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报告简介作为政策导向的重头戏,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为大家所关注,纵观2011年~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对生态环保政策导向的变化,对未来生态环保产业政策变化发展趋势可窥一斑。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报告(企业篇)将分三期,为大家详细介绍生态环保企业的总体情况。本次

首页 > 大气治理 > 综合 > 市场 > 正文

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报告(企业篇 终)

2018-08-20 12:59 来源:节能环保观察 作者: 和谨咨询

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报告

简介

作为政策导向的重头戏,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为大家所关注,纵观2011年~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对生态环保政策导向的变化,对未来生态环保产业政策变化发展趋势可窥一斑。

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报告(企业篇)将分三期,为大家详细介绍生态环保企业的总体情况。本次是企业篇的最后一期,主要介绍环保企业的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和各项费用情况,接下来请欣赏精彩内容~

企业总体情况

负债率

总额情况

负债率方面,2017年全产业资产负债率为57.9%,同比增加1.8个百分点。主板全产业资产负债率为58.6%,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其中,资产负债率高于80%的4家,70%~80%之间的28家,50%~70%之间的97家,40%~50%之间的37家,低于40%的46家。从以上数据来看,生态环保整体负债率超过45%,仍处于较高水平,重资产属性并未得到有效改观。

生态环保产业

新三板资产负债率为50.4%,同比增加0.2个百分点;其中,资产负债率高于80%的15家,70%~80%之间的25家,50%~70%之间的138家,40%~50%之间的97家,低于40%的219家。由于新三板生态环保企业主要为技术服务型,企业资产负债率低于主板。

生态环保产业

平均情况

从各细分领域资产负债率状况来看,主板上市公司中,清洁能源的平均负债率仍然保持在高位为57.3%;其次是大气领域,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2.1%;固废领域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1.6%,居第三位。除环境监测领域以外,其他领域资产负债率都在40%以上,依赖于资产规模(投资)拉动的趋势明显。

生态环保产业

新三板上市公司中,清洁能源领域平均负债率最高为51.9%;大气领域为45.8%,位居第二位;工业节能为41.0%,位居第三位。

生态环保产业

增长情况

披露数据并纳入分析的706家生态环保上市公司中,2017年资产负债率增长企业410家,资产负债率下降企业296家,增长企业占比58.1%。其中,主板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增长企业121家,下降企业91家,增长企业占比57.1%;新三板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增长企业289家,下降企业205家,增长企业占比58.5%。

生态环保产业

2017年,主板各细分领域中,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数量最多的领域是水务,有22家下降;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企业占比最多的领域是工业节能,下降企业占比38.9%。

生态环保产业

延伸阅读:

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报告(企业篇 中)

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报告(企业篇 上)

新三板各细分领域中,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数量最多的领域是水务领域,有67家下降;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企业占比最多的领域是工业节能,下降企业占比61.1%。

 

生态环保产业

净资产收益率

(ROE)

总额情况

2017年,生态环保上市公司ROE(摊薄)为8.7%,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主板上市公司ROE(摊薄)为8.7%,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新三板上市公司ROE(摊薄)为8.4%,同比持平。

生态环保产业

2017年,生态环保上市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扣非ROE)为7.0%,同比上涨0.5个百分点。主板上市公司扣非ROE为7.0%,同比上涨0.5个百分点。新三板上市公司扣非ROE为6.8%,同比增加0.2个百分点。

生态环保产业

为了更好的分析比较各企业实际经营能力,我们统一选取扣非ROE进行统计分析,在各个章节中会部分采取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ROE)进行统计分析。

平均情况

从各细分领域扣非ROE状况来看,主板上市公司中,2017年大气领域扣非ROE最高,达到10.6%,其次是生态治理和水务领域,分别达到9.5%和8.5%;从扣非ROE变动情况来看,生态治理领域上浮1.3个百分点,增幅最高;清洁能源领域上浮0.8个百分点,位列第二位;固废领域上浮0.6个百分点,位列第三位。大气、建筑节能领域同比出现下降情况。

