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既是改善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历经前几年的摸索与积淀,污染防治工作在2019年迎来一个“小高潮”,成效有目共睹。特别是能源行业,一场接着一场硬仗,在攻坚战场上表现突出、贡献巨大。以此为基础,污染防治方向不变、力度不减,从以末端

首页 > 大气治理 > 脱硫脱硝 > 烟气脱硫 > 评论 > 正文

年终盘点|治污见成效 攻坚进行时

2020-01-02 08:14 来源: 中国能源报 作者: 朱妍

编者按: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既是改善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历经前几年的摸索与积淀,污染防治工作在2019年迎来一个“小高潮”,成效有目共睹。特别是能源行业,一场接着一场硬仗,在攻坚战场上表现突出、贡献巨大。以此为基础,污染防治方向不变、力度不减,从以末端治理为主的第一阶段,走向以源头防控为主的第二阶段。为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攻坚正在进行时。

污染防治成果突出能源行业功不可没

“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进程中,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是必须跨越的一道重要关口。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为此,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依然是2019年的主战场、硬任务。能源行业全力以赴、贡献巨大——

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任务,积极壮大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实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2019年,新增清洁取暖面积约15亿平方米,清洁取暖率达55%,累计替代散烧煤约1亿吨。节能减排工作扎实开展,“十三五”前四年,全国能耗强度累计下降约13.7%。

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碧水保卫战同样进入关键一年,水源地保护、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等重点工作持续推进。例如,以搬迁为契机,湖北、江苏等多地的沿江化工企业,拒绝简单位移、主动谋求升级,在实现长江大保护等同时,破除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局限,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为支撑净土保卫战,《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正式实施,打破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长期以来无法可依的局面。以此为依据,山东、山西等多个能源结构偏重的省份,进一步出台省级条例,分别针对焦化、采矿、铅蓄电池制造等细分领域提出要求,控制工业生产污染土地……

成果突出,困难同样凸显。生态环境问题是长期形成的,从根本上解决,也需要长期努力。为实现环境高质量发展,治理正从以末端为主的第一阶段,转向以源头防控为主的第二阶段。特别是随着治理措施深入推进,越来越要啃硬骨头,一些问题的解决难度不断加大,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还存在不少问题、面临不小挑战,稍有放松就可能出现反复,甚至前功尽弃。

对此,下一步更注重“边打边防”,减存量、防增量。包括能源在内的各行业、各领域,既要坚守阵地、巩固成果,也要突出精准与科学治污,不能放宽放松,更不能走回头路,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清洁取暖成效超预期改造趋向理性

清洁取暖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关系北方地区广大群众温暖过冬,关系雾霾天能不能减少,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

截至9月,北方地区已替代散煤约1亿吨,超出预期规划的7400万吨。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的清洁取暖率更高,部分城市地区、县城和城乡结合部分别达到96%、75%。以此为基础,“2+26”城市将继续完成散煤替代524万户。改造以来,北方多个省份散煤消费量大幅下降,累计减排二氧化硫78万吨、氮氧化物38万吨、非化学有机物14万吨。此外今年采暖季计划完成的700万户,实际改造有望达到1700万户。

硬币的另一面是,由于散煤治理、清洁取暖工作涉及面广、覆盖人口多、地域差异大,此前各地也缺乏大规模推广的有益经验,波折在所难免。特别是个别地区、个别时段的改造方式、推广节奏失当,甚至出现质疑声音。2019-2020年采暖季到来之前,生态环境部反复强调,清洁取暖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改善空气质量最关键的举措,对降低PM2.5浓度的贡献率达1/3以上。今年将继续坚定不移推进清洁取暖,“没有任何动摇,没有任何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吸取教训、提升认识的基础上,清洁取暖工作也渐趋理性。对已完成改造的地区,要求因地制宜、多元施策;加大清洁取暖资金投入,保障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确保不出现散煤复烧问题。对于未完成改造的地区,坚持统筹协调温暖过冬与清洁取暖,以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为第一原则;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在新的取暖方式没有稳定供应前,原有取暖设施不予拆除。

下一步,农村地区仍是清洁取暖改造的重难点,针对前期暴露的安全、经济等问题,如何保障居民“用得起、用得好”、更加“愿意用”,是实现清洁取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打赢蓝天保卫战”进入“攻坚期”

