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举行的安徽省加快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暨第六批贯彻“六稳”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现场推进会,主会场设在了界首市网电通科技新能源锂电池建设项目现场。
安徽省重大项目开工“主视角”的背后,不仅仅是网电通科技项目将实现的年产6GWh新能源锂电池生产能力、50亿元年产值,更有阜阳节能环保产业加速集聚、加快升级,阔步迈向千亿元产业集群的强劲势头。
集聚——三大产业集群茁壮成长前不久,阜阳界首高新区田营产业园再添节能环保产业新军,安徽奥邦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投资6.8亿元的塑胶地板项目在园区正式开建。项目建成后,将以界首及周边地区丰富的PVC材料为原料,年产2600万平方米塑胶地板,实现年产值4亿元以上。
界首资源循环利用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太和肖口绿色新能源产业基地、阜南经济开发区秸秆综合利用现代高效环保示范园,是我市发展再生金属、再生塑料和秸秆及有机废弃物等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主要载体。眼下,三大产业集群正在茁壮成长,加快构成全市节能环保千亿元产业集群。
在界首,田营产业园集聚了天能、南都、骆驼集团等再生铅冶炼和铅酸电池生产领域的龙头企业,年回收加工的废旧蓄电池、加工的再生铅、生产的蓄电池极板和电池,分别约合全国的1/3、1/4和1/5,是全国最大的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专业园区。
此外,界首西城工业园成为全国第二大铝材回收加工基地,光武科技园成为全国第三大再生塑料集散地,三大产业园累计培育再生资源产业骨干企业200余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20家,超10亿元企业10家,超百亿元企业1家。
在太和肖口绿色新能源产业园,入驻的13家规模以上企业稳步发展,其中,大华能源科技与香港主板上市公司理士国际集团合作,投资10亿元新建了20万吨再生铅精炼及深加工项目,设备和工艺国内领先,已与去年底投产,今年前5个月完成产值14.31亿元。
在阜南,总投资15.2亿元的秸秆综合利用现代环保产业园目前已入驻企业8家,县域内集聚的联美食用菌、中信格义、林海生态技术和中羊牧业等龙头企业,推动该县9成以上秸秆实现资源化利用,86%的畜禽粪污实现综合利用,年产值50亿元左右。
升级——传统企业发力创新走向前沿在安徽华铂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的二期中控室内,偌大的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车间生产场景,传统铅蓄电池拆解、提取的尘烟飞扬场景不见了,画面闪动、数字跳转中,一批批精炼铅走下自动化生产线。
为突破再生铅产业发展瓶颈,企业斥资30余亿元上马了废旧铅蓄电池高效绿色处理暨综合回收再利用示范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绿色、环保、高效生产工艺及装备,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工艺最先进、自动化程度最高、环保等级最严的废旧铅蓄电池绿色处理及综合回收生产线。前不久,企业的“废旧铅蓄电池全组分清洁高效利用成套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示范”项目,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与华铂科技的主动求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原本主打注塑雨靴产品的安徽冠泓塑业,研发并投产了高品质改性PP颗粒。作为熔喷布的重要原料,这种材料一经上市就供不应求,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今年上半年,企业已实现产值1.6亿元。日前,企业联合上海大学申报的“废旧塑料清洁增值再生技术开发及在5G、汽车领域应用”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准立项,企业产品向更高端领域进军。
“采用新技术、上马新装备、开发新产品,总体来看,我市节能环保产业,尤其是再生资源产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正在加快。”市经信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随着企业发展质量、科技含量的稳步提升,我市节能环保产业的规模和层次也在不断提升。
未来,阜阳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更可期。
“‘554’产业格局中的第一个‘5’,即打造五大产业集群。其中,节能环保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再生金属、再生塑料和秸秆及有机废弃物等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市经信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环保产业正迎来加速发展的“风口”,阜阳市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优越的比较优势等,也将进一步促进本地节能环保产业招大引强、延链补链强链。“按照规划,到2023年,全市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以上,建成国内重要的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