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国工程院官网信息整理(官网按照姓名拼音首字母和是否资深院士等排列)1、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学部(1)郝吉明(1946.8.25-)大气污染防治专家。出生于山东省梁山县。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1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84年获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科

首页 > 大气治理 > 脱硫脱硝 > 烟气脱硫 > 评论 > 正文

环境工程领域院士全名单(26人)

2020-08-17 09:34 来源: 水环境与水生态 作者: 赵老师

按照中国工程院官网信息整理(官网按照姓名拼音首字母和是否资深院士等排列)

1、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学部

(1)

郝吉明(1946.8.25- )大气污染防治专家。出生于山东省梁山县。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1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84年获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

经过30年的系统研究,在酸雨控制规划方面取得的成果,为确定我国酸雨防治对策起了主导作用。建立了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规划方法,推动我国机动车污染控制的进程。针对我国大气污染的特点,发展了特大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推动我国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的联防联控。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代表性著作有:《燃烧源可吸入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征》、《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技术手册》、《酸沉降临界负荷及其应用》、《城市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等。兼任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工程与环境委员会委员。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

贺泓(1965.01.15-),大气污染防治(环境催化)专家。河北省邯郸市人。1994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区域大气环境研究卓越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

在日本、美国、加拿大留学和工作11年。回国后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催化与非均相大气化学过程,目前重点致力于环境催化体系设计、技术研发及其在大气污染物催化净化方面的应用,取得了柴油车排放污染控制、室内空气净化和大气灰霾成因及控制方面的系列成果。发表《环境催化--原理及应用》中文专著一部,英文专著两章节,学术论文380余篇(SCI论文338篇)。获授权中国和国际发明专利40余项。2011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4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

贺克斌(1962.8.28- )大气污染防治专家。四川成都人,199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

长期致力于大气复合污染特别是PM2.5 的研究,以高分辨率排放清单技术-复合污染多维溯源技术-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为核心,推动区域空气质量动态调控新技术系统的发展与应用。主持建立了中国多尺度排放清单在线技术平台,为我国空气质量管理在精细溯源和定量评估方面技术水平的提升做出重要贡献。担任国家环境保护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环保部“清洁空气研究计划”技术副总师,科技部“蓝天科技工程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副组长。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出版《大气颗粒物与区域复合污染》、《道路机动车排放模型技术方法与应用》等专著6部。

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4)

侯立安(1957.8.24- )环境工程专家。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2006年毕业于防化研究院,获博士学位。现任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央联系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分离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未来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副会长,中国膜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发明协会副理事长。

长期致力于环境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技术管理工作,在饮用水安全保障、分散点源生活污水处理和人居环境空气净化等方面,率先提出并成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处理及空气净化技术和系列装备,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和富有创造性的成就。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军队、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26项,国家专利23项;出版专著3部,编写国家军用标准5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4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5)

刘文清(1954.1.9- )环境监测技术专家。生于安徽省蚌埠市,原籍江苏省徐州市。197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1995年在希腊克里特大学健康科学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国家环境光学监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环境监测技术和应用研究,发展了环境光学监测新方法,研发了系列环境监测技术设备并实现产业化,集成了大气污染综合立体监测系统并进行应用示范。开拓形成了我国环境光学监测技术新领域。已获42项发明专利授权,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发表SCI收录论文160余篇。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2007年“空气质量和污染源环境光学监测技术系统与应用”,2011年“大气环境综合立体监测技术研发、系统应用及设备产业化”),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获2012年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

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6)

曲久辉,1957年10月出生。环境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环境科学学报主编等。

主要从事水质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目前重点关注饮用水水质风险控制、污水及废水资源化能源化、受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理论探索、技术创新和工程应用。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400余篇,其中SCI论文300余篇,获授权中国、美国、欧洲等中国和国际发明专利80余项。2004年和2006年分别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9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2010年分别获得全球和东亚地区IWA(国际水协)创新项目奖,2012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4年当选IWA的Distinguished Fellow.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7)

任洪强(1964.5.3- ),男,环境工程专家,河北省涿州市人,2000年毕业于无锡轻工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学院院长,兼任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TC282/SC4)工业水回用分委员会首任主席。

