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我国着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将资源开发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扰动控制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努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矿业发展模式,同时积极拓展矿区功能,大力发展矿山绿色旅游。目前,河南省新安煤矿、甘肃省金徽矿业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级景区,新疆风城油田实现“地下采油,地上旅游”,青海省都兰金辉矿业、神华准东煤矿把沙漠戈壁变绿洲,显著提升了矿区周边生态环境质量。
绿色矿山建设强调采用环境友好型的开发利用方式,控制并减少能耗、物耗和废弃物排放,深化生态环境治理。笔者以为,探索“矿区变景区、产业生态化”的发展之路,能够保障矿业发展由“专注资源开发”向“资源环境并重”华丽转身。同时,借助旅游产业能够丰富扩大矿区的经济来源,从而形成实现环境效益、资源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多方受益的良好局面。
近几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曾曝光多起矿产开发污染问题。比如内蒙古自治区多年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粗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存在“开一处矿山、毁一片草原、损一方生态”现象;又如湖南省益阳市石煤矿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十分突出,威胁洞庭湖及长江生态环境安全。实事求是地说,不少地区虽然已在矿产绿色开发方面做了努力,但众多污染问题暴露出来,足以说明绿色矿山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当前,部分矿区发展矿山绿色旅游,是对“无绿色不开发”的自我检视,是保障和倒逼绿色矿山建设向纵深快速推进的重要举措。各地矿山绿色旅游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不少地区对其认知也还停留在表层,认为只要把矿山绿化美化做到位了,就是绿色旅游了。依笔者浅见,如此认识仍显片面。对矿区加强植树复绿确有必要,能够增强矿区生态功能,提升生态环境自我修复能力,但绝非在矿区看到“满眼绿”就等同于矿山绿色旅游。
建设绿色矿山还应包含矿地和谐、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达标排放和先进高效的生产工艺等多种因素。因此,矿山绿色旅游还要突出绿色开采、节能减排、矿地和谐以及科学利用固体废弃物、废水等,发展循环经济,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还要强调绿色矿业发展长效管理责任机制、矿山绿色债券等相关内容,由表及里,让游客充分认识矿山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深入性和系统性。置身矿区,不仅眼睛看到了山青水绿,还应从心底体会到矿山开发的绿色主旋律,这才是矿山绿色旅游的题中应有之义。
原标题:矿山变景区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