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废龙头企业,优势扩张明显1.1公司简介及股权结构公司简介: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9年9月,致力于废物处理以及资源化利用。2003年1月,公司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00895.HK,是国内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国内民营环保企业。2012年4月,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于深交所上市,股票

首页 > 固废处理 > 危险废物 > 企业 > 正文

从危废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东江环保营收及发展趋势

2018-06-13 10:14 来源: 国联研究 

1.危废龙头企业,优势扩张明显

1.1公司简介及股权结构

公司简介: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9年9月,致力于废物处理以及资源化利用。2003年1月,公司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00895.HK,是国内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国内民营环保企业。2012年4月,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于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SZ002672,成为国内唯一深港两地上市环保企业。2015年公司收购7家环保企业,在环渤海地区重点布局。2016年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树立国有企业背景。


股权结构:2016年广晟强势控股,国企控股股东优势凸显。公司于2016年10月发布关于实际控制人变更的公告,公司原控股股东张维仰先生与广晟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通过协议转让将持有的部分股份转让给广晟公司,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广东省国资委,广晟公司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广晟公司的入主充分彰显了对公司发展前景的看好,广晟将以参与环保为出发点,借助公司平台,着力发展环保行业,将公司的固废无害化及资源化业务做大做强。

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公司股东为广东省人民政府,持股比例为100%。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467亿元,跃居省属企业第一位。广晟拥有26家一级企业,控股境内6家上市公司(中金岭南、风华高科、广晟有色、国星光电、佛山照明、东江环保)。公司分别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金融业以及房地产业等行业进行投资,投资范围主要集中于广东省。未来公司有望背靠广晟实现公司技术与资本融合、民营与国资的强强联合,助推公司逐步进入快速成长的通道。


1.2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是营收重要来源,业绩快速增长

公司自2012年上市以来,业绩稳步提升。2012年公司实现收入15.21亿元,2017年公司实现营收31.00亿元,年复合增速15.6%。2017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7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32%,扣非后净利润4.6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23%。17年归母净利润下降主要是因为16年公司将家电拆解业务的基地——湖北东江及清远东江的全部股权出售给启迪桑德,增加1.79亿元非经常性的投资收益,扣非后公司业绩发展较好。

公司自2012年上市以来,综合毛利率维持在30%-40%之间,2017年毛利率为35.88%。作为危废处理处置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内生增长动力强劲,在2017年通过不断创新业务模式,积极扩张产能,正逐步向综合化平台迈进。


危废的无害化和资源化为公司收入与毛利的主要来源。2017年,两项业务收入分别实现11.67亿元、11.82亿元,同比增长38.44%、49.33%,合计占营收比为75.78%,比上年提高13.33个百分点;毛利占比分别为47.74%和27.28%。工业危废处置业务的快速增长受益于目前危废处置行业的市场高景气度,公司聚焦主业,不断加大危废项目拓展力度,产能总规模及释放规模都在稳步提升,不断优化战略布局,加快在珠三角及西南地区的项目收购,实现了危废处置业务的快速增长。

公司工业废物资源化利用业务亦为公司重要主营业务之一。由于资源化业务不仅受到产能和产品销量影响,还与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息息相关。公司资源化产品主要包括铜盐、锡盐、镍盐和铁盐产品等。2016年前,受到国际基本金属价格下跌、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公司资源化业务营收略有下降。2012至2016年,公司资源化业务营收由9.39亿元降低至7.91亿元,毛利率维持在30%左右,而2017年,公司资源化业务营收11.82亿,同比增长49.33%,主要是因为各基地资源化产销量增加、重金属价格上升、加之公司加大海外销售等。



