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述:水处理的目的是提高水质,使之达到某种水质标准。水处理对发展工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保护人类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水处理行业的大部分企业是接受政府、企业的委托,对工业污水、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以达到排标准。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国家对环保的要求,尤其是对水体污染的治理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环保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将由小变大,逐渐成为改善经济运行质量、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技术档次的产业。水处理行业内涵扩展的方向将主要集中在洁净技术、洁净产品、环境服务等方面,产业的概念也将演变为:“环境产业”与“绿色产业”相结合。
但伴随着发展,涉及诉讼和保护的权益也随之增多。本所对环保产业尤为关注,在长期的总结、调查和分析之后特制做本大数据报告以供本行业人士参考。
一、行业情况分析
(一)主要争议
截止至2020年05月24日,全国环保产业的案件总量为21,459件。争议标的总额为2,300,710.13万元,尤其是自2014年以来,环保产业的高速发展使环保产业的争议也随之增加。其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二)案件类型及案由分析
截止至2020年05月24日,全国环保产业前三大案件类型依次是:民事,行政,执行。具体情况如下图:
其中,审理程序为一审的占52.59%,二审的占18.46%,再审的占2.53%。具体情况如下图:
截止至2020年05月24日,全国环保产业前三大一级案由依次是:合同纠纷、行政行为纠纷、劳动人事争议。具体情况如下图:
将案由细分,我们发现,主要的争议发生的具体领域依次是:买卖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三)诉讼地位
截止至2020年05月24日,全国环保产业诉讼地位为攻方的占34.50%,守方的占65.50%。由于本行业的大部分主体在诉讼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从事环保产业的大部分主体的合同管理和权益保护制度尚不完善,具体情况如下图:
二、重庆市行业情况分析
本行业在重庆内的主要法律风险做如下分析:
(一)主要争议
截止至2020年05月24日,重庆市环保产业的案件总量为1,653件。争议标的总额为155,949.85万元。重庆市环保产业的起步时间与国内行业的起步时间相同,但高速发展期的时间点略滞后,即全国的高峰出现在2016年,而重庆市则出现于2017年。时间趋势如下图所示:
(二)案件类型及案由分析
截止至2020年05月24日,重庆市环保产业前三大案件类型依次是:民事,行政,执行。具体情况如下图:
其中,审理程序为一审的占59.17%,二审的占16.33%,再审的占2.54%,执行的占18.69%。具体情况如下图:
截止至2020年05月24日,重庆市环保产业前三大一级案由依次是: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纠纷,行政行为种类,劳动争议、人事争议。具体情况如下图:
将案由细分,我们发现,主要的争议发生的具体领域依次是:合合同纠纷,劳动争议,资源行政管理。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如果将争议最多的合同纠纷做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到下图:
通过对案由的分析,我所认为目前重庆的环保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项目处于建设期,仅有少量项目已经进入运营期。此外,重庆市内的环保产业资金需求旺盛,应该注意债务风险及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同时,还应当对日后运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提早准备应对方案。
(三)诉讼地位分析
截止至2020年05月24日,重庆市环保产业诉讼地位为攻方的占33.84%,守方的占66.16%。本市的大部分主体在诉讼中处于被动地位,且较全国平均水平更为被动,因此从事环保产业的大部分主体的合同管理和权益保护制度尚不完善,且有更大的改进空间。具体情况如下图:
截止至2020年05月24日,重庆市环保产业发生纠纷数量前三的当事人依次是:重庆昌洲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中心,重庆南州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重庆苏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具体情况如下图:
(四)审理法院及法官分析
截止至2020年05月24日,审理重庆市环保产业相关案件数量前三的法院是:丰都县人民法院,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具体情况如下图:
