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生态环境管理进入精准时代
我市生态环境管控“张弛有度”
白浪翻滚,金沙满地。和几年前相比,如今赣榆的区域海洋环境明显好转。赣榆是沿海地区重要的紫菜加工基地之一,小小的紫菜产业链上聚集了100多家紫菜加工企业,带动了2万多附近群众就业,年产值超10亿元。这样的富民产业却一度因为管理粗放影响了区域海洋环境,燃煤锅炉、工业废水成为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难题。搞一刀切,2万多群众的就业受阻;不治理,区域环境被破坏。赣榆区生态环境局法规宣教科科长徐璐介绍,面对这样的两难难题,赣榆区生态环境局主动出击,严格按照国家燃煤锅炉整治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邀请国内外高校院所和环保治理公司专家,在有效监管的同时,指导当地紫菜加工企业转型升级。目前,100多家紫菜加工企业燃煤改造已经全部完成,工业废水治理完成了第一阶段任务,实现了达标排放。
今年以来,这样“双赢”的生态保护战略正在全市铺开,我市生态环境工作从过去单纯执法向管理监管转型。市生态环境局自然处处长王学连表示,今年,我市生态环境工作更加强化精准施策,即强化惩教结合,推行多元监管。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在坚决打击违法行为的同时,对一些环保信用等级高、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实行检查豁免及环保约谈制度,通过市场经济手段让守法者有位,违法者出局。
“过去,一旦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预警级别,所有在册的企业都应按照要求实施停限产。”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处长董立文表示,近两年,这样的政策正在发生变化。“我们按照省生态环境厅的要求,对全市的企业进行精准分类,强化帮扶支持力度,树立企业环保工作‘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鲜明工作导向。以刚刚出台的VOCs方案为例,我们就明确提出对于采用符合国家有关低VOCs含量产品规定的涂料、油墨、胶粘剂等,排放浓度稳定达标且排放速率、排放绩效等满足相关规定的,可不要求相应生产工序建设末端治理设施。使用的原辅材料VOCs含量(质量比)低于10%的工序,可不要求采取无组织排放收集措施。对优化升级污染治理技术的,强化资金引导支持。对于污染治理技术先进、环保信用良好、环境监测监控能力达标的企业,鼓励并指导申报污染天气应急管控豁免。”
市生态环境局法规标准与科技处副处长杨丽表示,从执法型管控到综合型管理,港城生态环境管控机制正在用创新的办法让一些环保信用好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让环保信用低的企业淘汰出局,从而让环保信用成为企业市场竞争的重要助力,倒逼企业主动转型,主动实施绿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