2.危废处置市场空间巨大,蓝海掘金正当时

2.1.危废实际产生量巨大,远高于生态环境部统计口径

危废产生量持续增长,无害化处置比例较低。危废行业在我国的起步时间相对较晚,涉及到危废产生量的数据主要是由产废企业自主进行申报,在此过程中便存在着数据的不确定性与不完整性。根据生态环境部每年《环境统计年报》及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危废产生量为5347万吨,相较于2011年危废产生量3431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9.28%。从统计年报中的数据可以发现,2011年统计数据为3431万吨,相较于2010年1587万吨同比增速达116.20%,其主要原因在于申报口径的变更:在2011年之前,危废产生量达10kg以上的需要纳入到统计中,自2011年开始,变更为年危废产生量为1kg以上则需要进行统计。从综合利用和处置情况来看,2016年危废综合利用量2823.8万吨,无害化处置量1605万吨,贮存1158万吨,其中综合利用量占利用处置总量的50.53%,处置量占比为28.74%,较2015年29.1%有所下降,从工业危废的处置方式看,无害化处置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危废实际产生量远高于生态环境部统计值。对于我国危废实际产生量,我们认为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测算:①对比发达国家危废产量测算法:2007-2016年我国一般工业固废产量由17.6亿吨增长到30.9亿吨,年复合增长率为6.45%。对比部分发达国家的危废与工业固废占比可以发现,韩国为4%,日本5%,英国比例最高为10%,而中国的比例仅为1.7%,差距较为明显。即使按照韩国4%的危废占工业固废比例进行保守测算,2016年我国危废实际产量预估将达1.24亿吨。


②第二产业增加值测算法:由于危废排放的企业多数来自于化工、有色等中游制造企业,我们认为危废的实际产生量将与第二产业的景气度是呈现正相关性。2007年至2016年,我国第二产业的增加值由11.58万亿元增长到29.65万亿元,复合增长率达9.91%,2007年污染源第一次普查时危废实际产量为4573万吨,在默认普查数据为准确数据的情况下,按照9.91%的危废增长速率进行测算,2016年我国危废实际产生量将达到1.07亿吨。

综合两种测算方法,我们认为2016年我国危废实际产生量将在1.07-1.24亿吨左右,低位值1.07亿吨,远高于生态环境部统计值。


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已开启,危废处理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据2007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告》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工业源中危废产量为4573万吨,约为生态环境部统计数据1079万吨的4.5倍。我们认为实际危废产量要远大于统计结果,原因可能在于:①由于过去监管力度较松弛,加之危废处理成本较高,企业在申报数据时存在漏报、瞒报等现象;②由于统计口径的原因,部分小微企业产废量未被纳入统计范围内。

根据国务院下发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2019年为本次普查的数据总结发布时点。在监管趋严、环保督查常态化等政策执行的背景下,考虑到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支付能力增强以及两高司法解释的提出,可以预计我国危废处理的需求将进一步被释放。


2.2.危废处置有效处理能力较低,牌照发放亦有空间

在一系列环保政策的刺激下,危废处置行业需求将逐步迎来有效释放。根据《2017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各省(区、市)颁发的危废(包含医疗废物)经营许可证共计2195份,核准经营规模为6471万吨/年(含收集经营规模397万吨/年)。而根据环境防治年报,2016年实际经营规模为1629万吨(含收集23万吨),有效处理能力较低,大量的产能仍未完全释放。

产能利用率较低的原因,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①已经核准经营的产能,由于危废来源供给不足,导致产能闲置,无法高产运营。2016年10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定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相关条款,取消了危废省内的转移审批手续。在此之前,省内之间危废的转移审批尚未开放,限制了省内之间危废资源的有效转移,多数企业遵循就地处理原则,无法形成大规模处理处置效应;②由于工业处置技术和工艺、经验等原因,危废处理企业运营效率不同,而在我国整个危废行业中参与者众多,但多为中小企业,处理能力、资金能力等相对较弱,对行业贡献度较低;③其他:诸如全国环保督查等某些事件性影响、十九大会议召开引起的停产等。


从2016年核准经营规模(6471万吨/年)和危废实际产生量(1.07-1.24亿吨/年)来看,供需缺口仍然较大,未来将逐步产生两个行业趋势,一是现有的有效处置能力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主要是大型龙头企业的危废收集能力将持续提升,有效处理能力不断提高,比如东江环保目前的总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60%,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未来仍有提升空间,相对应的中小企业将日趋艰难,行业龙头的集中效应将继续凸显;二是牌照发放仍有空间,牌照资质对企业技术要求很高,涉及焚烧、化学、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建设周期很长,涉及土地选址、立项、环评、验收等手续,行业将呈现强者恒强的格局,中小企业面临市场份额被挤占,市场将诞生规模较大、布局范围广泛、有先发优势的龙头企业。