生态环保产业

新三板上市公司中,环境监测扣非ROE最高为11.1%,其次是生态治理和水务领域,分别为8.1%、7.4%。从扣非ROE变动情况来看,环境监测、清洁能源、水务分别上浮7.5个、1.1个、0.9个百分点,大气领域下降程度最高,下降14.9个百分点。

生态环保产业

增长情况

2017年披露数据并纳入分析的705家生态环保上市公司中,扣非ROE增长企业350家,下降企业355家,增长企业占比49.6%。其中,主板上市公司扣非ROE增长企业100家,下降企业112家,增长企业占比47.2%;新三板上市公司扣非ROE增长企业250家,下降企业243家,增长企业占比50.7%。

生态环保产业

主板各细分领域中,清洁能源领域企业中有37家扣非ROE下降,下降企业数量最多;工业节能领域扣非ROE下降企业占比72.7%,为该领域下降企业占比最多的领域。

生态环保产业

延伸阅读:

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报告(企业篇 中)

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报告(企业篇 上)

新三板各细分领域中,水务领域有81家扣非ROE下降,下降企业数量最多;生态领域扣非ROE下降企业占比57.1%,为下降企业占比最多领域。

 

生态环保产业

各项费用投入

根据生态环保产业特性,我们选取了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三项指标进行分析。

选择财务费用的原因主要在于生态环保产业尚处在高速投资阶段,合理地运用财务杠杆是考察公司运营能力的重要标志。

选择管理费用的原因是大量生态环保企业的BOT、BOO项目的主要成本通过无形资产折旧计入管理费用,通过管理费用的变化可以分析企业PPP项目运行现状和管控水平。

选择研发费用的原因主要在于衡量整个产业的技术投入状况,衡量生态环保产业对研发能力的依赖性。

01财务费用

总额情况

财务费用方面,2017年生态环保上市公司财务费用总额为428.8亿元,同比上升19.4%;其中主板财务费用总额为413.5亿元,同比上升19.0%;新三板财务费用总额为15.3亿元,同比上升31.4%。

生态环保产业

平均情况

主板平均财务费用为1.9亿元,占平均营业收入比例为5.2%,同比下浮0.5个百分点;新三板平均财务费用为309.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3%,同比增加0.1个百分点。

生态环保产业

从各细分领域财务费用支出情况来看,主板上市公司中,清洁能源领域平均财务费用支出最高,为4.4亿元,占平均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7.9%;其次是固废领域,财务费用1.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3.2%;水务领域排名第三,为1.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4.6%。从财务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变化来看,清洁能源、水务、固废排名前三,分别是7.9%、4.6%、3.2%。除大气、工业节能、建筑节能、环境监测领域上升外其余领域占比皆下降。

生态环保产业

新三板上市公司中,清洁能源领域平均财务费用最高,2017年为1949.2万元,占比8.1%;固废领域排名第二,平均财务费用为472.3万元,占比1.9%;生态治理领域排名第三,平均财务费用243.6万元,占比1.4%。从财务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变化来看,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大气、清洁能源领域占比上升,其他领域占比下降。

生态环保产业

增长情况

2017年生态环保上市公司中,主板上市公司有7家未披露或未得知财务费用,新三板上市公司有30家未披露或未得知财务费用。财务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增长企业387家,比例下降企业317家,比例增长企业占比55.9%。其中,主板上市公司财务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增长企业111家,下降企业99家,增长企业占比52.9%;新三板上市公司财务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增长企业276家,下降企业218家,增长企业占比55.9%。

管理费用

02总额情况

管理费用方面,2017年生态环保上市公司管理费用总额为645.2亿元,同比上升19.9%;其中主板管理费用总额为574.7亿元,同比上升21.1%;新三板管理费用总额为70.5亿元,同比上升11.3%。

生态环保产业

平均情况

主板平均管理费用为2.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3%,同比下浮0.2个百分点;新三板平均管理费用为1427.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4%,相比2016年下浮1.4个百分点。