主要从事工业废水生物处理强化理论、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的创新研究,取得了系统创新成果,在国家实施限控达标、提标和再生水资源利用等重大行动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收录120余篇),出版专著4部;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0余件、美国和欧盟等发明专利20余件;承担国际/国家/行业/团体标准40余项,已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创新奖。

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8)

王桥(1957.8.13- ),男,环境遥感监测与环境信息专家,重庆江津人。1996年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研究员,兼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国际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CODATA)发展中国家任务组(PASTED)数据出版与共享组共同主席。

主要从事环境遥感监测与环境信息研究,发展了自主环境遥感监测成套技术,主持建立了国家环境遥感监测技术体系和业务体系,并在环境卫星设计、环境遥感定量反演、环境信息模型与系统研发、环境遥感监测业务化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为推动我国天-地一体化环境监测和环境信息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特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4项;第一作者出版学术著作17部、主编图集3部;发表学术论文245篇。

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9)

吴丰昌(1964.08.23-),环境基准标准与污染防治专家。浙江衢州人,199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获博士学位,在日本、加拿大工作8年。现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致力于环境基准与污染风险防控理论、技术研发与工程实践,在环境基准理论方法、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在环境标准制修订、管理制度创建、业务应用和流域环境风险防控工程建设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推动了我国环境基准领域的发展进程,为提高环境标准制修订和污染控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适用性做出重要贡献。

担任国家环境基准业务化应用技术负责人,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名第一)、省部级一等奖3项;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际环境毒理与环境化学学会政府服务奖、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发表SCI论文200多篇,发明专利授权20多项,出版学术专著6部。

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0)

徐祖信(1956.04.12- ),女,环境工程专家,江西省萍乡市人。1988年毕业于河海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同济大学教授,曾任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

长期致力于城市河流污染综合治理,研究揭示我国城市河流污染成因和主要问题,充分发挥环境、水力、市政三个学科交叉优势,创新了系统、协同、耦合治理的技术体系。研发城市排水管网和河网耦合控污技术,建立生态流量与环境容量协同调控方法,创新城市管网雨天溢流和农村污水生态治理关键技术,在上海苏州河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担任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和联合国津巴布韦水项目咨询专家,为我国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做出突出贡献。排名第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出版学术著作4部,受邀编著联合国人居署专题技术报告,授权发明专利23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多篇。

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1)

杨志峰(1963.8.20- )环境生态规划与修复专家。河北省石家庄市人。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兼任民盟中央委员会生态环境专委会主任、国际环境生态学会主席、国际能值学会中国分会主席、环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会长,曾任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从事环境生态规划与修复研究,在流域生态需水保障、湿地和城市环境生态建设等工程技术方面取得多项技术突破,为提高流域、湿地和城市环境生态保护技术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出版中英文学术专著和教材20余部;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论文2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件。已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0项。

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2)

张远航(1957.7.9- )大气环境专家。重庆市城口县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90年在北京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为大气环境化学,重点研究城市与区域大气复合污染形成机制、环境影响及控制对策。主持在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开展了系列大型区域空气质量综合观测实验,取得大气氧化性增强机制及灰霾成因的理论创新,实现区域立体监测的技术突破,构建了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防治技术体系,为珠江三角洲改善空气质量的长期实践提供了科技支撑。担任科技部“蓝天科技工程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牵头编制了“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发表SCI文章160余篇。研究成果“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研究的技术体系及在珠江三角洲的应用”获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3)

朱利中(1959.10.19-),环境工程专家,浙江上虞人。现任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生命环境学部主任。

主要从事污染物界面行为调控及其土壤-水有机污染防治技术研究。揭示了有机污染物非线性界面行为的微观机制,突破了准确预测、调控有机污染物非线性界面行为的科学难题;攻克了有机污染农田及场地土壤协同修复、有机膨润土废水处理工程应用的关键技术难题。发表SCI论文220篇,出版专著2部、国家级规划教材2本,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1件。5项成果获浙江省和教育部科学技术一等奖,其中2项成果分别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7年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资深院士:

