问题,我们为什么做这个事情,第二也是报告一下现在的进展情况。第三,当然这个事情还在整个研究推动的过程当中,我们也碰到很多困难,如果在座的很多专家有一些好的建议,我们也很欢迎会后做一些交流。
环境信息披露对于兴业银行这样一家现在资产体量已经超过6万亿,很大的一个金融集团而言,它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我们之前所讲的绿色金融已经有一个相对比较完善,而且比较前瞻性的标准化的体系,以及IT系统的支撑,在环境效益这块我们是有工具抓手的,它可以产生多大的效果我们是可以测算出来的。但是到环境信息这块,它包括好的方面,也包括不好的方面,而且涉及到公司方方面面的指标,你的公司经营行为会产生心里样的环境影响,你服务的客户会存在什么样的环境风险,以及你现在的资产组合可能跟现在环境资源政策之间一些匹配性,对这些环境政策的执行效果影响程度等等,其实都是在环境信息披露大框架下,从我们国家比较早就在推动这个工作,上午环保部司长也在,环保部对于重点企业是进行披露的,针对其他的主体环境披露这块,证监会和环保部也拉成了一个合作框架,要推动上市公司分步走,逐步地实施环境信息披露,但是针对金融机构因为他服务的链条比较长,涉及到各个行业,各个产业的上下游,方方面面影响因素比较多,之前是没有一个机制一定要求的,而把它龙头放在上市公司大的框架内,基于这次中英财经合作对话,中国在绿色金融方面是重要的突破和有责任的体现,目前明确了国内有六家金融机构加上英方那边的四家机构,作为首批试点来参与这个环境披露工作,国内是,工商银行作为大行,还有兴业银行、湖州银行,江苏银行和两家基金资产管理公司。国外4家都是资产管理工作,没有银行在内,既然这个工作承接下来了怎么做,以及如何把它做好,从出发点的角度,环境信息这个工作虽然很复杂,而且很庞大,必然对我们未来的业务策略方向会造成一定倒逼的影响,但是从建立一个健全公开透明完善的可持续的市场的角度,它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对于整个市场的各个参与方,通过环境信息披露机制,最低的初级层级,至少可以引导我们的各个参与方,要对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在经营管理过程当中的环境、风险、管理这个事情要加以重视,包括建立相配套的管理的机制,政策效果监测的一些等等。
第二,对我现在存量的一些业务资产,以及未来的产品开发的一些方向,你环境信息披露之后,我们市场的投资人可能会更好地看到银行,或者金融机构背后的隐行资产,它环境方面的影响在哪里,这样通过市场化,市场化的机制来影响银行未来业务的发展方向,从而影响到银行服务的客户企业,它的一些融资渠道和来源,在怎么做好这个事情上,我们现在也挺头疼的,王老师这边也开展了很多很前瞻性的工作,做了一些资管行业的压力测试,本身也是研究不同因素影响下,大概会对资产未来这方面的风险产生多大的影响,我们的工商银行也开展了银行信贷的环境压力测试,这些前期性的工作其实都是为金融机构未来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我们现在也在跟工商银行联合研究工作,一个是披露的一个范围怎么来界定。再一个是披露哪些指标,银行服务的各行各业都有,它涉及到跟环境相关的影响因子也非常多,碳排放、污染源影响,不同的污染指标,不同的资源上的消耗,我们是不是先对存量这一部分做个分析,我们抓一下主要的影响因子是什么?第三个方面,我们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来披露,包括怎么界定,让投资人理解,并且披露的内容对他们有借鉴意义,能够达到我们做信息披露的初衷,也是很技术性的问题,所以整个工作现在压力很大,按照目前的工作计划,我们是打算在3月下旬在伦敦有一个中英的第二次会议上会拿出一个初步的方案出来,现在我们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我们也是希望能够发动更多的,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专家也能参与到这个工作当中来,能够为我们献计献策。王老师这边因为国际研究院做了很多很前沿的工作,也是我们工作当中重要的指导,包括证监会王院长那边,我们也是希望发挥更多专家的力量,共同来把这个事情做好,谢谢。