2.3.行业进入群雄逐鹿时代,公司已经跃居行业龙头地位

行业集中度低、规模小,公司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我国的危废行业的市场参与者众多,但是具有规模效应的企业很少,目前我国危废行业呈现出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行业集中度低:根据Frost&Sullivan、远卓分析、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截止 2016 年,行业内排名前十大公司仅占总设计处置能力的6.8%,其中东江环保市占率为2.26%,处绝对领先地位;②危险废物产生量与处理能力分布不匹配。2016年我国持危险废弃物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数量为2149家,主要集中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欠发达地区许可证数量少。其中江苏、浙江和广东三省资质企业数量共计503家,占全国总数的30%以上。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2015年危险废物产生量主要集中在东部、西北部、中部,分别占总产生量的31%、24%,13%,可以看出华东地区及西北地区占危险废物产生量的大部分。而经济发达地区如华东及华南占危险废物处理能力的大部分。危废处置行业中,东江环保、光大国际、威立雅中国、新宇国际等企业进入行业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规模和产能优势,而且位于危废产生量较大的省份,有较强的客户资源和竞争优势。③经营企业规模小、处理能力弱。按照2016年核准经营规模和企业数量的数据测算,平均每家的核准处理能力仅为3万吨/年,并且大部分企业技术、资金等实力较弱,日均处理能力超过50吨的企业占比不到20%,达到1000吨的仅占0.3%,并且能够处理25种以上危废种类的企业仅为1%,绝大多数均小于10种。在2017年,东江环保已具备44类危险废物经营资质,在危废行业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行业并购热度高,进入群雄逐鹿时代。在过去的2017年,我国危废行业兼并购市场火爆,整个环保产业共发生86起并购,交易金额达385亿元,交易金额与数量均创新高,其中涉及到危废的并购市场达20余起。


目前,在2017年的行业并购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类:①以东江环保为首的环保行业之间的并购,其中东江环保和雪浪环境分别发生3起并购,在整个并购热潮中居前列;②以金圆股份为首的跨行业并购。环保公司为了扩大公司业务范围,或增加产能资质,收并购危废处置企业,加快无害化、资源化产能布局。一般来说,危废设施的建设周期较长,从环评到实际真正投产运营至少需要2-3年左右时间,而通过收并购的方式,可以令公司快速拥有或扩大处置危废的能力。并且对于危废的处置跨省转移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较大,通常采用就地处置的方式,公司通过跨省并购也可以实现公司的省外业务扩张。

危废行业如火如荼的并购进程或将持续下去,未来,危废企业跑马圈地以及整合并购将会不断进行,抢占市场或将愈演愈烈,危废行业进入“群雄逐鹿”时代,进而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东江环保作为危废处置行业龙头,不断优化市场区域布局,通过夯实珠三角发展基础,完善京津冀业务覆盖,辐射西南地区的战略布点,有望在未来的跑马圈地中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2.4.工业危废无害化处置市场巨大,公司成长空间广阔

工业危废的主要来源及种类构成。鉴于对危险废物的认识不断深入,在2016年6月21日,生态环境部重新修订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危废由49大类重新调整为46大类,新增117种类别,共计479种,而其中70%以上的危废都来自于工业行业。据2015年环境统计年报数据统计,工业危废中产量最大的行业分别为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制造业(占比19.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占比15.6%)、非金属矿采选业(占比13.8%)以及造纸和纸制品业(占比12.7%)。


根据2015年环境统计年报的数据,工业危废产生量种类构成中产量最大的依次分别为废碱 623.0 万吨(占比15.7%)、废酸 571.2 万吨(占比14.4%)、石棉废物 549.2 万吨(占比13.8%)、有色金属冶炼废物 388.9 万吨(占比9.8%)、无机氰化物废物 355.5 万吨(占比8.9%)以及废矿物油 213.0 万吨(占比5.4%),适合于采用资源化利用的废碱、废酸、有色金属冶炼废物等占工业危废约为40%。从产业调研情况来看,危废资源化空间将进一步缩小,而无害化则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近些年随着监管的趋严,无害化处理的占比将提高,未来空间将被放大。