蓝天保卫战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位列环境保护七大标志性战役之首。根据《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事关已有治理成效的巩固及剩余“硬骨头”的攻坚克难,直接影响2020年治理目标能否实现。

尽管今年气象条件较为不利,但空气质量稳中向好。1-11月,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2.5%,PM2.5浓度同比下降2.9%,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指标均未出现上升。其中,落后产能淘汰和过剩产能压减力度加大,通过就地改造、转型发展、彻底关停等不同方式,区域产业布局优化调整;重点区域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以山东为代表的用煤大省,重点推进减煤及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机动车排放进入“国六”时间,10余省份提前执行史上最严标准,有效降低了移动污染物排放。

不过,在空气质量整体改善的同时,个体城市表现参差不齐,达标城市比重不足一半。究其原因,粗放的发展方式是症结,结构性污染问题仍未根本解决,污染物削减的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换言之,在已有治理的基础上,现有减排空间越来越小,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已进入“攻坚期”窗口期”。

蓝天保卫战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不是靠打几个“冲锋仗”就能完成。结合自身实际,各城市首先要摸清底数,制定详尽的污染排放清单,再据此科学施治,猛药去疴,下大气力深化三大结构调整。在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的前提下,坚持源头防治、过程管治、末端惩治相结合。减少过剩和落后产业,增加新的增长动能;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使用;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及污染排放,让蓝天保卫战的成效更实、更长、可持续。

产业走出寒冬迎来发展新周期

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企业力量不可忽视。2019年,不少节能环保企业历经了过山车似的一年,从年初接连“暴雷”、业绩下滑,到下半年回归理性、行情转暖,产业迎来发展新周期。

由于融资难度加剧、风险防控能力不足、盲目无序扩张等因素,节能环保产业从2017年底初现危机,直至2019年初坠入“寒冬”,多家企业遭遇最严考验。2019年上半年环保板块业绩显示,131家上市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5.06%、53.11%,民企更为困难。

对此,多家民企选择国资“输血”,主动混改自救。今年业内至少已有20起国资入股民营环保企业的案例,涵盖大气、固废、水务等多个细分领域。另有统计显示,目前已有50余家央企涉足节能环保产业,其中不乏三峡集团、中核集团、中石化等能源巨头。

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也非坏事。特别是历经高速发展,行业已出现一些不利因素,优胜劣汰、洗牌重组,真正有实力的企业才能生存下来。进入高质量发展关键期,以民企为主的节能环保产业,可借助“国家队”的融资、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扬长避短,增强盈利能力;国有企业也需要民企的灵活机制,相应获得完备的供应链、市场、技术等资源。抱团、融合发展,为行业打造规模强大、竞争力突出的平台或集团。

国家发改委方面的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基本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2019年全国累计开展的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企业达到4.2万家,实施清洁生产方案的企业达到9万家。节能环保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绿色竞争力的重大技术,也是补齐资源环境短板,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大支撑。在充分吸取教训的基础上,行业也告别野蛮生长,步入冷静思考的阶段。如何进一步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值得深入思考。

基本扭转碳排放快速增长局面

“我们面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消除贫困、环境治理等艰巨任务,但是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信心不会动摇。我们将百分之百地履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承诺。”11月下旬,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夕,一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度报告》适时发布,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代表中国表明决心。

统计显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累计下降45.8%,相当于减排52.6亿吨二氧化碳,提前完成到2020年碳强度下降40%-45%的承诺。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其中,能源行业起到较大作用。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散煤替代、关停“散乱污”企业等措施,为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奠定基础;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4.3%,可再生能源投资位居世界第一,累计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也居世界首位;电力行业率先试水全国碳市场,企业纷纷将减碳纳入重点工作……碳排放达标的重要前提之一,正是在保障能源需求的同时,降低单位能耗的碳强度。

但同时也要看到,单位GDP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虽下降较快,但却仍处高位,有较大探索空间。

目前,生态环境部拟将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十四五”规划。以此为契机,继续采取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快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低碳产业发展;加快碳市场建设,按计划基本建成制度完善、交易活跃、监管严格、公开透明的全国碳市场;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强化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等工作。

原标题:治污见成效 攻坚进行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