延伸阅读:
主持人(王遥):谢谢,其实这项工作之所以要推动,它的重要性在于,因为目前环境风险是没有被内生化的,我们一直以来做绿色金融一个很根本的目的,我们希望把环境成本内生化,而且这个里面对于金融机构来讲,他要是做投资的时候,如果没有把风险考虑进去,很有可能会产生错误定价,但是怎么样才能够去量化他的风险,首先大家是需要有信心,没有信心的话,是不能做正确的决策。而且在座的有很多企业机构,大家现在要逐渐地认识到,这个政策方面的约束会越来越强,我上午刚从另外一个会过来的,尤其十九大以后,还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未来对这块的约束,以及未来一些相关的法律就会越来越紧,越来越强,我们的一些企业切实面临这些问题,它直接会影响到我们机构的投资。
现在想问蔡秘书长,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当中,保险是一个很独立的,又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而且我本人的看法是相对忽略一些的,其实保险非常重要,尤其是我们在推动绿色金融过程中,保险工具很巧妙的使用是会能够解决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也想请您,您是这个领域当之无愧的专家了,我们一有绿色保险的问题,就打电话给蔡秘书,请您介绍一下?
蔡宇:很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我简单介绍一下绿色保险,绿色保险就是从保险负债端来说,保险公司提供的各种绿色保险服务,保险资产端就是保险公司它的保险资金,我们进行的绿色投资,近年来在相关政策支持,绿色保险服务领域在不断地扩展,产品放心,服务领域都是在不断发展中,我首先介绍一下绿色保险产品服务的创新情况,我归为四大类。
一类保险产品发挥的功能是参与环境风险管理,帮助投保企业加强日常生产经营中的污染防治管理,比如说在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将农业保险的病死牲畜的理赔和病死牲畜集中无害化处理,如果要想得到农业保险病死牲畜的理赔,就要把这些病死的牲畜交出来,这个得到了风险防治的管理。还有就是船舶的污染责任保养,对航运中,无论是内河还是大海中船舶意外出现碰撞、漏油事件出现,造成这种环境污染的管理。
二类进行参与了生态环境保护,这一类的保险产品有三民保险,密封保险,第三类助力绿色产业环保产业发展的产品。比如说有25年期的光伏组件产品质量保险,绿色企业信贷保证保险,有对于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循环经济,汽车再制造零部件方面的产品,还有促进节能发展的碳保险,也是近年来一系列的创新。
四帮助企业或者农户应对天气原因对于他们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这一方面在传统的已有的保险产品基础上,近年来也有新的产品创新,比如说支持风电企业发展的有风力发电保险,还有各种农作物的农业天气指数保险,以上是我对近年来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的一个简单介绍。
接下来我介绍一下,保险资金用的绿色投资,近年来保险资金用到绿色投资的范围项目不断扩展,比如说参与了京沪钢铁的建设,还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还有参与了很多新能源、新型绿色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包括环境修复,生态农业方面的投资,根据保监会发布的数据到2017年前三季度,保险资金实体项目投资中涉及清洁能源,资源节约与环境防治和污染防治等绿色产业的债券投资计划规模达到6166.75亿元,以上就是我对绿色保险近年来发展情况的一个简单介绍。