工业危废的无害化处置将成为主流。工业危废提出“三化”处理原则,即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目前主要的处置方式有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置和贮存等。从近几年的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置方式占比情况看,综合利用占比整体变化不大,在50%左右,无害化处置方式2016年占比为28.74%,占比在逐年提升,未来预计将会复制垃圾焚烧发电的技术路线。综合利用包括回收利用、循环再生等资源化利用方式。如印刷线路板、电镀污泥、废铅酸电池等很多废弃物都可进行资源化处理,这些固废含有大量的铜、银、镍等重金属,可以回收使之资源化,提升效益。其利润来源主要受到贵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无害化处理方式主要包括破碎、分选、沉降、废液酸碱中和等物理化学处理、焚烧热解及填埋等,其中焚烧处置危险废物在世界上应用广泛,是最成熟的一种热处理技术,国内的焚烧处理价格相对其他处理方式更高,国内焚烧平均价格在2000-4000元/吨不等,有的地区甚至更高,价格和废弃物的处理难度和污染成分有关,同时商业运营模式清晰,未来将成为主流的危废处置方式。




无害化处置市场潜力巨大,公司成长空间广阔。我们预计在2018-2020年,全国危废实际产量将会持续增长,约为1.3-1.56亿吨,截至2016年底,全国各省(区、市)颁发的危废(包含医疗废物)经营许可证共计2195份,核准经营规模为6471万吨/年(含收集经营规模397万吨/年)。我们通过测算未来危废实际产量与现有核准规模的缺口,按无害化处置比例28.74%,3000元/吨的平均处置价格进行测算,则预计到2020年,危废无害化处置行业缺口将有望达到788.7亿元。对于东江环保,2016、2017年危废处置总产能分别为146万吨、160万吨,按照16年核准经营规模6471万吨/年进行计算,市场占有率在2.26%,假设市占率保持不变,对应的公司2020年新增危废处置总产能的空间(包含资源化、无害化)大约是206.8万吨,合计总产能规模达到352.8万吨,较目前公司的产能规模160万吨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3.行业龙头锐气不减,“内生+外延”铸就稳定地位

3.1.资质产能持续释放,大量项目即将落地投产

公司始终专注于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凭借自身突出的技术优势、资深的管理经验以及资本优势等,公司在危废处理行业持续巩固龙头运营商的地位。截至2017年,公司拥有工业危险废物处理资质达160万吨/年,在行业内遥遥领先。按照公司未来几年规划产能,2020年预计公司将拥有350万吨/年的综合治理产能,包括水泥窑协同处置产能,CAGR达29.81%。对比我们上文对公司未来产能空间的测算,假设市占率2.26%保持不变,公司预期产能352.8万吨,所以我们判断公司规划的产能实现概率很高。


危废产能布局以广东地区为核心辐射全国。从公司危废产能布局来看,主要集中于广东地区,拥有70余家子公司,形成以广东省区域为中心,泛珠三角及长三角地区,覆盖全国的战略布局形势。范围具体包括广东、江西、四川、湖北、福建、山东、江苏、河北、浙江、新疆等地,对于危废的处理区域集中度较强,公司有望凭借区域优势,将公司产能版图扩张至全国,形成稳定的危废来源。

大量项目即将落地投产,危废处理能力持续增强。根据公司2017年年报披露数据,2017年公司共建成项目有湖北天银(无害化3万吨/年,资源化3万吨/年)、珠海永兴盛(无害化1万吨/年)、东莞恒建(无害化2.65万吨/年、资源化9.65万吨/年),2017年新增总产能达19.3万吨/年。2018年预计能够投产的项目包括衡水睿稻(无害化7.75万吨/年)、江西固废二期(资源化28万吨/年)、福建南平(无害化2万吨/年)、山东潍坊东江(无害化1.59万吨/年,资源化18万吨/年)、湖北仙桃绿怡(资源化1.78万吨/年)、江苏南通(无害化3.5万吨/年)、泉州PPP项目(无害化5万吨/年、资源化4.07万吨/年),2018年预计总产能达71.69万吨/年。