(14)

刘鸿亮,中国环境工程专家。辽宁大连人。195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54年至1960年任清华大学土木系助教、给水排水专业教研组秘书。1960年至1980年任清华大学土木系副主任、放射性废物处理教研室主任、讲师。1980年至1982年任清华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常务副主任、副教授。1982年至1992年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国际湖泊环境委员会常务理事。1994当选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曾任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主任、环境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科技部S863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1998-2002)、科技部973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2002-2007),国家计委“十五”及今后15年高新产业计划环保组组长。

(15)

钱易(女)(1935.12.27- )江苏苏州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数十年来致力于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低耗废水处理新技术,对难降解有机物生物降解特性、处理机理及技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三等奖1次、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1次、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次。近年来致力于推行清洁生产、污染预防和循环经济,积极对国家环境决策献计献策并参与环境立法工作。累计培养硕士31名,博士47名,他们在我国的环境保护管理、教学、科研、产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曾应邀赴美国、荷兰、英国、香港多所大学进行讲学,2000年曾被选为富尔布赖特杰出学者访问美国7个城市并作了12次学术演讲,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主编或与他人合编了著作7种,主要有:“工业性污染的防治”,“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水污染防治对策”,“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曾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副主席,世界资源研究所理事会成员,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6)

任阵海(1932.11.7)大气环境科学专家。出生于河北省大名县,原籍河南省新乡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50年代参加战略作物防害工程发现致害诱因。此后从事云雾催化工程,筛选催化剂,实施最早云中催化。受命组织军事环境科学研究,负责核试验场边界层污染实验。在我国三线建设时期,负责十余座山区及临海基地的选址及环境规划实验,与团队撰写了最早的山区空气污染专著等。

在长期研究实践及调研基础上,团队认识到我国大气污染研究,应紧迫地提上日程,并认为“环境”是独立发展的学科。负责组织我国首次中尺度区域性大气环境综合立体观测、设计建立包括地面监测网多要素同步监测、超低空航测、远红外探测、声雷达布阵等多种先进手段的综合观测系统,以后在多个重要城市地区实施,并用于我国酸沉降及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组织发展探测实验技术、研发多普勒声雷达(批量生产),等容气球及其甚高频多普勒多目标跟踪系统,最早组织大气颗粒物沉降速度测量和SO2转化率实验,填补了当时该领域的空白。

在领导支持下倡议组建大气环境实验基地,参加总体设计建立我国首座大气环境监测专用铁塔,迄今仍为国内高度最高并装配探测技术设备,培养了研究骨干。

最早利用辐射监测资料反演大气颗粒物时空分布特征。建立大气环境容量理论,解决了环境规划控制的难点,并应用于多个区域性经济与环境的调控对策;首次揭示我国与跨国大气输送宏观规律,为应对国际争端提供科学依据。创立了大气环境资源背景场。主持气候变化对我国环境影响的研究,并向联合国提交国家报告。组织卫星资料反演研究,参加沙尘暴研究。

近年来,本研究组建立大气环境过程概念,发现大气污染汇聚带,建立三律(累积、输送、清除)方法。同化有关资料构建欧拉场确定地区的污染范围及输送通道。通过研究实践,认为大气环境污染的实质是中尺度问题,发展滤波技术揭示中尺度地区性污染特征等。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7)

汤鸿霄(1931.10.4- )环境工程学与环境水质学专家。出生于河北徐水。195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开拓我国环境水质学领域,建立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从事蓟运河汞污染,湘江镉污染,鄱阳湖铜污染等重金属形态、评价及治理研究。在我国率先研究无机高分子絮凝理论和絮凝剂,主持建立聚合氧化铝现代生产厂,首创稳定化聚合氯化铁工艺。广泛开展微界面水质过程和表面络合计算模式,吸附絮凝理论,高效水处理工艺技术,有机有毒物吸附及控制等研究。主持完成多项国家及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获国家及中科院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多次奖项。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8)