主持人(王遥):谢谢蔡秘书长。刚才前面开发性金融,商业性银行以及保险都谈了,我现在想问一下胡晓斌胡总,同时胡晓斌也建了一个绿色金融事业部,他现在是绿色金融事业部的总经理,我想问一下胡总,从证券的角度您觉得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中,你们有哪些业务可以支撑到整个体系构建?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个其中你觉得效果怎么样?我也想请您也谈一谈,从证券公司角度谈一下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胡晓斌:谢谢王院长,刚才几位专家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他们的看法和他们的做法,站在证券公司的角度,我们天风是第一家成立绿色金融事业部的,在公司层面成立了绿色金融领导小组董事长挂帅担任组织,把绿色金融上升到公司战略进行推进,公司下了这么大精力在这件事情上,在市场上我们肯定也希望能够做一些项目,在这个项目整个推进过程中,我向大家汇报一下,目前为止已经发行成功,因此整个中国的绿色债券,主要还是绿色金融债为主,把钱直接给到绿色企业债,绿色金融债规模偏小的,现阶段我们已经发三只绿色债券30个亿,另外获批待发10个亿,过程当中也有很多问题,其实不管我们发债券也好,还是其他类产品也好,它毕竟只是工具,它最核心的应该在于这些企业,有没有欲望去发行这个产品,企业在发行绿色产品过程中,他们每每都会问到,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实际的好处,能带来一个比较低的成本,还是能有一个比较宽松的发行的要求,标准上是不是能给些特殊的政策,包括我们现在在发行绿色债券过程当中,不管发改委产品,还是交易所产品,都有相应绿色通道,他在有一些发行标准和要求上,包括负债率的核算上,包括对于在同类型的债券发行占比上,在这方面都有一些相应的政策,但是最客观实在的就是成本,在上一轮圆桌论坛的时候我也听到嘉宾交流问题都提到过,我们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
从行业监管部门能不能再给出一些政策,我们多次提出我们的想法,能不能通过提高相关的流动性,让市场自然而然地给出绿色产品的成本,这是一类,第二个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各地都出台了很多发展规划,相应的政策,有没有一些能够实实在在地对于发行绿色产品的这些企业,你不管是在税收方面,还是补贴上也好,哪怕能有二三十个支持也挺好,对于企业来说,在座很多企业家居多,其实要的更多是实惠,从我们机构角度讲,我们尽量只能在销售过程中跟各类投资者充分沟通,希望投资者给出一个比较合适的成本,但是毕竟这是一个公开的市场,它是随行就市定这个价格,如果在整个市场能够给出一个所谓的情怀的价格基础上,有一些其他的好政策,对于发行产品的企业他内生的欲望和主动性就会很大。
第二,我们希望有一些宽松的条件,也能够让企业更愿意利用这个工具去带到公司当中。另外,我们成立事业部以后,包括跟王院长都参加多次各种会议,我们从2016年6月份成立了事业部,我们到昨天做了统计,我们主导举办的各类活动,大概有二三十个,有跟同业的,政府的,高校的,还有中外交流的,其实你们又不是排行最前的大型券商,为什么还要做这些事情,我们为了配合经济结构转型做改革,我们作为券商既然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从公司内部就觉得这个事应该做,哪怕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并没有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我们也是可以接受的。
主持人(王遥):非常感谢胡总,也讲的非常实在提到了一些问题,他的一些问题就到蓝局长这里了,您作为监管部门,我们知道五大金融示范区,湖州是一个典型代表了,这一年过程中湖州做了不少事情,请您介绍一下湖州已经做的事情,而且监管部门在中间起到的作用,同时也希望您回应一下刚才胡总所说的,有没有可能地方上对于发展绿色金融能够出一些切实的优惠措施,我们说地方试点是抓手,我们在上面谈了很多体系的构建,真正要做还是到地方上去做,中央层面不能做到的事情,或者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做到的事情,是不是地方层面有所突破?
