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位于赤水河上游的云南省昭通市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打造“长江上游最美生态河流、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典范、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的目标定位,聚焦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立足现有条件挖潜创新,千方百计推进赤水河流域(云南段)

首页 > 环境修复 > 流域治理 > 评论 > 正文

云南昭通攻坚克难强化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

2020-12-08 11:39 来源: 中国环境报 

近年来,位于赤水河上游的云南省昭通市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打造“长江上游最美生态河流、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典范、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的目标定位,聚焦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立足现有条件挖潜创新,千方百计推进赤水河流域(云南段)保护治理并取得阶段性的积极成效。

监测数据表明,赤水河流域(云南段)内设置的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和考核断面在2018年、2019年度水质均达到Ⅱ类水标准,水质总体良好。

强化统筹协调,走活保护治理“一盘棋”

据昭通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童世新介绍,赤水河在昭通市境内干流全长97公里,流经镇雄县、威信县共17个乡镇,流域总面积1983平方公里,共涉及104.2万人。这一区域内有495.66公顷范围属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流镇雄县果珠乡鱼洞河段至坡头镇百车河段属于核心区。

至今,镇雄县、威信县经济发展水平在云南省129个县(市、区)中排名靠后,尤其是赤水河流域人口密度大、人均GDP水平低、传统农业和处于起步阶段的煤电煤化工业现状,使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严峻挑战和诸多现实难题。

近年来,昭通市通过强化组织保障、制定保障政策、编制实施方案、制定问题清单、落实整治责任等有力举措,确保流域保护治理工作落地见成效。

昭通市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工作,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对赤水河流域(云南段)开展“拉网式”排查,精准锁定突出问题,梳理形成赤水河流域(云南段)问题清单,为系统谋划修复保护工作提供了基础支撑。持续开展“一个U盘下达河长令”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河湖长制,以河长令形式交办问题清单,强力推进赤水河流域“六乱”(乱占乱建、乱采乱堆、乱捕乱捞)治理。认真编制并严格落实《赤水河流域(昭通段)生态治理修复保护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此外,昭通市积极争取省级相关部门支持,加强与贵州、四川两省有关市、县(区)协调联动,推动《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川滇黔三省交界区域环境联合执法协议》等落地。将获得的赤水河流域三省横向生态补偿资金和云南省补偿资金用于赤水河流域集镇污水管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饮用水水源保护、环保能力建设等。

近年来,在地方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昭通市、威信县、镇雄县共整合资金6亿元,用于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

抓实九大行动,破解治理修复“老大难”

昭通市坚持以推动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解决为总目标,聚焦保护治理和减压修复两大重点,锁定两县17个乡镇为重点区域,多措并举抓实抓好《实施方案》明确的流域生态治理“九大攻坚行动”(即小水电站拆除清退整治、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补短板、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硫磺矿渣整治、农村面源污染防治、退耕还林还竹还果、禁止非法捕捞、流域禁养区禁建区评估调整、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有效破解了一批长期制约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的“老大难”问题,基本实现了第一阶段整治目标。

记者在威信县双河苗族彝族乡双河村民委员会看到,建于1972年、装机规模945KW的凉风洞电站拦河坝、机电设备、引水钢管、厂房等已经全部拆除,厂区已复垦复绿。

凉风洞电站彻底清退,是昭通市通过资产评估、财政补贴等有效手段强力推进赤水河流域小水电站拆除清退整治的一个缩影。目前,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的17座小水电站已全部拆除,已对拆除电站进行覆土种草生态修复。

据了解,在赤水河流域17个乡镇中,有6个乡镇垃圾处理设施由正在建设的镇雄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进行覆盖;有10个乡镇实施了14个垃圾热解项目(建成投运5个、在建9个);1个乡镇垃圾处理设施正在加快建设。

目前,镇雄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扩建项目、老城区污水管网分流改造项目顺利实施,14 个乡镇 11 座污水处理厂、3 座污水处理站已完成可研修编,饮用水水源地和村级治理项目加快推进。

持续推进硫磺矿渣整治是镇雄县落实攻坚行动的重中之重。目前,黑树镇王家沟整治工程已整治矿渣240 万吨,正在进行扫尾和组织验收工作;坡头镇海塘点位(共涉及300万吨)正在加快推进整治工程建设,计划明年上半年全部完成,其他5个点位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着力挖潜创新,增强绿色发展新动能

一直以来,人口负担过重和生态敏感脆弱是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最大的压力。昭通市立足实际大胆探索,坚持把实施易地搬迁和发展生态产业作为强化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提升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在认真调查精准研判的基础上,昭通市提出了“搬不动大山就搬房,搬不动江河就搬人”“让人搬到人该待的地方,让树长到树该长的地方”的口号,通过实施大规模易地搬迁为生态脆弱的赤水河流域减压、添绿。迄今为止,全市已累计实施赤水河流域易地搬迁2.73万人,复垦复绿土地5300余亩。

同时,昭通市坚持因地制宜、绿色发展,推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实施退耕还林还竹还草还果,把赤水河流域作为以方竹、筇竹为主的竹产业重点建设基地,大幅度减少和替代传统的玉米种植,努力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之路。目前,镇雄县已经把竹产业作为全县“一县一业”的主打产业,赤水河流域(云南段)已经建成竹产业基地39.67万亩,2021年底前将达48.29万亩。

据了解,镇雄、威信两县森林覆盖率已分别由2017年的32.6%、41.3%提高到2019年底的34.9%、47.4%。

当前,昭通市在广泛征求意见并多方论证的基础上,正配合省级编制《赤水河流域(云南段)保护治理与绿色高质量发展规划》,初步谋划提出六大类234项工程项目,概算投资360亿元,实施期限为5年。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到2025年,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得到增强,干支流特别是重点河段水质明显改善,出省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流域综合治理能力大幅提升,重点区域治理成效显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基本建立,绿色特色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两县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完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