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今天召开的河北省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全省空气质量实现持续好转。1至7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0%,高于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下降幅度2.2个百分点,特别是4、5、6、7月份,全省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33、30、30、34微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4月份PM2.5平均浓度为2013年以来首次达标。
1至7月,全省优良天数137天,同比增加19天,优良天数比例64.5%,同比上升8.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增幅3.6个百分点;全省重污染天数9天,同比减少5天。
6项污染物全面下降。1至7月,全省PM10平均浓度8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2%;二氧化硫平均浓度1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3.5%;二氧化氮平均浓度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一氧化碳平均浓度2.0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臭氧浓度18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6%,下降幅度分别高出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降幅2.8、14.4、1.3、2.0、4.5个百分点。其中臭氧为河北省2015年以来历史同期首次同比下降。
强化治本攻坚,“四大结构”调整取得扎实进展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坚定不移压减过剩产能,1至7月,全省压减退出煤炭产能150万吨、焦炭产能62万吨,淘汰火电机组7.8万千瓦,关停平板玻璃840万重量箱,工业企业退成搬迁3家。2018年至2020年7月,全省共压减退出钢铁产能4757.4万吨、水泥产能647.4万吨、关停平板玻璃2310万重量箱,退城搬迁和关停重点污染工业企业49家,提前超额完成河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目标任务。
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大力实施清洁取暖工程,2020年全省双代任务333.36万户,截至8月11日,共完成249.94万户,完成率74.98%,其中,气代煤211.28万户、电代煤36.79万户,其他方式1.87万户。完成淘汰燃煤锅炉1063台、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3015台、生物质锅炉超低排放改造1160台、燃油锅炉提标改造711台。
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方面,大力实施公转铁,货运结构明显优化。全省1至7月铁路货运量完成2.64亿吨,完成率61.5%。全省41个5万吨级以上泊位具备岸电供应能力,完成率113.9%;坚决治理柴油货车污染,全省完成柴油车加装污染控制装置5700余辆,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加装污染控制装置1.46万台;常态化开展路检路,共查处超标车辆1.86万辆次,黑烟抓拍1041起。完成编码登记工程机械和场内车辆等6.31万台。
在用地结构调整方面,组织实施扬尘攻坚月专项行动,建立扬尘污染源清单15015个,发现并整改扬尘问题1300多个。完成建筑施工场地扬尘达标整治6358个;改造工业企业料堆场90家。核实处置露天焚烧火点7179个,立案处罚3742次,行政拘留363人。
突出协同治理,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效果明显
聚焦5至9月臭氧污染高发季节,组织开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突出抓好VOCs排放削减,协同推进NOx控制,对涉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排放的重点行业、移动源、生活源等实施综合整治。自7月1日起,河北省所有生产、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重型城市车辆执行第六阶段排放标准。对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大的2376家重点行业,完成“一厂一策”方案编制。对230座加油站、6座储油库、20辆油罐车专项抽检,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总体合格率83.04%,较上年度增加8.71个百分点。
严禁“一刀切”,全力帮扶企业复工复产
统筹打好控疫情、促发展、保蓝天各项工作,建立完善生态环境监督执法监管正面清单制度,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差异化管控,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保障疫情防控物资供应。第一时间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护用品、消杀用品、医疗器械、关键原材料、医药生产等1185家企业,纳入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保障范围。截至目前,纳入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企业累计4466家,并实行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