蓝春锋:谢谢王教授,感谢给我们来自基层的一个交流机会,我想说一下绿色金融示范区的情况汇报一下,这是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我们湖州作为监管部门主要是以绿色银行评级和绿色专营体系建设为目标,推动我们全市银行业,这个历史信贷的占比比年初上升到8个百分点,在历史信贷大幅度增加的同时,没有出现像我们兴业银行所说的这个担心,我们不良资产到去年年末是有0.95,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的局面。我想主要简单归纳一下,建立四个体系,一个是建立完善绿色金融的组织体系,我们知道银行业协会在全省当中建立了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通过组织培训、研讨、同业的交流以及行业自律等方式引领我们历史转型的加快,这是一个。
第二,我们支持湖州银行率先进行中英信息披露的试点,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地方的小法人的绿色银行,我们也同时支持我们农村商业银行,以诚信合作,打造小法人机构的绿色金融的综合信息平台,它同时也跟兴业银行成为第二家开展同业合作的机构,我们还出台了绿色专营体系的监管,以监管引领全市银行业加大对绿色节能环保这些领域信贷的支持,这是第一个。
第三,我们对于绿色银行评级这个工作,在2016年评级基础上,我们2017年又自行开发了全国第一个绿色银行的评级系统,实现了绿色银行评级的一个可视化,精准化以及自动化,目前来看这个系统起到了非常好的支撑作用,为绿色金融的开展情况进行一个评价,这个评价又是直接跟我们机构相连的,跟绿色金融的支持资金,其中有一块也是比较相关联的。
第四,建立完善绿色金融的产品创新和服务体系,我们也构建了全市银行业绿色金融创新的清单,也有产品创新的清单,我们引领银行机构在绿色项目,绿色智能制造,绿色消费四个领域进行先行先试,这里实际上也非常感谢全国这么多的机构对于湖州金融机构的支持,像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农业银行都把湖州作为绿色金融先行先试的地方,进行了一些产品和服务方面一些倾斜和支持,应该说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像产云融合,实现我们湖州传统制造业提升,还有财政对银行之间合作,助推农村金融发展被纳入了生态文明的教材当中了,还是非常好的,我们跟领导汇报的时候还有一个,就是前面第一场论坛所说的垃圾分类,农村垃圾分类回收这块做得也是非常地好,特别这家公司已经实现了盈亏平衡,随着进一步推进全社会意识的增强,会有一个好的发展。
第五,建立完善绿色金融的配套支持体系,因为作为银监部门很多工作我们是做不了的,需要得到上级和市里边各个部门的一个配套支持,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有一些像绿色项目的分类,绿色平台的建设都在积极推荐当中,我想这是制约标准部门,我们分类不清的这种情况会在2018年得到很大的改进和完善。通过我们的努力,市里面十个亿的扶持资金当中,绿色银行的评级建设都已经纳入到财政扶持支持的范畴当中,谢谢。
主持人(王遥):我们也非常期望以湖州为代表的绿色金融银行示范区,希望有更多经验给其他银行去复制。下面我想请问一下在座的有没有问题想问几位专家的?
提问:非常感谢主任能给我这个机会,我们主要致力于推动房地产绿色发展,绿色建筑的,我想问一下胡总,做绿色建筑它在发行绿色债券这块有什么样的进展,或者存在什么困难,因为我们现在了解到了有当代置业成为了成功发行绿色债券的企业,因为现在是中国推动绿色建筑和建筑方面是一个环保的方向,在绿色债券这块有什么新的动向或者什么问题?
胡晓斌:关于绿色债券里头房地产板块的绿色建筑,其实绿色建筑本身是我们绿色目录里头包含的一部分,但是这个发展比较慢也确实可以理解,整个房地产在新的监管形势下还是受到了制约,首先它必须是符合大环境的发展,发行的标准和要求,在这个基础之上你比如说绿色建筑可以通过发行绿色债券来进行,所以说您刚才提到的问题,我觉得是另外一个层面,绿色债券包括绿色建筑是完全可以发行的债券,这个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发展的速度比较慢,它是根据整个大的形势,对房地产进行相应的调控,所以说导致了这个部分发展还是比较慢,我们现在总共上报的有190亿的债券,绝大多数的还都是相应的生态治理啊,还是这方面,其实更多的还是企业各方面的状况会比较好一点才能发,前段时间房地产控制力度上很大,从我们角度讲,首先它是债券,然后才是绿色债券,如果达不到发行债券的标准,就算他是绿色建筑也没办法发行绿色债券。
