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组织起草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中提到,个人作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主体之一,可以参与碳排放配额交易。也就是说,碳交易将以一种金融投资方式,让更多的普通公众参与进来。
很多人关心,全国碳市场建立以后,个人如何参与碳交易,是否有门槛?是不是意味着,碳交易是除了现有理财投资如股票、基金等方式外,又一种新的“生财”之道了呢?
碳交易试点中,个人入市已有先例
需要对相关政策有一定了解和更理性
自2011年以来,全国在7个省市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其中,深圳、北京、重庆等地均允许个人参与碳交易。个人投资者作为交易的“活跃因子”,对早期试点市场尤为重要。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被称为深圳碳交易获利第一人,以30万元买进了7000吨碳排放配额,两个月后获利10万元。根据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的统计,深圳2013年上半年有一半以上的成交来自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
类似于股票交易,个人参与碳交易首先需要向排放权交易提交申请,经审核后开立交易账户,再领取席位号、绑定银行卡、网银签约等一系列操作后,投资者便可通过网上交易客户端和手机APP进行交易。
而与股市的不同之处在于,炒股者只需要关注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空间,但参与碳交易的个人需要更高的风险识别能力。
记者从《重庆碳排放权交易开户指南》中看到,自然人申请投资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投资者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是具有比较丰富的投资经验,较高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三是金融资产在10万元以上;四是交易所规定的其他条件。
从开户指南中不难看出,个人若想参与碳交易,首先应成为一名合格的投资者。
何为合格的投资者?“首先,你需要对相关政策有一定了解,需要有相关专业背景。同时要认识到,碳市场和其他投资产品一样,收益和风险是并存的,所以还需要有相关投资经验以识别风险。”重庆资源与环境交易中心碳排放监督技术科科长简高武告诉记者。
按照生态环境部的安排,全国碳排放交易预计将在今年6月底前启动线上交易。“当国家市场启动后,相关规定会得到进一步细化,势必会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碳市场,因此,未来个人投资者应更加理性,这样对市场也会起到积极作用。”简高武说。
碳交易市场有多少“利”可图?
碳市场出发点不是为了实现个人投资而建立的投资市场
事实上,当前个人参与碳市场交易仍属于“小众”投资。碳市场作为一个新兴投资渠道,对于普通公众而言仍较为陌生。不过,由于碳市场流动性较低,二级市场价格很容易被小额交易所影响。例如某些交易所每天的交易量可以低到几吨,只要几十块钱便可以操纵市场价格。
“只要影响市场价格的成本足够低,仍然有可能进行市场操纵。”中央财经大学数字财经研究中心主任陈波表示,由于各个交易所均是以二级配额市场为建设主体,因此在价格机制设计时,一般采取了其他市场价格跟随二级配额市场价格的方式。但如果这一价格机制本身比较脆弱,则给潜在的市场操纵者带来了套利机会。
碳市场的投资受全球经济、能源价格等多种宏观因素影响。陈波认为,现在虽然许多交易所对个人投资者开放,但是碳交易本质上并不适合普通投资者参与。“由于操作市场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如果投资者不熟悉相关政策、形势,那么投资风险可能会很高。”其次,从碳交易自身的特点来看,其信息披露程度远不及股票市场,流动性也难以具备大规模发展的可行性。
不过,简高武表示,碳市场作为一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工具,其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服务绿色低碳发展,而不是为了实现个人投资而建立的投资市场。
有业内人士认为,碳市场作为一项支持碳减排的政策工具,从政府角度来说,并不希望碳价波动过大,而是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区间。因为对于个人来讲,碳交易只是买进卖出的投资,但对于排放企业来讲,是需要履约的碳排放任务。
碳普惠吸引个体参与
将个人的低碳行为转换为经济价值
如果不想以投资的方式参与碳减排,那么碳普惠作为碳金融的创新模式,也能将个人的低碳行为转换为经济价值。
由于个人碳交易的活跃度不够,普通公众对参与碳市场的积极性不高,仅靠当前碳市场的消纳,无法激活市场流动性。而碳普惠作为一种将节能减排行为折算为减碳量的方式,可以吸引到更多公众参与碳中和,从而增加碳汇项目的实际需求量。
作为目前全球规模第一的个人碳市场产品——蚂蚁森林,从2016年至今,参与人数已突破5.5亿。蚂蚁金服负责人表示,蚂蚁森林初期通过公益基金会购买个人碳账户积累的“绿色能量”,将其转化为植树行为,未来将参照国际上一直通行的自愿减排(VER)交易机制开展VER减排项目交易。而这5.5亿用户未来有可能成为个人碳交易的潜在用户。
碳普惠为打开碳市场铺设了一条“快速路”,全国许多地方也都纷纷“试水”。作为最早一批搭建碳普惠平台的广东东莞,将涉及20多种生活场景的减碳量进行核算。例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节电节水、旧物回收等低碳行为,通过量化低碳行为,获得相应的碳币后,公众可用碳币换取商业优惠、兑换公共服务,也可进行碳抵消或进入碳交易市场抵消控排企业碳排放配额。
重庆也做了类似的探索。“碳汇+”作为一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模式,涵盖碳履约、碳中和、碳普惠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公众通过购买‘碳汇+’普惠产品,助力‘资产’变‘资本’,形成开放式、流量式‘碳普惠’。通过个人低碳行为,以实现碳汇消纳。”简高武表示,未来将提供更多的“碳汇+”产品,激励更多元化的方式实现个体碳中和。