唐孝炎(女),(1932.10.16- )环境科学专家。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省太仓县。1954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现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系教授。1972年起开创了我国大气环境化学领域的系统研究和教学。在国内首次设计组织了光化学烟雾大规模综合观测研究,证实光化学烟雾在我国存在并发现不同于国外的成因,由此制定的防治措施,使兰州夏季严重的光化学污染显著缓解。经过10多年系统研究,在酸雨输送成因和致酸氧化剂方面取得的成果,为确定我国酸雨研究和防治方向起了主导作用。针对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特点,在大气细颗粒物的来源、形成及对城市大气污染的作用方面有深入研究,积极参与全球关注的臭氧层保护工作,主持编写的《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获得国际组织的高度评价。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环保总局臭氧层保护个人特别金奖;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平流层臭氧保护奖;并作为全球十六位专家之一获得联合国环境署和世界气象组织维也纳公约20周年纪念奖。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

王文兴(1927- )环境化学家。安徽萧县人,祖籍山东临沂。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学术顾问。山东大学教授。

早年从事催化研究,建立了流动循环法和放射性C14示踪法,得到了一些有机物氧化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编著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工业催化领域的著作。1976起从事环境化学研究。在大气光化学、降水化学、大气PM2.5和区域霾化学方面,领导和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科技项目。建立了国内首套带有真空系统、长光程FTIR光化学烟雾箱;野外观测发现O3浓度随边界层高度变化规律;得到了全国酸沉降时空分布规律,并在东北地面和山上首次发现强酸性降水,查明了来源与成因,推动了我国大气环境立法。近十多年来创建了环境量子化学计算团队和研究新领域,阐明了一系列污染物降解和生成机理,指导的一名博士研究生获得201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他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创建者之一、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主编、国际ASAAQ组织委员(1985-)。发表论文270多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 3项、三等奖1项等。2014.6获第十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

魏复盛(1938.11.9- )生于四川简阳县,1964年于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毕业,留校任教。1983年5月调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先后曾任分析研究室主任、监测总站副站长、研究员、总工程师。他的研究方向是:1、环境化学;2、环境污染与健康;3、环境监测分析技术与方法。他先后承担了国家一系列的重大科技攻关课题。近十年他关注环境污染与健康的研究,开展与美国的多项合作研究,如“空气污染对呼吸健康的影响研究”,“PAH's暴露量及其代谢物与肺癌风险评价研究”,“硼污染对男性生殖健康影响研究”等,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2010年获光华工程科技奖。出版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1)

张全兴(1938.12.10- ),江苏常州人。环境工程和高分子材料专家,中国离子交换与吸附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树脂吸附法治理有毒有机工业废水及其资源化领域的开创者。196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2009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现任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江苏省太湖污染控制与蓝藻治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和《离子交换与吸附》期刊主编以及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南京大学环境工程教研室主任、环科所副所长、省部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以及教育部第三、六届科技委地学与资源环境学部委员等职。自大学毕业至1985年,师从南开大学何炳林院士,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大孔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研制成功系列大孔离子交换树脂和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广泛应用于工业水处理、有机催化、铀和贵金属提取、药物提取分离、人体血液灌流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1985年之后到常州大学和南京大学任教,主要在水污染防治方向从事复合功能等特种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以及树脂吸附理论、吸附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及其工程应用,引领和推动了我国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治理与资源化,为工业水污染治理与节能减排和重点流域水环境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2010年以来,针对我国“白色污染”控制的难题,组织团队开展绿色聚乳酸系列环境友好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取得了重要进展。先后荣获1964年国家新产品发明三等奖、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和2007、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40余项,通过科技鉴定(或验收)30多项,发表研究论文300多篇(其中SCI收录152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0多项和美、日、英等国专利9项,为我国高等教育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 献。

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1)