陈亚芹:我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胡总讲的也是关键问题,不管从券商直接融资市场融资,或者银行的间接贷款品种而言,你首先要符合国家大的一些方针政策,相对绿色建筑这个项目,就这种类型的项目发行绿色债券本身,还有个性化的一些问题,因为之前我们也跟(小会)交易所们做过一些沟通,我们国家目前绿色建筑的界定有一个标识,目前已有的标识90%以上都是设计标识,运营阶段的标识还是非常少的,所以我们也联合保险公司共同的研究一个金融的解决方案,能够保证它的运营真正绿色化的一个问题。
鉴于它大部分只是取决于设计方面的一个标识,而按照现在的认证体系,基本上是你项目建成之后,要一段时间,一年以上才能拿到这个设计标识,还不是运营标识,所以回到发行绿色债券的初中,我本来绿色债券这个品种的推出,我就是希望针对绿色项目它有一个专门的融资渠道和资金来源,我在资金用途上,大部分是希望你募集来的资金是用于项目的建设,或者你能够明确项目运营的效果,从两者时间匹配度上,实际上你要去证实你的钱的的确确用到绿色建筑上了,而且将来是能够取得节能效果的,我认为现在没有完全从机制上,或者说从技术上解决这个问题,这可能也是存在着另外一个方面的小问题,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赞同胡总刚才讲的,我们大的方针政策,除非什么时候说把绿色建筑这个板块单独从房地产这个行业当中拿出来,也是另外一种市场的方向了。谢谢。
主持人(王遥):我想问兴业银行,很多人认为环保信息披露是一个很耗成本耗时的工作,很多企业他不愿意去做这个披露,我想知道从投资者角度来讲,他比如推动企业去做这样的信息披露是真的能给他带来更高的收益吗?我们知道投资者还是看钱的,你说得再好,如果不能帮我赚钱我也不支持,这个东西是被市场证明的这个方向是正确的,如果有数字是最好的,谢谢。
陈亚芹:您这个问题跟我们经常会被问到的我们会推绿色债券业务过程当中,很多人担心,投资人为什么要投这个,它是收益特别高吗,蓝局长也讲到了绿色资产这块的情况,不管环境信息披露也好,还是我们绿色债券这样专门的品种,还是之前我们所做的各种类型的环境风险方面的尝试也好,归根到底一点是在现在这种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前提下,各种新规,打破刚兑,从站在投资人角度他更关心的是越来越关心你的底层资产到底是什么?而不是以前层层嵌套的各种交易机构,通过交易机构各种绕开监管的方式已经是过去的一个时代了。
所以回到底层资产的角度,不仅仅是投资人,会引导整个市场会静下心来思考怎么样筛选真正有投资价值的底层资产,从绿色资产的角度,银监会的绿色信贷统计行业的平均不良率是在0.4%,我们行从绿色融资角度去年年底的不良率0.29%,先抛开资产定价的问题不谈,因为现在各种黑天鹅,或者什么灰犀牛,这种事件爆发的越来越多,单个投资人他关注的重点已经不仅仅是从追求一个短平快的高回报,而是更多考虑资产投向的组合问题,所以说大的策略上可能他会更侧重于我更清楚了解背后他环境风险,以及他的资产安全性,在这个大的原则上我可能同等条件上,我再来优选它哪个收益率会更高,他细分行业发展前景的问题,所以刚才王老师其实在总结我第一个回答的时候,我认为她那几点非常关键。环境信息披露也好,或者说环境方面的一些在企业运营当中,环境治理方面的一些投入也好,或者说企业在这方面的理念观念的提升也好,其实是越来越影响到各行各业的一个企业的正常日常的一个经营运转,而且它影响的权重跟因素会越来越高,也就是说你如果还在现在这种大的环境下,还不对这个问题再重视的话,未来受到的惩罚会远远超过你的想象,不仅仅是你的渠道,执法上的要求,甚至整个行业,未来可能整体的一个转型。
胡晓斌:刚刚亚芹更多站在融资债券这块讲的,我们从股权投资这块讲,现在很多的投资者和在投资一个企业的时候关注到整个层面,我们举一个例子,我们投资一个企业,不管关注它的收入、成本、利润,但是很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于环境的影响,他们给自己设定的标准,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他们尽可能的接近政府能容忍的最极限的地步,如果投资者不关注这方面的信息,如果没有合法的信息披露,一旦国家的监管层面发生变化,这个平衡点怎么来平衡?