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新民排渠岸边一路走去,两岸的花草在微风中摇曳。河面上,保洁人员正划着小船在巡游河段,不时将网伸到水中打捞树叶,清澈的河面水波粼粼,在日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这是记者在新民排渠岸边看到的景象。作为黑臭水体之一的新民排渠,经过整治后水质逐渐改善,成为东莞市污水处理工作的一个缩影。
记者从11月26日召开的东莞市人大常委会视察市治污设施提质增效工作情况座谈会上获悉,东莞市自围绕水质达标和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部署相关工作后,至今累计建成截污管网5549公里,污水处理厂39家,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在国考断面水质方面,全市7个国省考断面水质比去年好转,其中,共和村断面水质氨氮、总磷下降幅度均超过50%,且从11月份以来基本每日达Ⅴ类。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面,全市已累计建成管网5549公里,城镇污水处理厂39家,总设计规模为337.5万吨/日,其中有35家经过提标改造已全部试运行,预计年底前投入使用。此外还在推进41座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在入河排污口整治方面,去年全市共摸查出17099个入河排污口,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已累计整治7841个。
同时,东莞市开展了全市地下排水管网摸查工作,至今已摸查19875公里,其中污水及合流管道约7429公里,雨水管道约12481公里,发现雨污混错接约34853处,并要求于年底前完成重点排水分区的检测、修复和整治工作。通过验收的地下管网摸查成果数据统一导入“东莞市污水管网GIS系统”,实现电子化管理,目前全市有23个镇街,超过1.17万公里导入系统,并生成临时管网图。
针对部分镇街管网缺陷修复进度滞后等问题,接下来,市政府将通过完善管网管理制度、加快实施管网建设和修复工程、推进污水管网接驳等措施,推进我市污水处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原标题:东莞累计建成截污管网5549公里,污水处理厂3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