生态环保产业

延伸阅读:

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报告(企业篇 中)

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报告(企业篇 上)

从各细分领域管理费用支出情况来看,主板上市公司中,清洁能源平均管理费用支出最高,2017年达到3.7亿元,占平均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6.6%;其次是固废领域,为3.2亿元,占平均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7.8%;排在第三位的是工业节能领域,3.0亿元,占平均主营业务收入比重9.9%。

生态环保产业

新三板上市公司中,清洁能源领域平均管理费用支出最高,2017年达到2,319.0万元,占平均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9.6%;其次是生态建设领域,2017年平均管理费用1,873.5万元,占平均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10.9%;排在第三位的为大气领域,2017年平均管理费用1,823.2万元,占平均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11.9%。从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变化来看,所有领域管理费用占比都出现下降,清洁能源领域占比下降幅度最大,下降2.6个百分点。

生态环保产业

增长情况

生态环保上市公司中,2017年主板上市公司有14家未披露或未得知管理费用,新三板上市公司有30家未披露或未得知管理费用。管理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增长企业307家,比例下降企业390家,比例增长企业占比44.0%。其中,主板上市公司管理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增长企业94家,下降企业109家,增长企业占比46.3%;新三板上市公司管理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增长企业213家,下降企业281家,增长企业占比43.1%。

03研发费用

研发费用方面,部分企业由于各种原因未披露研发费用或披露不全或研发费用为零,剔除此部分样本后,2017年纳入研发费用分析的企业共计602家,占样本总量的82.2%;其中主板上市167家,占该部分样本总量的27.7%;新三板企业435家,占该部分样本总量的72.3%。

总额情况

研发费用方面,2017年生态环保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总额为73.4亿元,同比上升18.8%;其中主板研发费用总额为66.6亿元,同比上升17.5%;主板研发费用上亿的企业共计15家,研发费用投入前三名全部落在清洁能源领域中,金风科技(002202.SZ)研发费用6.0亿元,排名第一;隆基股份(601012.SH)研发费用4.4亿,排名第二;湘电股份(600416.SH)4.4亿,排名第三。

新三板研发费用总额为6.8亿元,同比上升33.3%。研发费用上千万的企业5家,水务领域景津环保(832899.OC)研发费用2,024.3万元,排名第一;生态建设领域的蓝天园林(832136.OC)研发费用1,923.9万元,排名第二;大气领域航天凯天(835815.OC)研发费用1,515.7万元,排名第三。

生态环保产业

平均情况

主板平均研发费用为1.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0%,同比减少0.2个百分比;新三板平均研发费用为466.7万元,相比2016年降低0.9个百分点。

生态环保产业

从各细分领域研发费用支出来看,主板上市公司中,清洁能源领域平均投入研发费用最高,达到2.0亿元,占平均主营业务收入的3.7%;其次是工业节能领域,平均研发费用为1.1亿元,占平均主营业务收入的3.5%;固废领域平均研发费用排名第三,为1.0亿元,占平均主营业务收入的2.5%。从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的增长情况来看,工业节能、环境监测、水务领域上浮,其余领域下降。

生态环保产业

新三板上市公司中,生态治理领域平均投入研发费用最高,达到239.0万元,占平均营业收入的2.9%;其次是环境监测领域,平均研发费用为217.5万元,占平均营业收入的9.3%;大气领域平均研发费用为198.6万元,占平均营业收入的3.9%,排列第三位。从研发费用占平均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的增长情况来看,所有领域同比上浮,建筑节能领域上浮比例最大,同为1.4个百分点。

生态环保产业

增长情况

2017年披露数据并纳入分析的571家生态环保上市公司中,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增长企业249家,比例下降企业322家,比例增长企业占比43.6%。其中,主板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增长企业69家,下降企业81家,增长企业占比46.0%;新三板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增长企业180家,下降企业241家,增长企业占比42.8%。

延伸阅读:

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报告(企业篇 中)

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报告(企业篇 上)

原标题: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报告(企业篇 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