最终他的报表可能是下降的,利润大幅度下降,如果投资者不关注这样的问题,贸然投这么一个企业,不对他的环境各方面做一个考量的话,就很可能造成一次失败的投资,比如说前两年投煤炭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是这两年在回暖,说明我们能源结构毕竟还是很大一部分要依靠传统能源的,但是这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所以说我觉得我们不管是投资者也好,包括企业也好,未来对这块应该要有一个关注,特别是有些公司可能以后还会强制性去披露的,我们最近这段时间还看了一些,跟王老师接触了香港的一些机构,已经要求每家公司都披露ESG了,未来我想国内A股上市公司一定会有这样的要求,所以包括我们有意愿,现在已上市的公司应该在这块对自己要有一些准备,防患于未然,不做好准备的话,到临门一脚最后上不去,也很可惜。
主持人(王遥):两位专家讲的非常好,一个从债券,一个从股权方面讲的,我也追加一个国际上的信息,最近几天我分别跟国际专家沟通交流,他们告诉我一个同样的信息,现在国际上的资产拥有者他们再把资产委托给资产管理公司的时候,他们说你们有没有考虑ESG的因素,如果没有这一条的话,他就不会把他的资产给到他去做管理,这个已经是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在我们中国可能目前来讲,我们监管部门还是在针对1上面正在下很大工夫,而且强制的信息披露以后也要出台了。我现在不开放给大家了,因为我还有问题要问几位专家,卢局已经休息了蛮长时间了,刚才您谈那个问题的时候,我还想再深入的请教一下您,作为国开行在做大量的投资,以及包括生态修复方面,我觉得肯定也是做了很多的努力,其实也想请您讲一些具体的事情?国开行作为开发性金融取得的成效,同时我们现在有“一带一路”这样一个倡议,开发性金融在绿色“一带一路”中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最近淘汰生态补偿的问题,对于生态修复的问题它很难产生回报,这块我们开发性银行可以做什么?
卢汉文:我试图用更简洁的语言把这个情况做一个交流,首先我报一个数字,11月份的,开发银行绿色信贷突破了1.7万亿,另外一个口径节能减排环保的突破了1.2万亿,从绝对额度来讲,我们还是排在首位,但是占比逐渐在下滑,说明各家银行都在发力,说明都在绿色金融方面加大力度,我当时在2011年初的时候,那个时候有4.5万个亿,接近三分之一的样子,现在等于一说已经不足20%,10%几了。第二,政府市场之间我们要搭建一个桥梁,现金流不足以覆盖项目的实施,把有收益的和无收益的进行一个综合的平衡,我上来的时候讲到了,有一个我们等于支持巢湖治理的,这个从表面看,它没有直接的收益,我们是怎么样呢?首先把这个项目让它有一个综合的,我们弄了一个叫六结合,把巢湖治理,水质的改善,怎么叫六结合呢?第一,先把这个大大小小的四十多条河流,河道整治的时候跟这些渔民居民搬迁,跟棚户区改造结合起来了,等于又解决了棚户区的问题,第二,河道治理,然后就是水运的改善,码头的建设跟整个的物流,周边的物流,甚至还有什么呢?连河南周边的都有,物流业的发展有一个结合。第三,就是环巢湖治理,生态改善,建立起这种湿地公园,森林公园,要开展这个旅游业,又给原来渔民也好,或者搬迁居民解决一个就业的问题。再一个要把蓝藻收集起来做一个有机肥。第五,大家有没有去过合肥的,巢湖就在西北面,建了一个滨湖新区,特别一到秋天的时候西南风刮,正好把滨湖新区污的东西给刮来了,环境不好,后来治理了之后环境改善了,就是把滨湖新区改善带动了新城镇化的建设,所以大家可以看滨湖新区的房价,合肥是全国省会城市当中排在前几位的,滨湖新区涨的幅度是更大的。第六,等于把绿色农业从治污以后,等于把生态农业搞省去,所以政府等于说把这个单一一个环保的项目,让他跟整个社会的发展,方方面面结合起来,所以这样的话就算一个总账,新城镇化建设当中土地的增值出让的话,其实是很大的,这样的话,整个一些项目把它做了一个平衡,从长远来讲它的收益能够足以覆盖银行的贷款,大家也说了,它毕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那么把一些像环保的资金,水利建设的基金,还有城市建设基金等等这些给它统筹起来,做一个项目上初始建设,政府再给一些支持,使得这个项目有序开展,巢湖这几年的情况还算是不错,从列五类到了四类甚至更好的情况,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当时这个事情我在银监会介绍了情况以后,要把开发银行这个事经验做一个典型案例,代表中国的银行业去参加巴塞尔的国际论坛,做一个介绍,但是非常可惜我们派一个小姑娘去的,十天的时间没有把签证办下来,把资料寄过去了。