截止至2020年05月24日,审理重庆市环保产业相关案件数量前三的法官是:杜海林 丰都县人民法院,何玲 巫山县人民法院,余斌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法院。具体情况如下图:
截止至2020年05月24日,重庆市环保产业纠纷数量前三的注册地区依次是:丰都县,九龙坡区,渝北区。具体情况如下图:
三、行政处罚风险分析
水处理行业的大部分企业是接受政府、企业的委托,对工业污水、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的行业。其基本运行方式可以概括为两种,一种是独立的污水处理厂——将待处理污水收集,采用物理沉降过滤、化学处理、生化处理、生态处理后再排入自然界;另一种则是入驻污水产生的企业或水体流段,时时地对水体进行净化处理。
由于水处理行业本身不产生污染物,因此涉及刑事处罚的可能性很低,但无论采用哪种运行方式,只要最终外排的水体不达标,都会面临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虽然通过前面的分析,行政争议案件在环保业中仅占2.95%,而在重庆市也仅占3.81%,相对比例确实很低,但是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的数额都很高,甚至有可能会被停业整顿和吊销营业执照,因此行政处罚对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有必要进重点关注。
(一)主要规范性文件
水处理行业的需要重点关注的规范性文件包括有关于水体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以及国家标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直接影响行政处罚的方式、数额,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则是处罚的重要依据。
(二)行政处罚争议案件的分布
截止至2020年05月24日,针对环保部门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提出行政诉讼的案件约为614起,主要集中在广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具体情况如下图:
而且,因行政处罚而引发的诉讼呈逐年上升趋势,具体情况如下图:
这说明本行业受到行政处罚的案件在逐年上升,因此,有必要提高警惕,防范未达标的污水外排。
(三)行政处罚争议案件改判分析
从本所作为标本的614起环保行政处罚引起的行政诉讼来分析,其诉讼程序分布如下图所示:
通常一审判决大都认可了环保行政部门做出的处罚决定,而从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到,大部分当事人在经过一审之后,为减少企业的损失会上诉,上诉率高达73.16%。那么,二审法院支持处罚决定(维持原判)的概率有多大呢?
由图可知,二审中直接改判的案件只有8.98%,因此,环保产业,尤其是从事水处理的企业,应当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环境普法教育,以有效避免受到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
四、知识产权保护状态分析
水处理行业为减少或消除污染物外排,通常会采用物理沉降过滤、化学处理、生化处理、生态处理等技术手段,这些技术手段的效果直接影响处理效果,处理效果直接影响是盈利还是有被处罚的风险。因此,技术手段是本行业的核心生产力。而本行业的技术手段主要体现在水处理设备的产品结构、处理方法、制剂及其制造方法等。除了特有分子结构的单一组分制剂外,其余的技术方案均可仿制或通过逆向工程破解,因此世界通行的做法是申请专利保护,当发现侵权行为时,及时启动司法程序进行维权以保护己方的利益。鉴于行业的特点,现针对水处理行业的专利情况进行重点分析。
(一)知识产权争议案件的分布
截止至2020年05月24日,水处理行业发生的知识产权纠纷共计143起,主要集中在上海市、浙江省和广东省,具体情况如下图:
而且,随着环保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知识产权诉讼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下图所示),因此,对于企业已经有的知识产权有必要采用申请专利等方式及时保护,同时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防止技术秘密外泄。
(二)知识产权纠纷的案由及额度
从本所作为样本的143起知识产权纠纷来分析,其诉讼案由以权属争议和侵权纠纷为主,因此,采用有效方式证明权属和保护知识产权是重中之重。
进一步分析知识产权的赔偿额度来看知识产权对企业的影响也不容小觑——虽然知识产权纠纷的赔偿额度通常在1000万以下,但由于从事水处理的企业规模通常不大且以微利为主,因此也很有可能造成企业难以生存。
随着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大,国家从立法层面也会更加支持专利权持有方的支持力度,因此,一项关键技术的专利权有可能在今后可以左右一个企业的生存。
(三)本行业全球专利分布情况
由于本行业在国内起步较晚,因此,有必要通过对全球专利申请情况进行分析,以此来了解行业发展处于哪个发展阶段,近10年来世界主要国家在本行业的专利申请情况如下图所示:
通过上图,我所认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或者已经将主要污染企业转移出国内,因此在水处理领域的新申请较少。而我国由于处于快速发展期,因而研发量高、研发速度也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
(四)本行业国内专利分布情况
环保产业,尤其是水处理领域在国内发展并不均衡,我们可以从分区域的申请量来判断发展程度。各区域的申请量分布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水处理领域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北京市和山东省。为了更直观地分析各个区域在水处理领域的发展水平,还可以结合饼状图进行分析:
通过以上两图可以看出,虽然各区域发展不均衡,但申请量最高的江苏省也仅占16.62%,这说明环保产业尤其是水处理领域仍处于自由竞争阶段(快速发展期),尚没有企业形成垄断性优势,因此在增强开发能力的同时,应当及时保护自己产品的知识产权,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五)本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要点分析
众所周知,我国专利权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我所认为本行业尤其是水处理技术领域通常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水处理设备,二是水处理工艺,三是水处理的制剂及其制造方法。虽然处理工艺和制剂的创新价值更高,但二者的技术方案相对成熟,其申请量自然低于水处理设备。而水处理设备的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在于快速获得保护,因此,从审批流程来看,应当以实用新型为主要形式。从申请类型的时间趋势图来分析,也可以印证这一结论。
(六)本行业主要研发团队分析
通过分析行业内主要研发团队的专利申请量,可以直观地看出其研发能力,并判断行业的研发方向。目前,国内主要的研发团队情况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目前在国内主要的申请人除中国石化外,主要是高校和境外公司,因此,从行业发展角度考虑,可以与优势高校开展合作,同时尽可能提前为己方的知识产权布局并申请相应的专利权,这样既可以有效地防止境外公司的专利阻击,也可以提高自己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我所认为结合技术分类,可以进一步判断行业的研发方向。对下图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水处理技术领域的研发方向仍以化学处理方法为主,因此化工设备、生化处理方法以及生化试剂和生物仍为主要方向。
五、律师在环保产业中的服务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在总体布局的基础上,深入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和境界,关键在“就是”二字。习主席意在揭示,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
2016年1月,习主席在重庆调研进也强调要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环保行动。他指出,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事关重庆长远发展,事关国家发展全局,要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推动城乡自然资本加快增值,使重庆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重庆是位于长江上游的重要工业城市,主城的下游不仅有三峡库区,还有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重庆的水体质量不仅关系到重庆市的青山绿水,还会直接影响下游的生产和生活。这也是本报告选取水处理方向进行环保产业研究的原因,以期通过大数据图表直观地展示出其存在的主要法律风险,接下来,本报告将以律师服务的角度来分析如何促进环保业(尤其是水处理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提高法律风险的防范和维权水平。
(一)政府的决策与管理
在生态环境的治理和管控上,政府如何作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布局规划,二是依法行政(主要体现在行政处罚),三是政策资金扶持。在这三个方面,律师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来充分参与到其中。
1、产业布局规划
政府的宏观管理和引导作用非常重要。由于环保设施的建设和投入都较大,而收益在短期内并不明显,可能大部分企业都不愿花费成本在环境治理上。因此,如何规划环保设施建设,如何制定管理或处罚制度等等问题都需要政府来统筹管理。仍以水处理为例,是统一建设污水处理厂,还是分散建设自行处理?是中水再利用,还是允许外排?如果没有达到设计要求或排放标准该如何处罚?