彭永臻,1949年2月25日生于哈尔滨,男,汉族,山东省莱州人,污水处理专家。中共党员。1976年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现哈尔滨工业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后留校工作,获该校市政工程硕士和环境工程博士学位, 1993年晋升为教授。2000年起任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科首席教授、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现任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污水脱氮除磷处理与过程控制--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污水处理的教学、科研与工程应用工作,围绕着我国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处理的重大需求,不断地提高研究和应用水平,突破了污水脱氮除磷的关键技术,为提高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控制水平,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达标排放,解决城市污水处理厂两类技术难题——达一级A排放标准和节能降耗等做出了重要贡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96余篇 (其中IF >5.0的90余篇)。以唯一或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163项(其中已转让55项)。出版专著7本,其中3本是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也是本领域中的第一部专著。已培养工学博士71人,其中2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4人获提名奖。2004年、2009年和2012年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次获得省部级科技一等奖。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先后获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奖励和荣誉称号。

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

任南琪,1959年3月生于哈尔滨市,原籍宜兴市。男,汉族,城市水环境领域的知名专家。中共党员。1982年3月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城市水质转化规律与保障技术”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兼任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部委员,国际水协会(IWA)Fellow,教育部环境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能源学会副会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等。

长期从事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改善对策,污水生物处理工艺、技术与设备,废物资源化及能源化理论与技术,环境微生物系统生物学与生态学等方面研究。率先完成了世界首例生物制氢中试(1999年)和生产规模试验(2005年),推进了生物制氢技术的工业化进程;开发出针对高浓度难降解工业有机废水集成化处理理论、技术与装备;主持开展了大尺度环境中持久性有毒物质环境风险及生态安全研究,组织建立了“国际持久性有毒物质联合研究中心”;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具有生态功能导向的城市水循环系统4.0及海绵城市建设路径及技术措施。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全国创新争先奖状、省部级奖12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著作12部,发表论文SCI收录5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曾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获得者,香港裘磋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

马军(1962.7.15- ),生于黑龙江省宁安市,男,汉族,山东省莘县人。水处理专家。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现哈尔滨工业大学),并获该校硕士、博士学位。同济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后。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国际水协会刊Water Research 副主编,国际水协水厂设计与运行委员会副主席。

从事水处理理论与技术研究与教学工作,创建了不同价态铁锰氧化剂除污染理论体系,开发出高锰酸盐和高铁酸盐预氧化除污染技术、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技术、基于新生态微界面特性的强化除重金属技术和纳米复合膜水处理技术、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等,应用于受污染水源水净化工程、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工程,在多次重大污染应急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培养博士51人,硕士38人,其中2人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2人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长江学者”成就奖(工程科学奖)、英国皇家化学会“可持续发展水奖”、美国化学会“科学卓越荣誉奖”。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排名1),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排名1)、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3项(均排名1);发表SCI论文280篇,获发明专利120项、美国专利6项。

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资深院士:

(4)

李圭白(1931.9.25- )市政工程专家。河南省偃师县人。生于沈阳,195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顾问,建设部科技委员会顾问,中国水工业学会副理事长等。长期从事水处理技术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在地下水除铁除锰领域,开发出了一种高效的接触催化除铁除锰新工艺,使我国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在高浊度水处理工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是我国高浊度水处理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他研究成功的高浊度水透光脉动单因子絮凝自动控制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他还参与水上一体化水厂的研究工作,使水厂建造工厂化取得了很大经济效益;研究开发成功的高锰酸盐饮用水除污染技术、流动电流混凝控制技术等,都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近年来,提出第三代城市饮用水净化工艺的概念,倡导将超滤膜用于城市水厂等,推动了我国给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级发明奖二等2项、三等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二等1项、三等1项,以及省、部级奖十余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写出学术专著六部,参编教材三部,多年来培养了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近百名,为我国给水排水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5)

张杰(1938.2.27- )给水排水工程专家。辽宁省本溪市人。1962年毕业于哈尔滨建工学院,1985年毕业于日本大阪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特聘总工程师、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和验证了生物固锰除锰机理,纠正了传统技术误区,解决了半个多世纪来地下水除锰难题。在国内率先开发厌氧·好氧-气浮·好气滤池之污水净化再生全流程,主持创建了国内首座污水再生水厂,被评为全国优秀示范工程。提出了城市用水健康循环理论与方略,完成了深圳、大连等中心城市再生水战略规划研究,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优秀设计奖多项,发表论文100余篇,专著3部。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