说到“一带一路”,也是这个情况,开行在“一带一路”当中也是服务国家战略,我们大概过去这几年在“一带一路”投放了1600的亿左右,余额也有1200个亿,总书记去年“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当中我们加大金融业对“一带一路”的支持,特意提到了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一块去投资,一块是属于基础设施的,一块是金融合作,但是无论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还是园区,我们都把环境作为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在这个项目的论证评审过去我们吃过一些亏,力度没有那么大,第二个,我们缺乏一些宣传报道,比如你们中国开发银行全球各地的一些项目,不是搞能源的,就是搞原材料的,但是恰恰不是,我们其实做了很多这些生态改善的事,类似环境这些项目也是我们开发银行支持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主持人(王遥):非常感谢卢局长给我们分享了一个案例,我想作为学者,以后也希望把开行的案例给它做出来,让更多的地方了解一下这个经验。还想问一下蔡秘书长,您刚才谈到了绿色保险的一些基本情况,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我们想知道绿色保险在服务节能产业方面有没有一些相关的创新?
蔡宇:为了准备这次会议,我也详细查了一些资料,专门支持节能环保发展的产品,这种创新产品不断地出现,我在这里为大家简单介绍两个保险的机制创新。一个2015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和保监会联合发文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时间原因不展开了,把这个产品基本情况介绍一下,大家有兴趣,只要搜到关键字都可以找到。一个是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还有去年8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和保监会联合发文开展了新材料首批次硬件保险补偿机制,两个新的保险机制,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目录重大的技术装备,还有新材料的首批次应用,还有生产型材料,生产设备的企业购买可以得到中央财政补贴,受益方购买设备和企业用户,简单来说,这个目录来说所列的装备符合重点支持的装备新材料包括了节能节材环保效果突出的装备,也包括了清洁能源和环保材料,它一句话来说这两项保险机制,它的创新作用是什么呢?就是帮助生产企业把技术过硬的好的新材料,但是市场对它不了解,好的重大技术装备卖出去,如果大家感兴趣,觉得对于企业发展有帮助的话,大家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详细的资料。
主持人(王遥):谢谢,最后还有一点时间,我要问到蓝局长,湖州其实发展过程当中一定也遇到了一定的问题和障碍,您可以把障碍提出来,也可以提一些自己的解决建议。
蓝春锋:我简单说一下,在前期试点推进过程当中,我们也跟机构、跟相关的客户也进行了一些座谈,我们也感觉到在试点过程当中还是有四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第一,经营管理的理念还是有所偏差的,2017年有7家重点机构推进,在目前情况下,我不是太看好,所以基于监管的压力,或者地方政府在推这个事情,所以象征性的开展这个业务,但是在体制机制方面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所以就感觉到他的经营理念还是有所偏颇的,但是这个事情从现在来看,这肯定不对的,2017年处置僵尸企业16家,我们信贷资产质量并没有感觉到有压力,反而越来越好,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过程当中,又运用了很多的新的信贷投入的机会,这是有利于我们下一步绿色发展的。
第二,我们的标准不是太明确,我们国开行也提到了,各个部门现在都出台了一些关于各自领域的绿色指导意见,或者是下发了通知,但是从前来看,这些意见来看,通知也好,大多是综合性的原则性的,各家行在制定自己行里政策的时候都是按照各自的理解,出现了什么现象呢?各家行都在做,但是力度是不一样的,影响了我们绿色金融所要达到的一个最终的初衷是没有达到。