3.2.牵手海螺开启水泥窑协同处置,实现平台优势互补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无害化处置的有益补充。政策刺激下,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应运而生。2011年3月,《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废物设计规范》正式出台,文件对工业废物处置规模、技术等进行了详细要求,标志着对水泥窑协同处置政策成熟化的开端。2013年两高司法提出非法排放、倾倒、处理3吨以上的危废入刑,从法律层面上对危废的排放进行了强有力的监管,同年3月,《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出台,规定了污染排放限值、水泥窑设施技术要求以及入窑废物的特性要求,作为水泥窑协同处置领域规范性文件推动了行业的持续发展。2016年12月,《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出台,文中明确了协同处置固废应利用现有新型干法水泥窑,采用窑磨一体化的运行方式进行运作,政策发布之后,新建、改建或扩建处置危险废物的水泥企业,应按照要求选择单线设计熟料生产规模 4000吨/日及以上水泥窑。2017年6月,《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经营许可证审查指南(试行)》出台,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的适用范围、术语定义、经营模式及技术规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并将协同处置的新型干法水泥窑熟料产能的标准重新进行了修订,由之前4000吨/日调整下降到2000吨/日,进一步扩大了产能空间。


与危废的传统处置方法相比,水泥窑协同处置具有诸多优势,如处置成本低,投资少、燃烧充分、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等等,缺点是可焚烧种类少,目前已经逐渐成为危废无害化处置的有益补充。


此外,水泥窑协同处置还能够弥补错峰生产产能停滞。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工信部《2016-2020年期间水泥错峰生产工作通知》及多省市《关于开展水泥行业积极性错峰生产的通知》,文中指出由于水泥窑协同处置承担居民供暖、处置生活垃圾和危废等任务,原则上是可以不进行错峰生产,进而增加企业效益。

目前,国内外学者正积极研究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以海螺创业为例,公司凭借自身多年开发研究经验,自主研发出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危废技术,该系统通过高温热解等方式,能够实现对危废的彻底处理,并且资源化利用效果较好,实现灰渣零排放。

对于不同种类的危废,在进行水泥窑协同处置时有不同的处置方式:①固态/半固态废物:先经过粉碎与废液混合,当达到某种粘度时送至尾窑进行焚烧;②低水分固态废物:经过粉碎后送至分解炉直接焚烧;③工业废液:调配过滤后送至窑头进行处置;④飞灰类固废:存储仓进行储存,计量后送至窑头进行焚烧处理。固废经过水泥窑处置后,有害固体物质将被滞留于窑内吸收固化,有害气体进行处理后排出。

牵手海螺创业,实现平台优势互补。公司于2017年12月与海螺创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双方旨在充分利用平台互补优势,优先布局危废无害化产业,共同提升对区域市场的服务能力,推进固废处置深度合作。合作将充分发挥公司在固废处置领域的技术、运营及市场拓展等方面的经验优势,以及海螺创业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的技术产业布局优势,建立协同处置固废战略合作平台,通过平台效应实现共赢。

海螺创业(股票代码:00586.HK)是一家能够提供节能环保“一揽子”解决方案的大型企业集团,背靠海螺集团,目前公司产业涉及余热发电、垃圾焚烧、新型绿色节能建材等,专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水泥窑协同处置市政废物、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三大核心环保领域。


以广东省为试点,公司携手海螺创业深耕危废领域。公司与海螺创业将以包括但不限于股权合作的方式进行广东省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布点,包括但不限于以《广东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和《广东省水泥行业转型升级技术路线和行动计划(2016-2018年)》为指导。根据“十三五”期间规划要求,广东省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产能为500万吨/年,据海螺水泥公司公告统计,其在广东省内共计有4家子公司,分别为英德海螺、清新水泥、化州海螺以及阳春海螺,共计10条投产线,已建成熟料产能分别为2万吨/日、1万吨/日、1万吨/日以及1.75万吨/日,若全部完成协同改造,危废产能总计将达110万吨/年。


