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
根据2018年12月世界银行发布的调查报告,2016年全球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0.1亿吨。东亚太平洋地区是目前产生垃圾最多的区域,占世界垃圾总量的23%。尽管高收入国家仅占全球人口的16%,但产生的垃圾量却超过世界垃圾总量的三分之一。
城市人口和人均垃圾产生量是生活垃圾产生量的核心要素。前者与总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相关,后者与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准、生活方式等因素相关。世界银行报告显示,人均垃圾产生量与人均GDP有较好相关性,与城市化率的相关性不大。全球高收入人口2016年人均垃圾产生量为1.58千克/日,而中低收入、低收入者的人均垃圾产生量分别只有0.69、0.53千克/日。北美地区2016年人均垃圾产生量最高为2.21千克/日,欧洲为1.18千克/日,东亚和南亚地区分别只为0.56、0.53千克/日。中国2016年人均垃圾产生量0.43千克/日,低于全球水平(0.74千克/日)和区域水平(0.56千克/日)。
图表 1:2016年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垃圾产生量(千克/日)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韦伯咨询整理
世行报告预测,随着快速城市化、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全球垃圾量2030年将达到25.9亿吨,2050年将达到34亿吨。增长最快的地区将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预计到2050年,这两个地区垃圾产生总量将分别增加2倍和1倍,占世界垃圾总量35%。2030年东亚、欧洲、北美的垃圾产生量将分别为6.02、4.40、3.42亿吨,分别较2016年增加28.6%、12.2%、18.3%。2030年东亚、欧洲、北美的人均垃圾产生量将分别为0.68、1.30和2.37千克/日,分别较2016年增加21.4%、10.2%、7.2%。
图表 2:2030年全球主要区域垃圾产生量预测及增长率(亿吨、%)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韦伯咨询整理
常见的垃圾产生量预测模型包括平均增长率模型、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灰色预测模型、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等等。世行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得到最广泛应用的平均增长率模型,主要参数为人均垃圾产生量,通过对人均垃圾产生量随人均平价购买力变化的预测,结合人口预测,得到城市的垃圾产生量。
根据该模型,按总人口计算,在初等发达国家水准(人均GDP达到2万国际元),人均垃圾产生量为1.03千克/日/人;在中等发达国家水准(人均GDP达到3万国际元),人均垃圾产生量为1.23千克/日/人;高等发达国家水准(人均GDP达到3.5万国际元),人均垃圾产生量为1.31千克/日/人。
图表 3:不同通国家人均GDP水平与垃圾产生量的关系模型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韦伯咨询整理
人均GDP快速提高对人均垃圾清运量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消费水平提高带来的更多垃圾产生,也表现在清运比例的提高、垃圾结构的变化等方面。根据世行报告,从全球来看,高收入的国家的城市和农村垃圾收集率达到100%、98%,而中高收入的国家分别为85%、45%;高收入国家的食物、可回收物(纸箱、金属、橡胶、木头、塑料、玻璃)的比例分别为32%、57%,而中高收入的国家分别为54%、31%。
二、全球垃圾的末端处置情况
根据世界银行报告,2016年,全球垃圾的末端处置方式有露天倾倒、填埋(不分类、沼气化、控制)、焚烧、堆肥、资源化回收。有33%的垃圾未加处理被露天倾倒,26%的垃圾不分类下被填埋掉,7.7%的垃圾填埋制沼气,11%的垃圾被焚烧,5.5%垃圾堆肥处置,13.6%垃圾进行了资源化回收。
图表 4:2016年全球垃圾末端处置方式及占比(%)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韦伯咨询整理
分地区来看,北美地区、欧洲中亚地区的回收比例高;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焚烧比例高;南亚成为露天倾倒垃圾最严重的地区,比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倾倒比例还要大;堆肥在南亚地区和欧洲中亚地区的处置占比较高。
同为发达经济体集中的地区,北美和欧洲的垃圾末端处置路径并不一致。北美偏重于填埋,欧洲偏重于焚烧和堆肥。但两者都大力发展资源回收,因为这些国家的垃圾中可回收物占比过半。
东亚太平洋地区中经济发达国家的焚烧处理率较高。日本达到80%,新加坡30%,韩国25%。
原标题:世界银行报告揭示全球生活垃圾产生与分类处置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