第三,我们数据信息共享是不充分的。尽管我们也在从中央也好,省里边也好,市里边,县里边都在推,特别是环保信息的共享方面做了一些事情,但是从目前来看环保信息的共享存在着及时性,全面性,有效性都不足的情况,这些共享的信息并没有给我们各行发挥作用,我们各家行在对于贷款放还是不放,去做很多其他的工作,去了解客户的情况。
第四,专业人才的支撑是不够的。尽管我们行业协会也好,包括主管部门也好,包括各家行的总行也好,也对这个绿色金融相关方面的知识进行了一些培训,但是从各家行的反映情况来看,都感觉到这方面是最大的困难,因为很多事情都是靠人去做的,没有人什么事也做不成,特别是涉及到我们经营环保,绿色智能制造,这个要求比较高,所以我们在基层的实践当中感觉这四个问题是比较突出的。
接下来我们监管部门也从四个方面打算做进一步的推进。
第一,解决理念的问题,通过我们的评级结果的应用,通过我们监管专题的约谈,通过我们的线上检查,我们综合手段的一个运用,我们来促使我们的金融机构来准确地认识,湖州市刚刚常委会提出来的,要打造践行两三思想的目标,真正地把思想统一到这方面来,统一到绿色发展这个上面来,来解决我们以往对于我们绿色金融这个方面,有一些担忧也好,有一些顾虑也好,有一些理解不全面的情况也好,我们要把思想统一起来,这是第一个。
第二,解决人的问题,以人为本,怎么来提升我们银行的从业人员绿色金融能力和水平,前期湖州市银行业协会以及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请高等院校,业界专业人士,以及我们监管部门的专家对于我们支行以上的高管人员进行一个全面的培训,这个我觉得还是非常重要的,各家行也有这个诉求,所以我想在座有很多的绿色金融方面的专家学者,请你们有机会抽个时间到湖州进行一些辅导,对我们湖州提高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三,我们要解决好信息共享不充分的问题,2018年浙江省有一个非常好的机遇,1月2上午全省第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大会,我们省委书记非常明确地提出来了,就是要打破信息孤岛,让数据少跑路,让银行和客户少跑腿,以前我们各个部门有一个很强势的,我们尽管时时全面地共享,现在我们浙江省像杭州市也好,义乌市也好,都有专门的数据管理部门,你都要进这个数据库,让我们的银行更加放心,更加大胆地对我们的绿色项目,绿色智能制造,绿色消费等等各个领域进行一个精准的投放,这是第三。
第四,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绿色金融的标准化的建设工作,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央和省一级层面,在绿色金融标准化广度上,我们现在下面基层的这些要求,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配合金融办,质检部门,我们把绿色金融的统计数据,绿色项目、绿色企业,以及等等6个方面先进行一个标准化的一种建设,先把湖州市的标准先确定下来,然后在条件试点成功的基础上上升为省级标准,甚至国家标准,这样形成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一个湖州模式。
主持人(王遥):非常感谢蓝局长,我也很抱歉,作为主持人我们时间已经拖延了。最后我用一分钟时间把专家今天所讲的精彩观点做一个简要的总结,大家形成了一致共识,我们绿色金融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应该要服务于实体经济是使命,当然践行社会责任也是它的情怀,但是我们在发展绿色金融过程之中不管是国开行开发性金融,还有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在其中都发挥了作用,也取得很多成绩,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这个里面也有很多问题,还没有解决,比如我政策激励问题,数据问题,专业人才问题,可能这个需要我们各个利益相关方,包括我们的政府监管部门,还有金融机构企业,以及我们的研究机构,还有IGO,媒体等等诸多的利益相关方在这个方面做出相关的努力,围绕着我们还面临着比较大的挑战进行进一步的改善和推进,我们以热烈掌声感谢五位专家给我们做出精彩的讨论,谢谢。
(发言内容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