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经过一年的努力,上海垃圾分类成绩单日前出炉:居民区分类达标率从《条例》实施前的15%提高到90%以上;单位分类达标率达到90%。一年的实践,上海总结了哪些经验?在垃圾分类落实过程中,上海又是如何补齐短板的?垃圾分类没有人人参与、全民行动是

首页 > 环卫 > 报道 > 正文

上海:垃圾分类这一年

2020-07-17 09:18 来源:新华社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经过一年的努力,上海垃圾分类成绩单日前出炉:居民区分类达标率从《条例》实施前的15%提高到90%以上;单位分类达标率达到90%。一年的实践,上海总结了哪些经验?在垃圾分类落实过程中,上海又是如何补齐短板的?

垃圾分类没有人人参与、全民行动是不可能实现的。从“新时尚”变成“好习惯”,很多小区在实践中不断破解难题。

临街商铺的一个特点是楼下开店,楼上住人。临街就是公交站,一旦垃圾随街倾倒,居民生活环境会大受影响。今年在上海全面开展的“商户垃圾定时上门收集”全覆盖,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搭乘夜经济的东风,各大商业中心人气逐渐回升。针对夜市摊位的保洁,需要落实责任包干,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让垃圾不因夜市而过夜。

生活垃圾分类,百姓在源头,收运在中端,而末端的处置环节更是尤为重要。除了统一的末端处置,上海正积极探索联动模式,一些湿垃圾就地减量、处置的好办法逐步推行。

人们印象中的湿垃圾肮脏恶臭,避之不及。但如今经过环保处理,它却能变废为宝,实现华丽逆袭。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