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大漠里,生活实在太苦。好不容易种上的麦子,大风一来就全埋了。低矮的土房子,在一夜大风后,被沙子埋得死死的,门都打不开,只得从窗户口把沙子扒开,爬出去。到了断粮的时候,全家人只能吃野草籽。父亲就决心卖羊种树。”高二云说道。
沙漠对库布其人来说是深深的痛,内蒙古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官井村位于库布其沙漠腹地,高二云的父亲高树林,是村里敢于同沙漠斗争的第一人。
在沙漠中,这种斗争更需要策略和智慧。正是缺少科技参与,库布其沙漠治理曾一度陷入“治理—恶化—再治理—再恶化”的怪圈。
在治沙实践中,库布其逐渐闯出了一条科技治沙之路。
这条路成为了沙治的“高速路”。近日,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组织召开评定会,专家委员会认为,经过30年的治理,库布其沙漠治理区流动沙地从总面积的73.3%减少到44.5%,固定半固定沙地从总面积的26.7%提高到55.5%。
创新种植方法成就治沙利器
“传统的人工治沙方式,先挖坑再种树,人均日种约2亩,苗木成活率不足30%。利用‘微创种植法’,10秒就可种植一株沙柳,两个人一天能种40亩,成活率提高约60%以上。”69岁的陈宁布,是杭锦旗道图嘎查村老支书,种树护树20多年,树是他最好的“伙计”。
“微创,是借鉴医学微创手术的概念。在2009年之后,我们主要采取微创气流法造林,即以常水压为动力,在沙地冲出栽植孔洞,然后将浸泡后的灌木条插入栽植孔中,使苗条与沙土层紧紧结合。”亿利沙漠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张吉树说。
目前,仅亿利集团利用该技术就已治理库布其沙漠150余万亩。
位于杭锦旗独贵塔拉镇的亿利生态治理区,是库布其沙漠最难治理的硬骨头。然而,这里出现了绵延上百公里的森林带,在森林覆盖的地带,看到了水鸟,听到了蛙声。
“在无人区治理中,我们采用了飞播与无人机治沙技术。库布其设有专门的飞播机场,在流动沙丘上采取地面处理、分播、复播、重播的方式进行飞播造林。利用卫星定位导航辅助的无人机,携带专利凝水剂包裹的植物种子,将包衣的种子射入土中,并利用高倍数凝水剂携带的水分满足种子初期生长发育用水需求。”亿利治沙专家韩美飞说。
延伸阅读:
库布其成全球荒漠化防治样本
产业化治理是治沙灵魂
“当年的‘甜根根’(甘草)今天真正成为了‘甜根根’,种植它每年能收入上万元。”牧民白音道尔计祖辈生活在库布其沙漠,到处都是明沙,缺水、出行难,吃了上顿没下顿,是他小时候生活的记忆,治沙后来成为他生活的全部。
在库布其治沙模式推广中,甘草总是“打头阵”,它有何神奇之处?
在杭锦旗独贵塔拉镇亿利阿木古龙甘草产业示范园,科技日报记者看到,这里自创了让竖着长的甘草横着长的技术,让1棵甘草的治沙面积由0.1平方米扩大到1平方米。
从此,库布其沙漠的梁外甘草(乌拉尔甘草)走出了沙漠,走向了全国。
“农牧民种植1亩甘草的年收益400至450元,两三年就可以把沙漠变良田,每亩价值1至2万元。”亿利集团扶贫办主任郝亮舍说,甘草还可以做成药品、食品,拉动以甘草为主线的产业链。目前,甘草治沙改土扶贫模式已覆盖我国几大沙区,面积达132万亩,预计5年带动脱贫5万人。
种质资源是治沙之本
30多年前,在沙漠种菜是件不可想象的事儿。大黄、茄多多、四粒红花生……在甘草产业示范园内,就种着多种蔬菜、水果。这些种子从哪里来?
来到距此不远的种质资源库,记者发现有20多名工作人员中,90%以上都是硕士研究生。
在种苗组培室,瓶瓶罐罐里面都是培育好的幼苗,草莓、黄瓜、西红柿……这都是用科技孕育出来的致富金种子。
中国林业科学院首席科学家杨文斌说:“沙地其实是个‘聚宝盆’,尤其是沙生植物。比如甘草,不仅是药材,而且固氮量大,是名副其实的‘固氮工厂’。”
沙漠怎么变成良田?靠的是科学治沙:种树治沙时,选择主要种植豆科类,经年累积,形成的“生物固氮”效应,使沙漠出现了生物结皮和黑色土壤,具备了农业耕作条件。这被称为“沙漠奇迹”。
“我们拥有中国西部最大的种质资源库,已搜集了1000多种,培育并大规模成功运用了238种。不仅利用当地的原生态植物,还引进了同纬度其他地区的耐寒、耐旱、耐盐碱‘三耐’植物,丰富了库布其沙漠的植物多样性。”亿利库布其沙漠研究院研发工程师苏建英说。
延伸阅读:
库布其成全球荒漠化防治样本
原标题:库布其靠什么走出沙漠治理怪圈?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