3.3.多种经营模式尝试,新模式创新开启

自2017年以来,公司积极探索EPC领域,利用市场化成熟经验与技术、人才等优势,在环境工程与服务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17年9月26日,公司发布《关于收购佛山市富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股权的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人民币4800万元收购佛山市万兴隆所持有富龙环保30%的股权,富龙环保主营综合利用处置危废、环保技术研发推广等,本次收购目的在于扩大公司危废处理能力,进入佛山市工业危废市场。该项目于2016年3月取得环评批复,包括焚烧项目3万吨/年,综合处理项目1.97万吨/年,其中,综合处理项目已建成,目前处于试运营阶段,焚烧项目在建,预计于2019年初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拥有约近5万吨/年的危废处理能力。此次公司的收购采用“EPC+参股运营”的创新模式,后续将为富龙环保建设焚烧处理设施提供EPC总包服务。创新业务模式的开启,充分说明了公司拥有着丰富的工程建设经验以及技术优势,有助于在未来打造全新的业务增长点,为提高公司危废处理能力,提升公司的市场份额添砖加瓦。

泉州危废处置中心PPP项目持续推进。2016年7月25日,公司发布《关于参股设立项目公司投资泉州市工业废物综合处置中心PPP项目的公告》,确认公司与兴业科技组成的联合体中标,正式标志着公司向PPP领域迈进。东江环保、兴业科技、外走马埭围垦建设以及泉州国投拟共同出资1亿元设立SPV公司投资该项目,分别占有42.5%、42.5%、10%以及5%的股权。

项目采用BOT运行方式进行运营,具体包括工业废物的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两部分。该项目为公司中标的首个工业废物处理PPP项目,此外,公司与项目联合体的另一方兴业科技进行合作亦属于跨界合作,不仅在融资模式上进行了创新,更在运营方式与合作方式上进行了尝试,旨在为公司创新发展积累宝贵的经验,为后续公司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泉州PPP项目目前进展状况良好,在17年上半年已经取得环评批复,处于建设阶段,项目建成后预计将为公司带来约9.07万吨/年的危废处理能力,其中无害化5万吨/年,资源化约为4.07万吨/年。

3.4.广晟入主,顺利推进定增

2017年5月10日,公司发布关于《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本次定增拟募集资金总金额不超过23亿元,定增数量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20%,其中,广晟公司认购的数量不超过最终确定发行A股数量的33%,且认购金额不超过7.59亿元。公司本次定增募集资金的目的旨在应对行业发展要求,打造完整业务链的综合环保服务平台,资金用途具体包括在建项目的融资需求、研究中心项目和实验室项目的建设、互联网综合运营平台项目的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所有募投项目按期达产后,总产能有望新增87.83万吨/年。


4.关键假设与盈利预测

4.1.关键假设

1.河北衡水睿韬项目(无害化)、江西固废二期(资源化)、福建南平(无害化)、山东潍坊东江(无害化+资源化)、湖北仙桃绿怡(资源化)、江苏南通(无害化)、泉州PPP项目(无害化+资源化)项目于2018年建成并投产使用。2018-2020年无害化产能分别为110万吨、155万吨、205万吨。2.考虑到后期有部分项目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以及公司正在加大物化业务市场拓展和资质匹配,2018-2020年产能利用率按照60%、62%、65%进行测算。3.由于目前危废处置仍然存在较大的供需缺口,暂不考虑价格因素对公司收入的影响,无害化处置价格2018-2020年全部按照2500元/吨进行预测。4.由于自2016年10月开始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暖,近期趋于稳定,根据上海金属网价格显示,金属铜2016-2017年均价上涨28%,预计2017-2020年资源化产品价格增幅分别为14%、0%、0%、0%,均价全部按照1500元/吨进行计算,2018-2020年资源化产能按照110万吨、130万吨、145万吨计算。5.保守起见,暂不考虑参股海螺创业带来的收入影响。

4.2.维持“推荐”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0.65元,0.81元,0.98元,对应的PE分别为23倍、18倍、15倍,鉴于公司处于行业龙头地位,产能仍在持续释放,目前仍然处于估值低位,维持“推荐”评级。


原标题:东江环保(002672):强者恒强,危废处置领域的领军者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