这些问题都需要政府从宏观上制定发展政策和整体规划。而在这当中,律师可以协助政府机关制定合法合理的规划程序和决策程序,以此来提高决策的合法性。同时,律师还可以对工业企业、环保企业进行尽职调查和需求调查,为决策的科学性提供可靠的事实和法律依据。
2、依法行政
在制定处罚规则时,律师的作用可以发挥在前端,充分审查相关文件的合法性,并通过提出相关法律意见和建议,让行政行为、行政决策更加规范。
在环境行政执法中,无论是准入性质的行政许可,监督性质的日常监管、稽查执法工作,还是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工作,都需要理解、适用法律,需要律师提供法律意见。
尤其在环保处政处罚日趋严格的形势下,环评听证、行政处罚听证也日趋增多,因此,律师有必要更多的介入到其中,使听证有序合法地进行,进一步提高听证的公信力。
3、政策资金扶持
生态环境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从前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这是经济发展中最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虽然环保产业,尤其是水处理产业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朝阳产业,但也正因如此,大部分企业都处于初创阶段,资金不足、抗风险能力差是普遍性问题。同时,笔者认为,环保产业未来应当属于带有一定服务属性的微利行业,有必要支持其发展。
因此,环保产业需要政府从宏观上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从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而在上述政策的制定当中,不仅需要律师进行合法性审查,还需要对行业进行充分调研,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环保企业法律风险防范
环保产业,尤其是水处理产业是朝阳产业,但也正因如此,大部分企业都处于初创阶段,资金不足、抗风险能力差是普遍性问题。笔者认为环保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法律风险。
1.债务违约风险
由于环保产业起步较晚,大部分项目处于建设期,因此资金需求较大,从前文的案由分析也可以印证——合同纠纷较多,且以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为主。在工程建设期,大部分企业并非以自有资金进行投入,而是通过信贷的方式进行融资,我国目前的信贷,尤其是民间借贷的利息较高、还款周期短,而本行业又属于长期投资,短期收益较低的行业,因此债务违约风险较高。
因此,有必要委托律师对融资渠道的合法性进行调查,同时需要在律师的协助下制定较为完善的内控制度和合同审查机制,最大程度地降低债务违约风险。
2.环境违法风险
在建设青山绿水的感召之下,近几年国内建议的环保项目,尤其是水处理项目很多,但普遍存在重工程、轻运营的情况。无论是公建公营模式,还是PPP模式,抑或是EPC模式,对项目本身的达标稳定运营普遍重视不足;而部分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力量快速扩张,但往往忽视了技术核心能力的培养。由于技术力量的不足和运营管理不到位,极易出现治理效果不达标、排放物污染环境等现象,只要最终外排的水体不达标,都会面临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
因此,可以委托律师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时进行合规性审查,同时加强员工的法律风险培训,并协助企业完善企业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达标排放,以降低行政处罚风险。
3.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推动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把发展的基点放到创新上来,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模式。唯有如此,才能化解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提供更多有效供给。习主席认为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
由于知识产权保护和原创技术均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而低质量模仿和恶性竞争现象严重。这导致企业侵害知识产权案件时有发生;同时由于企业对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也经常出现被侵权现象。
因此,有必要建立建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及时采取有佳的保护手段对乙方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并避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同时,及时通过合法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劳动人事风险
由于本行业发展较快,技术人员的相对缺乏会使人员流动率持续增加。这导致了劳动争议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会居高不下。因此,本行业企业的劳动人事风险也会相应增加。与此同时,人员流动较容易导致技术秘密随人员流动而泄露。
因此,相关企业需要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如薪酬制度、保险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同时,还应当考虑对核心员工实施股权激励等措施以减少人员流动的机率。此外,为防止技术秘密随人员流动而泄露,还应当考虑与知晓技术秘密的离职员工签订竞业禁止协议。
(三)公益诉讼与维权
环境污染大多涉及公共利益,但能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仅限于环保公益组织、检察机关。自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全国各级法院共受理社会组织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50件,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812件,省级政府提起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3件。
由于环境污染大多涉及公共利益,而公民的维权能力较弱,因此普通公民的维权方式,更多地需要环保公益组织代表普通公民进行。因此律师需要与环保公益组织或环保协会建立联系,以争取更多的合作机会。由于环保案件技术性强,各类环境法律法规标准繁多,办理案件难度大、时间长,取证困难,因此,需要政府部门和相关专业协会的协助与支持。
总之,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环保产业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应当未雨绸缪,有计划有目的地防范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才能走得更远。
原标题:汇界法言 | 环保产业法律风险大数据报告——水处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